采后商品化处理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包括果蔬采收后所经过的挑选、修整、分级、清洗、预冷、愈伤、药物处理、吹干、涂蜡抛光、催熟、精细包装等技术环节。果蔬的商品化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果蔬的特性和市场要求,有的可选用全部措施,有的则可只选用几种处理。事实上,这些程序中的很多步骤在设计好的包装生产线上可一次完成,即使目前条件尚不具备,暂不能实行全部自动化流水作业,也应该使用简单的机械或手工完成商品化处理,进而改善果蔬的商品性状,使田间生长的农产品转化为商品。
食品贮藏保鲜应该注意冷藏室的温度以及不同种类的食品采用不同的保藏环境。
保鲜贮藏是一种抑制微生物和酶活性,延长果蔬寿命的贮藏方法。冷藏技术是现代果蔬低温保鲜的主要方式。水果和蔬菜的保护温度范围是0℃~ 15℃,保存存储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发病率和果实腐烂率。
还可以减缓果实的呼吸代谢过程,以防止腐蚀,延长贮藏期,大大提高保存水果和蔬菜的质量。保鲜冷库是农产品保鲜、保质的好帮手。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安全、无污染、环保的绿色农产品冷库。农产品适用的贮藏温度分别为+15℃~+8℃、+8℃~+2℃和+5℃~-5℃。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冷藏的蔬菜需要清洗或处理,如果它们被切了一个小口子,微生物就会把它们困住。温度越高,呼吸强度越高,果蔬的呼吸代谢越强,对各种营养素的消耗也越快,其结果是加速细胞分解,果蔬的贮藏和抗病性严重降低。因此,蔬菜保鲜冰箱的首要和重要的一点就是温度的设定。
利用冷库保鲜技术控制冷库温度是关键。作为清洁蔬菜产品的短期存储,一般在冷藏温度应该控制在2 ~ 4℃,蔬菜容易冷损伤(如黄瓜、西葫芦、苦瓜等)可以放在5 ~ 7℃冷藏,或采取绝缘措施如覆盖棉花,防止冷冻蔬菜。
大蒜、花椰菜等陈年蔬菜应放置于0℃左右的贮存环境中。为了保证成品蔬菜的质量,避免剧烈的温度变化,增强呼吸代谢,还应在2-5℃下进行蔬菜敷料和覆膜。
保持蔬菜新鲜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适当的湿度。蔬菜中水分过多容易腐烂,水分过少则会导致蔬菜枯萎。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度,减少水分萎蔫损失,贮藏加工过程中的湿度一般控制在80%~95%。并且在储存过程中,根据储存量和储存温度,随时注意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