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芋头根系发达,适宜在肥沃疏松、保肥保水、排灌便利且头年没有种过芋头的田块栽种。2、施足基肥:每亩地大概施2500kg左右的有机基肥,或6000kg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杂肥。3、种块选择:生产上应选用中等大小的子芋作种,这样所含的营养成分多,利于植株生长。
一、荔浦芋头种植技术与管理
1、荔浦芋头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①芋头的根系比较发达,人们主要食用芋头的地下球茎部分,所以芋头适宜在肥沃疏松、保肥保水、排灌方便且头年没有栽种过芋头的田块种植。
②种植芋头时不能重茬,连作1年就会减产,如果种植芋头的土地前茬作物是禾本科作物,产量会减少30%,前茬必须是地瓜或花生。
③播种前一定要整地,整地时深翻超过40cm即可,这样有利于球茎生长和增加产量。
(2)施足基肥
①每亩地大概施2500kg左右有机基肥,或6000kg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杂肥即可,施肥后再进行深翻。
②施肥时氮磷钾的比例一般为1.2:1:2,每生产100kg球茎需纯氮1-1.2kg、五氧化二磷0.8-0.84kg、氧化钾1.6-1.68kg。
③化肥数量配比为按磷酸二铵35kg/亩、复合肥50kg/亩、骨粉100kg/亩、碳酸氢铵75kg/亩。
④7月中旬左右可以适量追施硫酸钾、过磷酸钙等磷钾肥,以及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等肥料。
(3)种块选择
①根据研究表明,20g种芋比50g种芋会减产超过13%,同等大小的种芋切茎比不切茎的整芋会减产超过6%。因此种植时要选用中等大小的子芋作种,这种子芋所含的营养成分多,利于植株生长。
②还要选择球茎无伤口和病虫霉烂,且顶芽芽尖保存完好、重量约50g呈圆球形的球茎。作种选用芋头中部的子芋时,应将种芋毛和侧芽去除,以防侧芽萌生。
(4)晒种催芽
播种前15-20天一定要进行晒种催芽、湿沙催芽等,可将贮藏的芋头先在阳光下晒1-2天,然后将种芋分开摆放在催芽畦中,温度保持18-20?C,待芽长到1cm时即可播种,这样能够保证芋头出苗整齐。
(5)播种时间
①芋头一般在终霜后开始播种,播种过早就会容易烂种或成弱苗,过晚会容易烧苗,可根据实际情况掌控播种时间。
②在芋头出苗后且不受冻时,播种期可以提前,栽植时间提前能延长芋头生长期,达到增产的效果。当气温超过13-15?C时,栽种时间通常在3月上中旬,地膜栽培可提前1个月。
2、管理方法
(1)合理施肥
①幼苗前期:追提苗肥1次,发棵和球茎生长的初期、中期进行2-3次追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
②幼苗后期:为防止芋头贪青晚熟,应控制追肥数量,按照氮磷钾15:15:15的比例,施40-50kg/亩复合肥做底肥,同时加施100-150kg普钙。
③苗齐后:按照氮磷钾16:10:20的比例追施75-100kg/亩复合肥,肥料一定要兑水浇施,期间可以进行锄草、培土、覆膜。
(2)科学管水
①前期气温低芋头生长慢,这时只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苗期一定不能浇水,这样会使发根和出苗受影响。
②中后期气温高芋头生长较快,高温季节中午浇水容易导致叶片枯萎,施肥揭膜前一定要保持厢面湿润,夏季防旱要进行适量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③芋头的生长高峰期沟底至少保持3cm左右深的水,采收前20天要控制浇水量,收获前10天停止灌水。
(3)中耕培土
①芋头球茎如果过分增长就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培土不仅能抑制子芋以及孙芋顶芽萌发,同时还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促进球茎增长。
②封垄前一定要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每隔15-20天/次,每次覆土5-7cm。
(4)人工除草
①播种浇水后要使用芽前除草剂进行除草,可以选择都尔、扑草净等或禾耐斯水剂除草剂,使用时将20ml药剂兑60kg/亩水混均制成喷雾喷施全田。
①也可以用150g/亩乙草铵除草剂喷施地面,生长期结合施肥、松土等进行人工除草。
二、荔浦芋头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
1、荔浦芋头适合在广西等地区种植。荔浦芋比较耐阴,不需要太强的光照,高温干旱会使叶片枯死,它在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水分,比较适合在潮湿地区栽培。荔浦芋属于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海南等热带沼泽地带。由于它的外形和橄榄一样外皮粗糙,剖开之后里面呈槟榔纹,所以它也叫做槟榔芋。
2、荔浦芋头营养丰富,里面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较高的钙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由于荔浦芋淀粉含量高,而且具有特殊芳香味,所以它可加工成香芋粉和数十种食品。
3、荔浦芋头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在13-15?C以上时开始发芽,生长期温度必须保持在20?C以上,球茎在27-30?C时发育良好。芋头生长初期根系较浅,不耐干旱,种芋发根后,新生植株会逐渐膨大成为?母芋?,其后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形成新的球状茎。
槟榔芋的生长特点是地下茎节不断向上伸长。槟榔芋的基部如果露出地面,就会变绿,降低品质。同时,茎节伸长会大大减缓,产量会降低。如果土壤持续耕作,芋头会向上伸展,产量持续增加。此外,起垄还可以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提高植物吸收肥料和水分的能力。槟榔芋的栽培应尽快进行。原则是先轻后重,先薄后厚,栽培与施肥相结合。槟榔芋出苗后一个月,进行第一次扦插,每亩用20~30个火尘与腐熟的人粪便混合,放在芋头扦插的基部。之后分别在6月初、7月中旬、8月中下旬进行栽培,每次每亩烧成土灰20~30吨。如果没有烧过的土灰,也可以换成肥田,旧砖,垃圾,肥土。
每次施磷钾肥5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厚土层。一般脊脊的厚度要达到15~20厘米,至少芋头不要露在地面上。危害槟榔芋的主要病害有芋头枯萎病和软腐病等。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甘薯夜蛾等。槟榔芋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如选择无病芋头种子,避免连作,深翻芋头田消灭越冬蛹,去除病虫害叶片;药物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坚持预防重于治疗,早治晚治。
为了便于芋头田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和疾病传播,在芋头叶长到9片以上时,将基部的黄叶剪掉,每15-20天剪一次,每株保持9片以上的健康叶片,一般剪3-5次;为了提高母芋头的产量和质量,在芋头种植充足的前提下,在中耕和土壤栽培过程中,应铲除部分种子芋头。种子芋头应从田间健康植株的球茎中筛选,选择母芋头中部周围的种子芋头。皮肤光滑无损,无病虫斑,厚而丰满,长块状,顶部附近有毛,大小均匀。播种前5天,种子干燥1-2天,去除表面叶鞘,促进芋头种子早期萌发。选择芽肥、叶长5-10厘米、无病虫害、颜色好的芋头种子进行移栽,以促进全园均匀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