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花苜蓿播种的时候要注意时间选择,最好选在春季或者秋季的时候,这两个季节的气候温度适宜,能更好的生长,成活,可提高出芽率。幼苗阶段也方便管理。具体时间是在三月下旬到五月上旬和八月下旬到九月上旬之间。
2、紫花苜蓿播种时要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可放在清水里,将上浮的种子都丢掉。还要催芽处理,催芽的时候可放在太阳下晒两三天,让它从休眠阶段苏醒过来,且还能将种子表皮的细菌清除掉。
3、种植的时候要选光照充足的地块,选好后建议深翻一次,深翻的同时清除杂草,还可将里面的杂物,碎石子清理干净,整理一次后期种子会更好的生长。
4、紫花苜蓿的种子比较细小,播种的时候可在种子里面加入适量的沙子和基肥,避免种植的太密。注意控制好间距,种子种下后覆盖一层薄土,适量浇水保湿,这样很快就可出芽。
5、紫花苜蓿在幼苗阶段生长速度是比较慢的,要及时清理掉杂草,避免消耗掉太多养分。还要及时追肥,多施加磷钾肥,营养充足才可旺盛生长。
紫花苜蓿种子怎么种植
1、种植时间
春天和秋天是紫花苜蓿种植旺季,紫花苜蓿的好生长温度是5~35度左右,这个时候播种能够让种子更好的生长,生长速度也非常的好。
2、播种方式
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厘米,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l千克/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厘米。
3、生长环境
紫花苜蓿喜欢光照充足,水分大,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所以说在种植紫花苜蓿时,要是室外露地种植,要选择向阳处,同时,还要选择疏松性好的土质,最好是肥沃的酸性土壤。
4、收割利用
紫花苜蓿一年可以收割很多次,紫花苜蓿的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3-4次,春天到秋天的时间段里,40—50天就可以收割一次,产量非常的高。
紫花苜蓿又叫苜蓿草,一直备受关注,有着“牧草之王”的美称,多年生豆科牧草,营养丰富,茎叶柔嫩,鲜美可口,适口性非常好,各类畜禽都最喜食,目前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饲料与牧草,因缺口很大,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苜蓿播种时间和播种技术要点。
一、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
紫花苜蓿草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南方以秋季为主,北方可春季种植,春天进行播种一般会选择在3~6月份下旬,秋季播种在8~11月份,此时种植成活率最高,当然南北方温度差异比较大,可根据当地温度环境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确保苜蓿苗在霜降来临前有2个月的生长期,茎叶和根部有充足的养分好安全过冬。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夏季是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苜蓿如若在春季种植一定要防治杂草,秋季种植的苜蓿好管理,春季返青比较早,可以在杂草萌发之前生长起来,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这样田间杂草会比较少一些,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
二、紫花苜蓿的播种方法:
我们在紫花苜蓿播种前,还要选择好对标品种,南方选择高秋眠级苜蓿,北方选择低秋眠级苜蓿,能确保苜蓿在冬季安全过冬。种子在播种前要提前晒至一天,这样可以打破它的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整齐性,苜蓿种植主要以条播和撒播为主,条播行距在30公分左右。苜蓿种子比较细小,注意播种的深度需要保持在1-1.5厘米左右,覆土1厘米,不宜过厚,过于板结的土壤苜蓿幼苗难以出土,所以一定要精细化整地。
紫花苜蓿种植成活之后可以一年内多次收割,一年可收割鲜草4~6茬,但南方梅雨季节雨水过多,夏季要注意防涝,以免烂根死亡。苜蓿的再生能力较强,每年多次收割之后,还可以多年利用,种植一次可以收割6~7年,很适合作为饲料,对于牛、羊、猪、家禽都非常爱吃。
三、紫花苜蓿的饲养价值: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高,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也正是反映出饲草营养好不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紫花苜蓿正因为蛋白含量高,品质好,营养全面,被畜牧业一直受捧,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也是禾本科牧草无法替代的。
紫花苜蓿饲喂方式也比较多,不仅可以青饲、青饲,而且还很容易制作成干草和干草粉,以及青贮饲草、草颗粒状饲料和草块、草砖,来做冬春季短缺饲料利用,经济价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