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育苗也叫营养液育苗,是用配合的营养液在特制的容器内培育秧苗的一种方法。它与床土育苗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秧苗生长在基质上,用营养液取代土壤供给花卉秧苗的矿质营养。无土育苗主要用于草本花卉的播种育苗,既可以在整个育苗期内用无土育苗,也可在育苗期的某一个阶段用无土育苗。广义的无土育苗还可包括在基质上的扦插发根阶段和附生兰的苗期培养。用于花卉无土育苗的基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草炭。也叫草炭土、泥炭,是苔藓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分解残留体。它吸水量大,吸收养分能力强,多数草炭通透性都很好。草炭富含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用草炭播种育苗可以提高种子出苗率和秧苗的质量,是理想的有机基质。我国草炭资源丰富,可作为主要的无土育苗基质。
(2)炉渣。是煤在锅炉里充分燃烧后剩余的固形物,也叫炉灰渣。它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有一定的营养,孔隙度适中。用新的炉渣育苗病害少。将炉渣适度粉碎,先用直径3厘米的筛子过筛,再用直径2厘米的筛子过筛。用中间直径2~3厘米的炉渣作基质培育秧苗,只播种的不再用直径2厘米的筛子过筛,盖种子的需用细炉渣,出苗前还应盖地膜。使用前用清水冲洗。如果用隔年炉渣,需要用0.05%~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蛭石。是次生云母矿石经1000℃以上的高温处理后的产品。加热时矿石里的水分子膨胀变成水蒸气,把坚硬的矿石爆裂开,形成小的、多孔的海绵状的片形物,体积变大18~25倍,密度为每立方米80千克左右,总孔隙度95%左右。保水保肥能力强。一般育苗2次后,只能用来培育根系较粗的秧苗。
(4)珍珠岩。是硅质火山岩经粉碎加热至1000℃以上时膨胀形成的。密度为每立方米80~180千克。总孔隙度93%左右,其中大孔隙度53%左右,pH7~7.5,化学性质稳定,吸水量为自身重量的4倍。珍珠岩对嗓子有强刺激性,使用前用水喷湿。一般要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
(5)沙。一般用粒径0.1~0.2厘米细沙。沙的透气性好,含水量恒定,病虫害的传播物少。含部分微量元素。它的密度大,每立方米重1500~1800千克,不保水,不保肥。只作配合基质使用。在扦插发根阶段是便宜和使用效果很好的基质。
硬杂木的锯末、炭化稻壳、椰糠、合成泡沫塑料等也可作花卉育苗的基质。附生兰类的幼苗培育用苔藓的晾干植株,它又分白苔藓和绿苔藓,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效果。生产上主要用白苔藓。
花卉用于播种育苗的基质必须轻质、疏松、卫生、理化性状稳定。 pH值为5.5至6.5,EC值为0.65至0.75。
播种育苗基质的制备目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改良传统播种育苗土壤的制备。本方法适合种子价格较低的花卉育苗或较初级的苗圃应用。园土经阳光暴晒消毒后,先打碎并除去杂物。然后用孔径0.8厘米至1厘米的筛子过筛,分出粗粒和细粒备用。用以上细粒土和龙糠灰按3比1的比例配成播种土。用硫酸亚铁或石灰将pH值调节至5.5至6.5。
第二种方法:采用专业生产的基质制备。本方法虽然成本略高,但轻质、疏松、卫生,且理化性状稳定,适合种子价格较高的花卉和规模较大的苗圃。用经过消毒的泥炭土和粗粒珍珠岩按8比2的比例配成播种基质。用硫酸亚铁或石灰将pH值调节至5.5至6.5。
播种育苗的基质必须经过消毒。可采用化学药剂消毒的方法:每立方基质可用40%的福尔马林400毫升至500毫升的稀释液均匀浇灌后密封 24小时,然后让其挥发10天至14天便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