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贵州寨乐镇村民发现鼠仲河内有大量鱼虾死亡,随即便向寨乐派出所报了警。纳雍县公安局寨乐派出所所长沈小杰介绍,周围的老百姓对此事件议论纷纷,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这件事情,警方怀疑是一起投毒毒鱼事件。
在事情发生后,寨乐派出所组织民警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调查,通过摸排走访和对河内的水产品的死亡状况分析,民警怀疑有人故意投毒致使大量水生物死亡,经过三天走访调查,民警发现龚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寨乐派出所将此事上报纳雍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请求联合调查,并对龚某实施抓捕。
龚某被抓捕归案后,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鼠仲河因受到当地村民保护,加之此时又是禁渔期,河流的鱼量相对较多。龚某与宋某看到河里经常有鱼游动,就见“鱼”眼开,打起了鱼的主意。于是,两人相约到纳雍县城购买了25瓶甲氰菊酯农药,当晚,龚某便将农药倒入河内,导致第二天河里出现了鱼类及水生物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此次毒鱼事件发生后,寨乐镇派出所和镇政府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对河道进行清理,并对被毒死的鱼类及水生产品打捞上岸进行集中处理。
目前,龚某、宋某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已被纳雍公安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农药对环境有何污染?
一、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是多方面造成的:为防治水体害虫向水体直接喷洒的农药;空气中飞机喷洒农药时,一部分会落到水中;漂浮于大气中的农药随尘埃或雨水落入水体;农田喷洒的农药,会进入灌溉水中;植物或土壤附着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在河边洗涤施药工具,使农药进入水体;农药生产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污染水体等。
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业生产不管采用哪种施药方法,都会使大量农药进入土壤。如农药拌种播种等是土壤农药污染的直接来源。而喷撒的农药,粉剂(喷粉使用)只有10%落在地表,约有5%—30%的药剂漂浮在空气中,喷雾使用的农药大约80%落入土壤中,并且由于风吹雨淋和重力作用,附着在作物上和空气尘埃的农药还会部分的落在地上,农作物残枝落叶和动物残体中蓄积的农药也转入土壤中,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的农药污染,从而危害农业生产。
土壤对农药吸附作用的大小,与土壤特性密切关联,并且农药本身性质也影响着吸附作用。如大多数农药对有机质表面比对矿物质表面有较大的亲和力,易被吸附。
三、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喷洒。
一是喷洒农药时药剂微粒漂浮天空中或被漂浮的尘埃所吸附,在气流的作用下,可漂移到数里远的地方;
二是喷洒到作物表面的农药被蒸发进入空气中;
三是土壤表面的农药向大气挥发扩散。此外,农药厂排出的废气、风对干燥土壤的吹扬、日照高温对污染水体的蒸发等,也可将农药带入空中,造成大气污染。
四、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影响 农药可以抑制土壤生物活动,特别是在长期施药的情况下,造成土壤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对控制腐生菌和食草性生物的繁殖的捕食者的毒害作用,而由于这些无脊椎动物能从土壤中摄取农药,并在体内富积,使得以这些无脊椎动物为食的动物,将其体内的农药继续累积,以致达到致死或影响其正常生活的含量。
使用农药也会对害虫天敌产生伤害,从而削弱了克制害虫自然因素的作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造成害虫更加猖獗,不得不增加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如稻田中青蛙是多种害虫的主要天敌,而田中施用甲六粉,2天后未见成蛙,幼蛙和蝌蚪几乎100%死亡,蛙卵也被严重破坏,孵化率仅30%。这无疑破坏了青蛙对害虫的生态控制。
农药使用后相当一部分漂浮在空气中被尘埃吸附扩散到外地或大气中,由于微粒小,在空气中不易降落,有时会被雨水淋洗降落到地面。
大气中农药污染的程度因地而异,在喷药地区的上空,大气中农药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温室中喷洒农药后,空气中浓度更高,浓度高达9.5毫克/米3。
(2)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田间使用农药后大部分落入土中,这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使用浸种、拌种、毒谷、毒饵等用药方式将农药直接洒入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程度更大。
一般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决定于农药的施用次数、用药量和农药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稳定性高的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对土壤污染严重;相反,用药次数少,稳定性差,易降解的农药污染程度轻。
不同土壤类型中农药残留程度也不一样,黏质土比沙质土残留时间长,有机氯农药在水田中残留时间短,在旱田中残留时间长。
农药残留主要集中在0~20厘米的表土层,随土层深度增加,农药残留程度降低,50厘米以下几乎检测不到残留农药。
(3)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农田喷洒的农药及农药厂排放的“三废”可以通过农田灌溉、土壤淋溶、雨水冲刷等途径流入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源,造成水质污染,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美国在使用DDT农药10年后,所有的主要河流都受到了污染。我国各主要河流中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农药污染。
(4)农药对农蓄产品的污染农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直接附着在植物表面和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生物间转移浓缩残留于农蓄产品中。
各类食品中六六六、DDT污染比较普遍,动物性食品污染程度高于植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污染程度:植物油>粮食>蔬菜>水果。
化学农药对农蓄产品的污染,家养动物高于野生动物;猪肉高于牛、羊肉;鸭肉高于鸡肉。在植物食品中,小麦>稻米>玉米;花生>大豆;粮食>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