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地图查询得知,虎门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连升南路辅路。
虎门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是虎门新富民农产品批发市场。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开放式露天结构,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停车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场内设施先进,配有农药残留检测站(广东省定点农产品市场质量检测站)、安全电子监控系统、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大屏幕)、蔬菜农副产品网站、货物配送站,还有银行、餐饮、招待所、电子公称等配套设施。
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结构(一)
虎门大桥收费标准40元/车次。
1.虎门大桥的收费标准为40元/车次(小型载客汽车),虎门大桥的收费期限从1997年7月1日起至2029年5月。虎门大桥是在中国内地交通工程中首次采用“一收费、电脑分账”模式,并且合理设置收费站。
2018年12月26日,虎门大桥全线开通移动支付系统,太平立交、威远立交和南沙立交出入口收费站的所有人工收费车道均可使用手机支付平台缴费。
2.虎门大桥(Humen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之上,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部联络线(莞佛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虎门大桥于1992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于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车;于1999年4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虎门大桥东起东莞市太平立交,上跨狮子洋入海口,西至广州市南沙立交;线路全长15.76千米,主桥全长4.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30.2亿元人民币。
2020年5月5日下午,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全桥路段已实施双向全封闭,禁止通行 ;2020年5月6日,广东交通集团通报,虎门大桥振动系涡振现象,悬索桥结构安全 。经专家组初步判断,虎门大桥悬索桥本次振动主要原因是由于特定风环境条件下沿桥跨边护栏连续设置水马,改变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产生桥梁涡振现象 。截至2020年5月6日,水马已经撤离,大桥振动幅度已经减弱。虎门大桥桥面已基本恢复常态 。截至2020年5月7日,虎门大桥仍有轻微振动,暂未确定恢复通行的时间,管养单位已准备对桥梁组织大修 。5月7日16时30分开始,虎门大桥通航水域恢复通航 。2020年5月15日9时,虎门大桥恢复通车。
法律依据: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
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应当根据公路的技术等级、投资总额、当地物价指数、偿还贷款或者有偿集资款的期限和收回投资的期限以及交通量等因素计算确定。对在国家规定的绿色通道上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可以适当降低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或者免交车辆通行费。
修建与收费公路经营管理无关的设施、超标准修建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其费用不得作为确定收费标准的因素。
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需要调整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近几年,物流在工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农业中的应用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值得探讨。
与农业生产物流相比,农业销售物流,即农产品物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当前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而农产品物流中最关键问题在于配送。从我国农产品配送的现状来看,农产品本着渠道混乱,配送过程浪费大、配送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能形成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的配送网络,以规范物流渠道,实现农产品快速配送的管理体系。
2.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网络结构
为农产品建立布局科学的物流配送网络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更是实现农产品快速配送的重要保证。目前,物流配送的网络体系主要有多级多层次网络体系、两级或双层次网络体系以及单层次网络体系等三种。其中多级多层次的网络体系覆盖面广,便于灵活调度,快速反应,这种网络体系代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系统的发展方向。
2.1 建立跨地区配送中心网络
在配送网络的建设中需要有一个对生产和销售起沟通连接作用的物流配送组织和载体。即配送中心。对于农产品物流,跨地区间配送中心的建立衔接了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间农产品的配送。农村与城市之间具有多级多层次的结构特点,在农产品物流跨地区配送网络的设计中采用多级多层次网络体系结构,有利于实现农产品配送的灵活调度和快速反应。该网络体系结构。
跨地区配送中心网络由中央调配中心,省、市城市配送中心,地、县级配送中心构筑而成,其中中央调配中心处于主导地位,省、市城市配送中心处于被辐射地位,而地、县级配送中心则是网络系统的基础结构。
2.2 建立地区内、城区内配送网络
地区内、城市内的配送网络是单层次的平面网络,如图2所示,在城区内,由配送中心完成采购定货、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分拣、加工、补货、配货、配装等一系列的配送活动,百后向目标客户运输、交货。此范围内的本着一般以汽车短途运输为主,配送的客户群是超市、便利店、分销店、大客户等。
真正的物流网络,应该是电子化物流网络和实体化物流网络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发挥网络的效益。因此,以上物流配送网络的节点也是信息网络的节点,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都是双向的,不仅如此,信息网络还应该与交通运输、银行、海关、税务等部门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3.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体系结构
实现农产品物流快速配送,还需解决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管理方面可采用集约型物流配送管理模式;技术方面则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物流智能化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
3.1 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体系结构模型
农产品物流配送采用集约型物流配送管理模式,其体系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强调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联盟,追求各企业、各部门整体利益,要求他们服从整体调配、协调运作。系统在中央调配中心建立统一的中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区域配送中心设立子调配中心和信息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在基于WEB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具有战略性采购管理、智能决策管理以及农产品物流资源管理等管理功能。
以水果物流在城区的配送为例,说明水果物流快速配送的流程。图2所示,若配送中心A、B、C同时接到配送文艺工作者请求,分别来自于1,2,……,9,这个9个配送请求要求送货的时间点不一样。这些信息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后,计算机系统根据运输路线、运输的产品、数量、时间等,计算配送成本最低时的配载组合、配载路线以及完成任务的配送中心的选择,然后分别向指定配送中心发出配送请求;配送中心根据接收到的配送指令,按农产品配送的种类、数量、时间路线等要求,分别完成备货、分拣、配载、运输等配送业务,其物流与信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