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稻轻简化劳作方式为什么适合云南梯田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3:43:09
字号: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夏季多暴雨。多年生稻在元阳哈尼梯田推广,比较符合云南高原地势崎岖,夏季多暴雨特点,可以节省群众的劳动力成本,剩余的劳动力还可以到外面打工,实现双重收入,所以多年生稻轻简化劳作方式适合云南梯田是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夏季多暴雨。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

多年生稻轻简化劳作方式为什么适合云南梯田

籼稻种植越来越广泛,哪些地区适合种植籼稻?

多年生稻“云大107”示范区由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及元江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多年生稻在适宜区域只需种植一次,从第二年(季)起无需再犁耙田地、买种子、播种、育秧和栽秧等生产环节,只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就可实现连续多年(季)的水稻轻简化生产。该技术显著地减少了种子和劳动力投入,精简了许多繁琐的生产环节,极大地降低了田间劳动强度,是一项轻简化少免耕稻作生产技术。

元江南洒村民主要农业产业以水稻生产和养牛为主,种植多年生稻可以实现种一年收2季稻谷和3次稻草,还可连续种植多年。多年生稻“一种三收”模式既解决了南洒村人的口粮问题又解决了牛的饲草,达到稳粮增收,是乡村振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联合相关单位,在云南省科技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经过了20多年的艰苦探索,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原创性构建了多年生稻育种理论体系和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0到1”的突破,是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补充和完善,为水稻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到目前为止,云南大学已经培育出了“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等适应多个生态区的多年生稻品种,其中“多年生稻23”于2018年通过云南省审定,是全球第一个审定的商业化生产应用的多年生作物品种,在多年生作物育种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自2018年组织在全国南方稻区的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省(区)对多年生稻进行试验示范,已累计试验示范应用12万多亩。

此外,多年生稻技术也已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老挝、缅甸、泰国、孟加拉国、伊朗、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试验示范,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世界稻作生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籼米比较好吃,在市场上比较常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籼米来自哪里。籼米适合生长在温度高、光照强、湿度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低纬度、高海拔的湿热地区。籼稻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热带地区。它们主要分布在淮河和秦岭以南的平原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低海拔地区。

用不含蜡质的籼米制成的大米称为籼米。大米形状细长或长椭圆形,长者在7毫米以上,蒸煮率高,黏度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断面呈扁圆形,白色透明色较多,有半透明和不透明之分。根据收获季节,水稻可分为早籼稻和晚籼稻。早籼稻谷粒粗而短,呈粉白色,白腹大,质地多呈丝状。质地脆弱易碎,黏度低于晚籼米,品质较差。晚籼稻米粒细长略扁,组织细密,一般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较小,米粒较硬,油性较大,品质较好。

中国的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和东北地区,形成南方明显的籼稻区和北方的粳稻区。多年生水稻种植面积为2860-3000万公顷,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11个省份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2008年的产量为1.89亿吨。

水稻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作物。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800至3200万公顷,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26%至30%。水稻产量在1.8亿至2亿吨之间(相当于1.26-1.4亿吨水稻,出产率为70%),占粮食产量的36%至40%。华南地区的籼稻产量约占55%,华南地区的粳稻产量约占30%,华北地区的单季粳稻产量仅占15%左右。然而,近年来,华南地区的籼稻产量下降,而华北地区的粳稻产量上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2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