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种在水产养殖的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水产八字口诀: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种及苗种在里面排行第二,重要性也显而易见。现在整个水产行业的种质资源退化严重,没有专业的部门对养殖品种种质资源保护,河蟹养殖业目前的种质资源保护几乎没有做!苗厂的工作重心在与盈利。大家都知道越是规格大的亲本蟹在繁殖过程中越易出现死亡,而且抱籽量不大,加上河蟹价格和规格很敏感。目前还有一个育苗亲本选育的过程中都是采取从市面上购买成熟蟹作为亲本蟹,野生捕捞或自己做亲本培育的很少。野生捕捞的河蟹以长江的品质为最好,受环境影响,以及水电站等建设影响数量很少。如果作为亲本蟹成本会更高。在如此苗种培育的现状,如何做好扣蟹苗的培育工作对于成蟹养殖就非常重要了。尤其是2015年轰动水产行业的河蟹水瘪子事件,再次将河蟹的苗种繁育推上风口浪尖,河蟹肝脏为题怎么从源头做好预防也是目前广大养殖迫切关注的事。
? 目前土池培养扣蟹,土池面积2-3亩一个较为适宜,但也有大苗塘的。苗塘的前期主要以环沟水培育,中后期水位提升,加到最大水位。水草的选择这一块,目前兴化地区的苗塘主要以伊乐草和水花生为主,环沟种伊乐草,田面种水花生,一行一行种,也有一个草区一个草区种植的。笔者认为一行一行种有优势,这样水花生涨势会很好,耐受力,承载量会更大,尤其是浑水情况下一般水草无法生长,水花生却能够很好的生长,同时也能够在水质调节上起到很大作用,比如吸肥、调节水质、分泌抗菌物质、有助于减少有害细菌、提供遮阴、降低水温、防止苗种早熟等等。下面主要说一下河蟹苗塘前期放苗管理的五个方面。
一、苗塘的清塘
?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漂白粉,亩用量在200-300斤/亩。清塘水位带水清塘,一般在田面有30-50公分水为适宜。漂白粉清塘的优势有,药效残留时间短,无毒副作用,清塘的时间一般在放苗籽前8-10天左右,晴天上午温度高时使用漂泊粉效果越好,杀菌杀灭和杂鱼的效果越好。
二、放苗前的肥水培育枝角类虫子
苗种小的的时候主要以吃虫子和藻类为食,尤其是枝角类是白籽的最爱,营养价值极高。是苗籽的优质天然饵料。这也是很多苗塘在前期肥水时重要工作,虫子太老又不行,白籽的捕食差,不适口。小白虫子及嫩虫子。虫子多而不老对肥水来说什么时候肥,以及用多大计量,是否在拿籽回来前将虫子培育好。
建议:1、关注天气情况,尽可能选择在好听肥水,这样效果快又好。
2、提前4-5天肥水。在拿籽回来之前4-5天肥水。
3、肥水计量是平时肥水用量的3-4倍加量肥水。
三、放苗前两天检测水体和苗籽弧菌含量
? 1、水体的有害细菌的含量很多时会影响苗籽在养殖中的成活率,,主要是通过感染苗籽发病导致死亡,同时对苗籽的肝脏、肠道也有很大影响。
? 2、弧菌在细菌培养基上的所呈现的**或绿色菌落。**菌落是容藻弧菌,麦氏弧菌。
? 3、绿色弧菌为幅溶血性弧菌。
?4、弧菌是导致虾蟹类主要发病的病原菌。
四、放苗前的水体抗应激处理以及解毒处理
? 苗籽有培育池和成蟹养殖的水质差异性大,苗籽有应激反应,如盐度,水温、水质指标等等,苗籽在此时抵抗能力差,易受应激反应导致死亡,降低苗籽的成活率。具体操作如下:
五、放苗管理
? 苗籽下塘时减少应激和增强体质,来提高苗籽的成活率。苗籽下塘后开始蜕皮,应激性蜕皮和虾的习性有类似之处。蜕皮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及时补充钙,减少应激,以及增强苗籽的体质。主要放苗时间好管理,建议在早上和晚上。尤其是在前三天,很多的塘的苗籽都在大批量的蜕皮,如果在此期间出现应激反应如温差大,溶氧低,会影响苗籽的成活率。用补钙产品和抗激灵。减少应激,环境稳定后对蜕皮的苗籽有很大好处,提高苗籽的成活率。同时注意消毒处理。
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并创造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和完整的养鱼技术。在淡水养鱼过程中,对于池塘内水质的把握是至关重要好的,如果不是活水养鱼,很多都会出现水质上的问题,因为水不流通,有些废料或者杂菌会不断堆积,容易起来水质方面的变化。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1.红水 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但一旦天气突变,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洒消毒,第2天再用双氧氯、强氯精等泼洒1遍,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
2.黑水 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这些物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一旦发现此种黑水时,第1天~第2天分别施用1次双氧氯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待3天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全池泼洒1次。
3.白浊水 当池水呈白浊色时,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成营养盐类的微生物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被破坏,池水接近老化,且严重缺氧,这种池塘内的鱼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阳升起前易出现浮头。发现池水为白浊色时,第1天施用“水宝加氧包”,使有机质在絮凝后得到及时氧化,第2天全池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
4.氨氮含量过高的水 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鱼塘,如螃蟹池、对虾池、乌鳢池、鳜鱼池等,如果在平时养殖管理中投入较多高蛋白的饵料后,新陈代谢产物中氨氮含量过高,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使其免疫力降低,极易造成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以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塘,每隔10天~15天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1次,及时降解氨氮。如果通过水质检测,发现池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时,应及时向池中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第3天再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泼洒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增强水体的物质循环能力。
5.臭水 由于池水腐殖质沉积,动物残体、残饵、粪便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从而极易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极易对生活于中下层的水产动物造成威胁,如鲫鱼、草鱼、青鱼、螃蟹、虾类、鳜鱼等品种。情况严重时池塘中下层的水产动物常浮于中上层,不愿到正常生活水层。如出现上述情况,每隔10天~15天要施用1次好旺农水产em菌,以增加有益微生物,加速沉入池底的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避免底泥发黑、发臭及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发现池塘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应立即采取换水措施,在换水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泼洒池塘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