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 占地60亩,位于上海青浦区新府中路1500号,东依嘉金高速(A5),西邻同三国道高速(A30)和嘉松公路,南靠苏沪高速(A16),北毗沪宁高速(A11),高速交通路网体系完备,出入迅捷,四通八达。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2008年6月开工建设,已被列为2009年和201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现于2010年9月28日试营业。
展销中心共设50个场馆,分别来自东盟和波兰的农副产品,我国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农副产品。有11大类、近万种优质农副产品登台亮相,部分产品首次来沪展示直销。
展销中心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连接海内外。坚持走农副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为各地优质农副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培育载体、提供通道,使之成为上海服务全国农业的大平台、各地农副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的新渠道、上海市民购买优质农副产品的首选地,成为集展示直销、看样订单、物流配送、内外贸易和电子商务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交互市场,成为架接农副产品产销两地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孵化”农副产品产业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市场化发展的示范窗口和总部基地。
展示直销
一个平台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连接海内外,为国内外优质农产品搭建展示直销的服务平台。
两个目标
把传统农产品孵化为精品、名品、礼品,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把农耕文化与人文、地理相结合,成为各地农业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
三个结合
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为共举
展示直销中心占地6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地上一二层为有形市场,2万平方米的展示直销区。三层为无形市场的综合功能区,设会展会务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等,配备远程视频、网上订单管理等13个信息子系统,形成高效、便捷的网络销售市场。
内场与外场有机联动
展示直销中心内场全天侯进行展示直销、订单批发,外场中央广场可不定期举办各类特色主题展,从而达到内外有机联动,互聚人气的效果。
展销与文化相融升华
融全球名品,精品,礼品于一体,汇各地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于一隅,成为各国各地区农耕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播的最佳场所。
四大特色
国际一流的信息化交易的高地
软硬件国际一流的展示直销平台,多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完善,使客商能随时查询到最新的市场价格、性情以及供需、订单、物流、货款等各种信息。
安全可靠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高地
立足高品位,高起点,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特、优、新农产品。每件农产品由最权威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从而保证其安全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跨越超市、服务农商的高地
以优惠的价格标准收取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租凭方式灵活,立足长期繁荣,铸造价值硅谷。
高起点、全方位服务的高地
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行政机构的一站式服务。
银行、快递、邮政、保险等社会服务机构的全方位服务。
会议中心
西郊国际会议中心是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西郊国际展销中心作为上海政府部门“服务全国三农,服务上海市民”而倾力打造的规模化农产品展示交易新平台,2009年、2010年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
会议中心位于展销中心三层,共有大小不一的会议厅7个,从最大的500人会议厅到10多人的VIP视频会议室,全新建设。一流的会议视频系统,完备的配套服务设施,是举办年终表彰、产品推介、经贸洽谈、选举活动、视频对接、学生农耕教学等各类会议的理想场所。
网上西郊
网上西郊是西郊国际的一大亮点,运用三维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将西郊展销中心再现到互联网上。全球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西郊展销中心,身临其境的体验展馆实地 并进行网上购物,从而构筑一个能够进行网络体验和实时互动的网络平台和B2C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三维体验是网上西郊最大的创新,对西郊国际进行全景再现,对西郊国际的展馆进行多角度展现。在展馆内部,三维漫游的展示方式将使游客有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同时,通过与国内最大的优质农产品订购平台——“菜管家”的联动,网上西郊成为销售农产品的重要渠道,可以帮助西郊展示直销中心的入驻商家向单位宣传节日福利团购商品,向市民宣传优质农副产品、绿色食品。像 崇明林下鸡、新疆的哈密大枣、都江堰的猕猴桃、黑龙江五常大米等名优农副产品,广大市民可以一览无余。
此外,网上西郊 还为农业主管部门提供场馆的各种交易数据查询,各位领导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通过互联网访问网上西郊,查询他所关心的各类交易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支持。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按照“农民围着旅游转,农村围着旅游变,农业围着旅游干”的发展思路。
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努力打造“湿地公园、旅游胜地”形象标志,以优化产业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区域旅游发展。
明确区域定位,健全规划体系。
铁锋区立足实际,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管理。
制定了《铁锋区国家级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实施方》和《铁锋区休闲农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成立由区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文体旅游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小组,整合全域资源,将单一景点或项目串联起来,组团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圈,打造支撑乡村旅游发展的“四梁八柱”,形成乡村旅游一盘棋的大格局。
着力旅游发展,带动全区经济。
铁锋区有A级景区6处,其中4A级景区2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之汤温泉景区),6处景区集中在飞鹤大道沿线,打造了农家乐、采摘园等100余家。
全区休闲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75万人次,休闲农业从业人数达3200人,累计带动农民增收3800万以上。将重点发展查罕诺景区、庐山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齐扎沿线旅游经济带,满足城区市民就近乡村旅游需求;
大力发展边屯韭菜、东官地香瓜等果蔬采摘项目,成立农业生态园区,有规模种植有机果蔬产品,打造铁锋区品牌果蔬;
着重发展民俗民居、农耕采摘体验、摄影采风、农业科普、农产品销售等旅游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庐山,打造休闲避暑的康养基地。
重视项目引进,增强发展后劲。
铁锋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参加推介会、对接专察团,在不断完善、提升现有休闲旅游景点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进新项目,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一是引进飞鹤(齐齐哈尔)智能化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8.69万平方米,总投资5.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打造集乳产品生产加工、教学、观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
二是打造金鹤稻米文化小镇项目。该项目投资1亿元,通过建立高端农产品展示和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致力打造成为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高端农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湿地配套综合服务园区。
包括占地 32公顷的金鹤生态稻田画,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种植,成为铁锋区旅游观光的亮点,全面展示区水稻的栽培水平及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的实力。三是拓展查罕诺水上公园旅游项目。利用现有优势不断扩大查罕诺村乡村旅游规模,开发集水面垂钓、观光、餐饮、体育文化为一体的服务场所。增设儿童乐园、花岛等水上娱乐项目延长游玩逗留时间,留住客源。
发掘特色优势,促进乡村旅游。
围绕全区休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调优种植结构,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以飞鹤大道为主线,延伸拓展,形成铁锋休闲观光区。
哈拉乌苏村继续打造稻田画和休闲康养项目;扎龙村联合建设帐篷营地,满足年轻人城市近郊露营需求;卢屯村投资近50万元开发卢山,新建空中自行车等娱乐项目,实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交融,丰富景点内涵;
胡屯村根据本村革命历史,开发红色旅游,创建“食赏农家院”,带动农户开展特色种植,发展休闲农业;先锋、边屯、长沟等村利用交通和种植优势,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蔬菜水果采摘,打造集特色餐饮、果蔬采摘、庭院蔬菜与乡村民俗生活体验于一体的集聚提升类休闲度假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