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人类自古食用,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唐朝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山药块茎肥厚多汁,又甜又绵,且带粘性,生食热食都是美味。
1、外观不同
淮山药:表面黄白色或淡**,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有细小点状突起。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铁棍山药:形如其名,就是说外形坚硬笔直,似铁棍。铁棍山药比较细,捏一下手会硌得慌,表皮为土**或土褐色,表 皮光滑有白色斑点,须根长而密,毛眼较突出,芦头渐细,长(20~30厘米),有时具有红色不规则斑痕。掰开来看,铁棍山药断面比较白,纤维较细。
2、产地不同
淮山药的产地是很多的,在我国的安徽,江苏等地非常的流行,除此之外,在广州一带也种植得非常多。虽然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但是它的欢迎程度是非常高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它的味道,而且也非常在意它所带来的一些保健作用,所以现在很多地区也种植了这种淮山药,不仅可以做成蔬菜来吃,还可以把它当作治病的食疗来用。
铁棍山药原产地是温县地处黄河和沁河交汇口上游的包络地带,母亲河黄河与发源于太行山脉的沁河水共同滋润着这片土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全县土地分为临近黄河的沙质土和临近沁河的砂黏土,其分界线大致在今常店-大渠河-小南张-徐吕村一线,往北属沁河粘土,往南属黄河沙土。根据当地山药种植户的经验,沁河粘土更适合种植山药。?
扩展资料:
1、淮山药作为高营养食品含有大量蛋白质、糖类、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及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2、分布范围: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450-1000米)、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北部西部、贵州、四川(700-500米)、甘肃东部(950-1100米)、陕西南部(350-1500米)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3、生长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 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忌水涝。
铁棍山药历史:
铁棍山药是种众多山药品种之一。铁棍山药,因种植地不同,种植间隔年限不同,品质上会有所不同。其中以产自古怀庆府的怀山药药用价值更高。怀山药主要指古怀庆府(它的地理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辖区温县、沁阳、武陟、孟州)所产的山药。
《神农本草经》称薯蓣,一名山芋,药用其根,因其药效可与人参相比,又称“怀参“。
《焦作志》及清代《农学丛书》都有记载,它在食用、药用方面均有价值。
百度百科-淮山药
? 百度百科-铁棍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