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出水口处挖1-2平方米.深50-60厘米的保护坑(溜),在稻田四周挖深、宽各30厘米的保护沟,使沟溜相通,晒田,搁田时作为蛙的水栖场所。
施肥、喷药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化肥要变追肥为基肥,变撒施为球肥或颗粒肥深施;养蛙田一般用喷药治虫,防治稻病害时要选择无毒和低毒农药,变全田施药为分片划块施药,使蛙有回避场所。
稻田养蛙是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水稻害虫是蛙的天然食物,若放养密度大,食物不足时,可补充人工饲料。
在进出水口处挖1-2平方米.深50-60厘米的保护坑(溜),在稻田四周挖深、宽各30厘米的保护沟,使沟溜相通,晒田,搁田时作为蛙的水栖场所。
施肥、喷药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化肥要变追肥为基肥,变撒施为球肥或颗粒肥深施;养蛙田一般用喷药治虫,防治稻病害时要选择无毒和低毒农药,变全田施药为分片划块施药,使蛙有回避场所。
稻田养蛙是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水稻害虫是蛙的天然食物,若放养密度大,食物不足时,可补充人工饲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