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土名猪品种是:1、互助八眉猪;2、荣昌猪;3、宁乡猪;4、陆川猪;5、淮猪;
6、太湖猪;7、金华两头乌猪;8、东北名猪;9、香猪;10、藏猪。
1、互助八眉猪
地域: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
特点:互助猪是在青海高原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猪种,
具有适应性强、性早熟、抗逆性好、产仔数较多、保姆性好、沉积脂肪能力强、肉质好、能
适应贫瘠多变的饲养管理条件、性状遗传稳定、对近交有抗力等优良特性。
2、荣昌猪
地域:重庆荣昌
特点:按毛色特征分别称为“金架眼”、“黑眼膛”、“黑头”、“两头黑”,“飞花”
和“洋眼”等。荣昌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漩毛;体躯较
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鬃毛洁白、刚韧。乳头
6-7对。
3、宁乡猪
地域:湖南长沙宁乡县
特点:宁乡牲猪则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广,易熟易肥,畜脂力
强,屠宰率高,肉质细嫩等特点。特别是加工腌制腊肉,色泽金黄,肥膘透明,别有风味。
仔猪作烧烤猪,尤其味美色佳。
4、陆川猪
地域:广西玉林陆川县
特点:母猪具有成熟早、产仔多、母性好的特点;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腻;其畜产品
可加工是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
5、淮猪
地域:?江苏连云港东海
特点:全身被毛,黑色而较密,冬天生褐色绒毛;头部面颊部皱纹浅而少,呈菱形;嘴筒
较长而直;耳朵大,下垂;体形中等较紧凑,背腰窄平,极少数微凹,腹部较紧,不拖地;
四肢较高且结实;母猪乳头数7对至10对。
6、太湖猪
地域:江苏苏州常熟
特点:太湖猪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享有“国宝”之誉,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
产区。太湖猪特性之一是繁殖性能高。太湖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猪种中
繁殖力最强。太湖猪体型中等,被毛稀疏,黑或青灰色,四肢、鼻均为白色,腹部紫红,头
大额宽,额部和后驱皱褶深密,耳大下垂,形如烤烟叶。四肢粗壮、腹大下垂、臀部稍高、
乳头8-9对,最多12.5对。依产地不同分为二花脸、梅山、枫泾、嘉兴黑和横泾等类型。
7、金华两头乌猪
地域:浙江省金华婺城区
特点:因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其余各处为白色,故又称两头乌,是全国地方良
种猪之一。金华猪皮薄骨细,肉质鲜美,肉间脂肪含量高,其后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
金华猪产仔多,母性好,泌乳量大,哺育率高,繁殖性能好。
8、东北民猪
地域:黑龙江绥化兰西县
特点: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
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
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
垂。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四肢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冬季密生棕红色 绒
毛。8月龄,公猪体重79.5公斤,体长105厘米,母猪体重90.3公斤,体长112 厘米。
9、香猪
地域:华南
特点:极为早熟、个性偏小。短、矮、宽圆是形体特点。背腰宽而下馅,腹大下垂,臀部
较丰满,皮薄毛稀,没有绒毛。
10、藏猪
地域:高原西藏青海
特点:猪个体很小,形似野猪,头窄长且呈锥形,嘴尖耳朵小竖立,腹部小而窄,背部
微拱且窄,臀斜,四肢强健,蹄小坚实,反应灵敏,善于奔跑。
法律分析:一是生产区域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猪粮结构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大多是生猪优势区。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中原、东北和两广等地区。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省份生猪出栏占全国总量的64%;500个生猪调出大县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产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社会资本投向生猪产业,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化企业集团,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的上市公司已达12家。前10大养猪企业生猪出栏占全国的3%。
二是生猪定点屠宰逐步规范。生猪屠宰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技术水平升级加速。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2937家,比“十一五”末增长17.9%。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持续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势头良好。部分品牌屠宰加工企业跨省配置生产资源,实现了连锁经营、冷链配送、直供直销,优质猪肉产品跨区域流通格局初步形成。目前,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的68%,前50名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的18%。
法律依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第四条 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档案管理不断规范,并逐步实现从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的转变,为构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奠定了基础。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初步实现了种猪良种登记、生产性能等数据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和网络化评估。猪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基础数据不断充实,精准配方水平持续提高。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养殖、销售、服务等线上线下结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重庆、湖北、湖南和浙江等省市构建了生猪及产品电子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