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你想养什么了,给你举个例子:桂鱼20-22度,淡水,盐0.005度;海虾盐度(夏天1·018冬天1.02夏天18-20,冬天19-22都可以;多宝鱼,老虎班20-24度,盐度在1·018左右 一、配制合适的人工海水海鲜水产运抵目的地后,先要进行清拣,剔除那些死亡、严重受伤及患病的,然后进行冲洗,冲洗方法是将海鲜品用淡水或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1分钟或用0.2ppm杀菌威消毒。如使用城市中自来水作为存养海鲜的水源,一定要经曝晒或化学方法除氯后方可使用。经去氯后的水用深缩海水或固体海水素调配至所需要之盐度,即制成人工海水,便可用以存养海鲜品。
二、控制适宜的水温
水温是海鲜存养的重要因素,一般控制在适温范围的下限,减缓其新陈代谢,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15℃。温度升高,水中的含氧量就会减少,将影响水质的变化,引起缺氧,水温升高还会促进水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温度过高时,对存养生物不利,易引起病害,造成损失。水温过低时,会影响其存活率,则应设法提高水温。
三、保持充足的溶氧
鱼类、虾、贝等均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存养期间若发现浮头,说明水中缺氧,一般存养海鲜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不适合鱼类生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存养密度、水中有机物质多少、
气压高低有关。因此改良水质,配置增氧装置,增加换水次数,减少存养的数量,增加光照时间,采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暂养池(缸、箱)的水,均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四、科学投饲
在存养过程中,暂养池中的水有时会变成浑浊不清,这可能是喂养的饲料投得过多,致使残饲浸渍在水中,由于细菌和病原菌的繁殖,使水质变坏,产生腐臭味,并变成白色或灰白色,此时应彻底将水全部更换,清池消毒,把存养的海鲜捞出用浓度为0.3ppm的杀菌威消毒后,再放入新配制的水池(箱、缸)中,同时应酌量减少饲料或停止喂食。若再发现池底积存剩余的饲料残渣,可用虹吸管及时把残渣吸出,清除干净。若换水后水仍混浊,应对暂养池(箱、缸)内的砂石,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五、调节水的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与各类海鲜的生存息息相关。当水的酸性过强时,鱼会呼吸困难死亡,许多毒物的毒性也随pH值的下降而增强。当水的碱性过强时,鱼的鳃组织便会受到腐蚀,从而影响鱼的正常生活。
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常用的是磷酸 二氢钠和碳酸氢钠,在使用前要把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中性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磷酸二氢钠用于降低pH值,即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氢钠用于提高pH值,即增大水的碱性。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把配制好的溶液逐滴加到水里,充分搅拌要不断用pH纸测试,直至水的酸碱度达到要求为止。水的酸碱度的变化应控制在0.1范围内,因为pH值剧烈变化,对存养很不利,有经验的饲养管理人员,往往从海鲜的游泳方式、食欲和水色,便可大体判断水质是否变坏,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即测定pH值。如果水质确实不适宜存养海鲜时,应立即换水。
六、存养管理
勤检查。检查系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充气是否足够,水流是否畅顺。
勤清理。及时清理存养池(箱、缸)中死亡的海鲜品,避免由于死海鲜腐烂而引发水质恶化。
勤观察。要经常观察存养海鲜品是否有不正常的反应,水质状况是否保持良好,遇到情况,应及时查出原因,立即进行处理。
自来水养淡水鱼需要加盐。:
加盐的目的:
1、消毒杀菌
不同的比例能治疗和防治不同的鱼病,主要是对鱼体表的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进行消毒。
2、辅助药物的治疗
盐能促进鱼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达到增强药物的疗效。
3、平衡渗透压
鱼体内外的含盐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通过加盐可以补充因伤口而流失的一部分盐分,或因鱼只新到一个地方后对水质的不适应进行缓解,也就是调节渗透压。
4、净化水体?
食盐在其中的作用机理是增加水中的离子浓度,使悬浮的有机微粒及胶体成絮状物而沉降到池底,既减少溶氧消耗,又净化了水体。
5、刺激食欲
在水产养殖中,常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拌饲投喂,其功效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在鱼类生理过程中,NaCL作为无机盐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Na+对维持机体渗透压、水体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等至关重要,Na+还能维持和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而CL-是胃液中盐酸的组成部分,盐酸的作用在于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助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