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使用农药是造成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7:25:06
字号:

说到农药残留,果蔬大多是讲如何清洗,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治本需从种植上解决。近年来,随着稻田长期生产,导致病原菌和虫卵在土壤中大量积累,连年使用农药致使抗药性增加。特别是这几年,抗性稗草、二化螟十分严重,除了造成减产损失外,滥用农药甚至使用高毒农药和过量使用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什么什么使用农药是造成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

造成农药残留的原因

1、长期使用农药,病虫害、杂草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增大

稗草是最难防除的一种杂草,种类多,近年来最突出的当属“青稗”,已对双草醚、五氟磺草胺等除草剂产生不同的抗性,如果不及时施用有针对性的除草剂,将会给稗草的防治造成更大的难度。

2、普遍缺乏科学用药方法

农药的不同种类,用药数量、使用方法、防治次数均将在稻田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残留。由于农民对农药性质和种类知识缺乏了解,所以在选择时随意性很大,做不到对症下药,使用方法也是处于初级阶段,离科学使用还相差甚远。

有不少稻农误认为加大剂量就会提高防治效果,甚至有的比说明书规定标准高出2-3倍的用量使用,一则使禾苗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二则造成过量农药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对地下水造成长期污染。

如何减少水稻田农药残留?

1、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

水田生产中,对除草剂的选择要比对杀虫、杀菌剂的选择困难很多,而且除草剂使用技术也比杀虫剂使用技术要求更高。要想正确选择除草剂,就要了解稻田内的杂草种类、栽培方式、土质和除草剂特性等。

防治病虫害,抓好关键时期

稻曲病是水稻上的“癌症”,一旦发生几乎无药可救,最佳防治时期适破口期前5-7天;稻瘟病中穗颈瘟的为害最大,防治时期是在破口期和齐穗期;螟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卵孵化高峰、低龄幼虫期;稻飞虱的最佳防治时期在若虫期。

改进施药方法,提高防治效率

农药使用必不可少,但可以改进施药方法从而减少农药用量,以达到农药充分利用和减少农药污染的目的。

2、绿色生态种植,利用生物物理防治

稻田综合种养

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下,通过水生动物与物理防控的方法消灭稻田病虫害,清除杂草,同时水生动物的粪便给水稻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形成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鳖、虾、蟹等水生经济动物的共生互利系统。水生生物可以降解水稻田的农药残留,改善因长期使用化肥而越来越板结的土壤,逐步修复稻田生态;水稻田内的杂草、虫瘿卵、幼虫等为供养生物提供了饵料,有效防治了稻田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物理防治

在稻田安装振频式杀虫灯,使用性引诱剂,释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

当前提倡发展绿色优质稻,建立绿色稻米品牌,首先要控制好农药种类和用量,做到绿色防控。其次,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科学肥水,增强水稻的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农药使用中的问题,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农药是农民的好帮手,那农药使用中的问题,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第一如果农药的包装不严密不完整的话,就容易使产品吸潮会分解挥发的,药效就会大大降低,农药使用品种选择错误、用量不当、施肥时间过早、单一施用、天敌保护不慎、忽视农药残留和残留效应。喷药时穿长袖衣服、长裤、鞋袜。有些农药受热后会挥发成有毒气体,人体吸收过多,容易中毒。因此,保护是确保安全的主要问题。

第二有的农药经过净化去除杂质,减少异味,有的经过的处理。原药颜色已丢失。一些剧毒农药经过处理,降低有效成分含量或改变剂型,这些变化容易使人麻痹而引起中毒。合格的农药产品必须具备“三证”。农药“三证”是指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和农药登记证,所以一定要看清。

第三农药的包装。尤其是乳油农药的密封要严密。如果包装不严密完整的话,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分解而引起质量变化。乐果就是这种情况。根据农药的一些理化性质,除了温度、湿度、阳光、空气、气压等影响农药质量的因素外,还有对农药质量影响较大的酸碱杀虫剂。因此,大多数农药在储存时不应与酸性或碱性物质接触。

第四很多农药对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刺激蚯蚓的生长繁殖,刺激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等。因此,必须通过认真的调查和科学研究,对农药的环境污染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农药只要不超过环境的最大负荷,就不会危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6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