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姑草
(《本草拾遗》)
异名漆姑(陶弘景),珍珠草(《滇南本草》),瓜槌草、牛毛粘(《植物名实图考》),地松、匿鼻药(《贵州民间方药集》),大龙叶(《贵州草药》),羊儿草(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漆姑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小草本。茎丛生,高2.6~15厘米。叶对生,线形,长0.5~0.9厘米,基部有薄膜相连成短鞘状。花顶生和腋生,白色而小,直径约2毫米;花萼5,卵状,长2~3毫米,宽约1毫米,绿色,边缘膜质,无毛,分离直达基部;花瓣与萼片同数而互生,卵圆形,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卵形,花柱5,外展成星形,柱头上有毛状突起。蒴果卵形,长约3毫米,成熟时5瓣裂开。种子微小,多数,种皮褐色,上有突起。花期春、夏间。
生于山野、庭园、路旁等阴湿处。分布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4~5月间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辛,凉。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②《湖南药物志》:"酸甘。"
功用主治治漆疮,秃疮,痈肿,瘰疬,龋齿,小儿乳积,跌打内伤。
①陶弘景:"疗漆疮。"
②《滇南本草》:"治面寒疼。新瓦焙干为末,热烧酒服。"
③《植物名实图考》:"利小便。治小儿乳积。"
④《国药的药理学》:"绞取其汁,治恶疮、秃疮及漆疮,又疗龋齿。"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痈肿、疮毒;口含治虫牙;塞鼻治鼻匿。"
⑥《四川中药志》:"提脓拔毒;治瘰疬结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捣敷。
选方①治漆疮:漆姑草。捣烂,加丝瓜叶汁,调菜油敷。
②治虫牙:漆姑草叶。捣烂,塞入牙缝。
③治跌打内伤:漆姑草五钱。水煎服。
④治蛇咬伤:漆姑草、雄黄捣烂敷。(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⑤治瘰疬结核:羊儿草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鲜草捣绒敷。(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虚汗、盗汗:大龙叶一两。炖猪肉吃。(《贵州草药》)
⑦治咳嗽或小便不利:大龙叶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提醒您:漆姑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1 健康消暑解渴6大中药
想要消暑解渴,避免三高、肥胖疾病找上你,其实中药有适合大人、小孩的选择,能够达到清凉解渴、生津止渴的功效。例如薄荷叶、枇杷叶、陈皮、乌梅、生甘草、罗汉果等中药,具有清凉解渴、清热润肺、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
2 乌梅可生津止渴生甘草清热解毒
薄荷叶能够健胃祛风、祛痰利胆,改善喉咙乾痒;乌梅可生津止渴,具有血液净化、消除便秘、增进食欲的功效;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有助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3 枇杷叶清肺止渴陈皮健脾顺气
枇杷叶则对热病、口渴、消渴特别有效;陈皮可以润肺、止咳、化痰;罗汉果具有补脾健胃的功效;罗汉果能清肺热,改善咳嗽、生津止渴。
4 怎么改善口干舌燥
现代人工作繁忙、压力大,容易口干舌燥、口气差。口渴喝水是最好的解渴方式,藉由各式中药材在家熬煮成凉茶,随身携带饮用,更能达到清暑解热、生津止渴目的。而利用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也不失为另一种选择;诸如即饮包、茶饮、茶包、口含锭或是喉糖等都可以应用在不同需求的族群或场合。例如浓缩制剂的喉糖,常见添加陈皮、乌梅、罗汉果、枇杷叶、甘草、薄荷等中药成分,确实可增加清凉润燥、清热解郁、生津止渴等功效,能够帮助忙碌的上班族,纾解冷气房内咽干舌燥、口舌胶黏的问题,也可以保持口气清新与清爽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