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喷灌、滴灌施肥技术:采用施肥技术,与常规沟施、撒施结合叶面喷施施肥技术相比,微喷灌、滴灌施肥技术可增加菠萝产量18%,亩产量达4000千克以上,商品果率提高10%,超过90%的果品达到标准化规定的质量等级二级以上,且能提前2个月收获。
微喷灌、滴灌技术可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特别是可以提高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磷肥的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省肥料,而且能打破以前菠萝靠看天(即下雨)施肥、产量靠天定(特别是菠萝快速生长期、果实生长发育期缺水会严重影响产量)的被动局面,大大提高了菠萝的产量和品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植株所处时期施肥时间肥料种类用水方式有机肥(千克/公顷)复合肥(151515,千克/公顷)尿素(千克/公顷)钾肥(千克/公顷)微喷灌(用水量,米3)滴灌(用水量,米3)种植期2007年9月7500011月—75—24012012月37.537.5—480240缓慢生长期2008年1月—75—4802402月—75—4802403月37.537.5—4802404月15075—9045快速生长期5月—37.515090456月75—759045催花期7月75751509045小果期8月—37.5—9045果实发育中期10月37.537.537.59045采果后期2009年3月459045小计412.5525412.59045。
微喷灌、滴灌施肥技术
2.沟施:(或穴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相结合施肥技术:由于我国菠萝大多栽植于干旱丘陵、坡地,水源缺乏,加上微喷灌、滴灌成本较高,在我国,98%以上菠萝产区采用的是沟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施肥方法。下面根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结果,结合雷州半岛高产(产量4吨/亩)农户施肥经验,总结出雷州半岛地区菠萝施肥技术。
基肥:种植时每亩施用100~200千克有机肥、50~100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尿素、5~10千克氯化钾。
追肥:在种植后15天开始喷施叶面肥,叶面肥配方:4%~8%高钾型复合肥(或2.5%~3.5%尿素,3%~5%过磷酸钙,2.5%~3.5%氯化钾或硫酸钾),1.5%硫酸镁,1%硫酸亚铁,0.2%~0.4%硼砂,每月喷施2~3次,直至催花前。在封行前采用沟施追肥,每亩施用20~30千克尿素、50~1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高钾型复合肥或均衡型复合肥、20~30千克氯化钾;在快速生长期进行撒施追肥,即在种后5个月至催花前1个月,每隔1个月每亩施5~7.5千克尿素、5~7.5千克氯化钾,共6~7次。在谢花后,卡因品种要撒施1~2次肥,巴厘品种撒施0~1次肥,肥料用量和种类同快速生长期。
在同样条件下,卡因品种比巴厘品种总共要多施约25%氮、磷、钾肥。另外,在同一土壤类型,养分含量较高的肥料用量可少些,养分含量较低的肥料用量可多些。苗木大、当年种当年收的也应减少1/3~1/2氮、磷、钾肥料的用量。
小苗(苗鲜重小于180克的)种植的,由于小苗生长较慢,根系弱,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较差,所以在施肥方式上,此种苗应多喷叶面肥,通过叶面吸收养分方式来促进小苗生长。
其他地区施肥技术如下: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浅海沉积物发育而成的砂土、砂壤土,或福建省的砂土或砂壤土,由于其固磷能力较弱,可在雷州半岛施肥量基础上较大幅度地减少磷肥的施用量,但在同等产量(4吨/亩)条件下,要增加氮、钾、镁和硼、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而且要采取多次施用原则。
对于云南、广西的黏壤土磷肥施用量和氮钾施用量,可在表施肥量或雷州半岛菠萝施肥技术基础上,根据测土所得养分含量、苗木大小、预测产量进行适当调整。
1)壮芽肥。在收正造果后施,用多乐兑水施入茎脚土壤或叶柄基部,以促进吸芽生长。
2)花前肥。在花芽分化前l1月施,每株施厩肥2-2.5千克,尿素20-30克、过磷酸钙40-50克,以促进花芽分化,增多小花层数和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3)促蕾肥。1月份在茎基开沟施入,以磷、钾肥为主,混合一半农家肥,每株施0.8-1千克,以促进花蕾肥大,为增大果实奠定物质基础:
4)壮果催芽肥。在谢花后和小果膨大期的4-5月施入,以钾、磷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用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l/5,在茎脚开沟干施或用多乐冲施,结合喷施壮果蒂灵可激活植物生态生长正能量,拓宽植物导管路径,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提升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落果率,减少裂果、僵果、畸形果发生率。
4、叶面喷肥:由于菠萝的叶片具有特殊的贮水结构和吸收功能,叶面喷肥的效果特别好,尤其在植株封行后根际施肥不便时,叶面喷肥更是补肥的重要方式。营养生长期以氮肥为主,生殖生长期以钾为主,磷为次,可叶面喷施驰名大肥宝、多乐及钙肥。在5、6、7月,每月各叶面喷施多乐1-2次,更能显着地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