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死胎原因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7:24:51
字号:

母猪产下死胎不仅会给养殖场造成损失,还表示母猪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死胎一般在母猪生产前就形成了,也有一些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胎儿死亡造成的,极少量在出生后死亡,那么这些死胎的情况是由什么问题引起的,该如何进行预防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介绍。

仔猪死胎原因

造成仔猪死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1、产前:

仔猪过大,细小病毒,钩端螺旋体,蓝耳病,应激,饲料错误或者真菌霉素等,造成产前死胎的原因主要有这些,根据死胎大小进行分析。

2、产时:

①由于分娩问题或者较大窝仔数使仔猪大量死亡。

②由于介入过晚或过早引起应激造成难产。

③由于子宫破解,母猪分娩无力或催产素使用不合理,缺钙、硒、维生素E、后备母猪骨盆狭窄也会造成死胎。

3、产后:

大量仔猪产后立即死亡,可能是由于窝仔过大,寒冷或分娩诱导过早引起。如果猪群健康度差,产出的仔猪也会先天性虚弱。所以保证母猪健康度十分重要。在养猪过程中,如果有大量死胎就要引起重视了,有条件的最高对母猪进行抗体检测,然后迅速做出解决方案。

怎样减少母猪产死胎?

1.母猪产前一定要限料饲喂,即产前限料从多到少,产后加料从少到多,以防止母猪产后消化不良。为了减轻胃肠负担过重对产仔的不利影响,母猪产前3天(以预产期为准)要开始限料,限料标准为:产前第3天每头每天3千克,产前第2天每头每天2千克,产前第1天每头每天1千克,母猪分娩时,产仔当餐不喂料,隔半天再喂料0.5千克,比如母猪早上产仔,早上母猪停喂,下午喂料0.5千克,下午产仔,下午停喂,产后第1天早上喂料0.5千克,下午也喂料0.5千克,产后第2天每头每天2千克,产后第3天每头每天3千克,产后4天--断奶自由采食。即产前限料从多到少,产后加料从少到多,以防止母猪产后消化不良。

2.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母猪分娩时的体况,防止过肥或过瘦。实际生产中母猪分娩时的体况应背部丰满,有一条平的上线,不见任何骨头突出,在腰椎以下,肋骨后面和骨盆前面应有一个陷窝,过肥母猪无陷窝。所以妊娠母猪在98天以前,应根据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和母猪膘情肥瘦做好限制饲养工作;妊娠100天至产前3天,应充分自由采食,这样既能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又能防止母猪过肥。

3.防止母猪产前便秘。建议在母猪分娩前后1周,在饲料中拌入1%的硫酸钠和0.5%的大黄苏打粉,可使母猪粪便松软湿润,有利于排便畅通,有条件的猪场如能使用泌乳进更好。

4.夏天要加强怀孕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和上产床的临产母猪,怀孕母猪实行限位饲养,密度大,散热困难,尤其是怀孕后期母猪采食多,食后体热增加,体温比采食前上升0.5℃左右,达到39.5℃,当妊娠102-110天的母猪体温长期维持该温度时,分娩时仔猪死产率升高,故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建议间隔半小时对配种舍怀孕母猪实行喷雾降温,对产房的临产母猪冲水降温,尽量减少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

5.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预防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对患病猪只特别是发烧母猪及时治疗。要降低母猪分娩时仔猪的死产率,就必须从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做到预防为主。

6.保持产仔舍内安静。对于正产仔的分娩舍,应尽可能保持舍内安静,特别对初产母猪尤其重要,当母猪烦躁不安时,按摩乳房可使其安静下来,对促进顺利分娩很有意义。

以上就是形成死胎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弱出现死胎后一定要做好死胎的处理工作,避免引发疾病,另外还要做好母猪的护理工作,让其尽快恢复健康。

(1)饲养管理不当是猪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猪只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确的、科学的饲养管理能使猪只保持健康的体质和较强的免疫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对各种疾病产生一定的抵抗力,或者即便受到疾病危害,合理的饲养管理也会使猪只尽快恢复体质。

饲养不当包括营养不当和饲养方法不当。营养不当对猪的影响:一是使猪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二是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某些营养元素,特别是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缺乏,通常会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饲养方法不当,如饲喂不均匀,饥一顿、饱一顿,饮用冰水等也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生。饲料品质变差,如饲喂发霉变质饲料也往往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黄曲霉毒素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性疾病等。管理方法不当也常导致疾病的发生,许多外伤性疾病的发生都与管理不当有关,对妊娠母猪管理不当也会造成难产的发生。

(2)生活环境差也是引起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饲养环境,即小气候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等方面的不当,都可引起疾病的发生,高温高湿容易中暑,低温容易感冒、风湿,高湿容易造成皮肤病的发生,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往往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生活环境脏污往往给各种寄生虫的孳生创造条件。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出,无论是饲养管理的失调或是环境条件较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各种猪病的发生,而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条件是防止猪病发生、保证猪只健康的首要因素。

(3)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导致传染病的发生是对养猪生产构成的最大威胁 各种传染病特别是某些烈性传染病的流行,如猪瘟、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等,都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造成全群毁灭。有些传染病尽管造成猪死亡并不是太多,但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如仔猪副伤寒、气喘病等。所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是猪场兽医工作的重要任务。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96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