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质量的好坏,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环节,也是夺取机插秧高产的潜力所在。根据现有插秧机的性能和大面积生产的要求,机插质量要达到密度适宜,棵株均匀,伤苗率低,缺棵少,漂秧少,不倒苗,不壅泥。因此,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在设计好适于本地区水稻高产优质的轮耕体系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整地质量,使稻田土壤达到平、碎、软、深的标准。在同一格田内必须达到地面高低差寸水不露泥,做到“灌水棵棵到、排水处处干”,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稻田整平有旱整平和水整平两种方法,旱整平因田间没有水,便于发挥机械效率,但不不易整平;水整平是泡田后进行,高低差明显,易于耙碎整平,但带水作业,机械效率低,磨损大。因此,先旱整后水整,水旱结合,易提高工效和整地质量。
水稻种植户普遍年龄偏大,劳动力紧缺,对于种植大户来说,若采用人工移栽,雇工难,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加上有些承包地块较为偏远,沟渠不配套,生产颇为不便,因而抛秧和直播稻逐渐为种粮大户所接受。
1、优点
①省工、省力。直播栽培免除了育秧、移栽等程序,且免除了插秧,可节省3个左右用工,更省力。
②高产。由于直播有利于低节位分蘖,主穗、分蘖穗基本一致,成穗高,总有效穗数多,大面积生产上比常规移栽法增产 8%-15%。
③生育期缩短。直播后无扯秧移栽伤和移栽后的返青过程,且以主穗为主(主穗多,分蘖穗少),抽穗整齐,因而生育进程加快,同品种生育期比移栽的水稻缩短4-5 天。
④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不同种植方式生产成本比较 早稻
2、缺点
①难全苗。秧厢整得过硬,播后不踏谷,芽谷裸露在秧厢上,遇暴晴天气,易干芽死苗;遇寒流,易烂秧。秧厢整得不平,雨后天晴低洼处积水,易高温烫芽死苗。
②草害严重。如果除草剂使用不当或水的管理不当或天气,易引起杂草丛生,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现在值得关注的是,在部分连续三年直播田块里,发生了野生稻难以防除的现象。
③易倒伏,由于直播水稻根系较浅,植株比移栽的高,后期易倒伏。
1、优点
能够按人们的意愿,按高产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具有人为控制的优势,易做到减轻植伤、深度适宜、行直穴匀、 不重不漏的作业要求。
2、缺点
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均匀程度不如机插秧。
1、优点
①秧田期营养生长量小、秧龄短。抛秧栽培秧苗是在专用的塑料软盘中培育,播种密度较高,随着秧龄的增加,秧苗生长逐渐受到限制,且秧的弹性小。
②秧苗插植大田回青快,无明显的返黄现象,而且分蘖早、节位低、 数量多。
③抛秧稻稻丛分布随机,植株松散,茎秆从基部向上呈放射状,群体空间结构比较合理,通风透光良好。
④具有较强的抗倒能力,抛秧稻根系横向分布均匀,单株根量大,活力强,根系散布的表土范围广,因而在土壤沉实硬板状态下,仍可获得相同或强于手插的抗倒力。
⑤水稻抛秧能获得增产,主要靠多穗取胜。
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效。人工插秧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面朝黑土背朝天,腰酸腿疼确实很辛苦,一个人一天只能插秧半亩多地。而一个一天可抛秧4.5亩以上。
不同种植方式生产成本比较 晚稻
2、缺点
①用营养钵盘育苗易串根。湿润秧田畦面现整现平现排盘,未让泥土沉实后再排秧盘,极易出现下沉苗串根。
②耙地时,水田耙得不平整,容易导致田中水过深和过少,水深了易漂秧,水少了地表层形成硬盖而影响秧苗入土。同时湖泥田要沉实后才可抛,否则,入泥过深,影响早发和抛秧的优势。
③不注意选择抛秧时的天气。在大风天或下大雨天抛秧,极易导致抛秧不均匀或被大水冲走。
1、优点
①秧苗分布均匀,插秧质量好。
②通风透气好,抗倒伏和病虫害。
③极大地缓解了农忙季节农村人力不足的问题。
④省时省工,缓解农时,可集中用水、节约成本。
⑤劳动强度低,栽插效率高,是人工插秧的8倍以上。
⑥增产增收,与传统水稻插秧相比增产8%左右。
⑦有利于水稻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
2、缺点
受插秧机限制,秧龄较短,不宜培育大苗壮苗,同时存在秧苗返青慢、漏秧、机械损伤、营养生长期延长等问题。
通过比较发现,抛秧和直播之所以为广农户所推崇,因为它们省劳、省力、省心、省成本,被种粮大户叫做轻型技术。依据实践,直播稻丰产必须在选择适宜品种、一播全苗,草害,自生稻问题,安全齐穗灌浆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