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对养猪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6:00:44
字号:

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现在国家对养猪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养殖积极性,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近年来,农业部在种植、畜牧、水产和农垦等行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部分省、市也围绕地方追溯平台建设积极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总投资4985万元,专项用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开发。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

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2009年开始中央资金增加到5亿元,2013年中央资金增至10.06亿元。

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限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政府组织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

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

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关键词:中小养猪场|防非防疫

有些东西一旦形成就很难彻底消除它,比如非洲猪瘟病毒、新冠病毒等,即使疫苗研发工作在有序进行中,可那也只是防疫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彻底粉碎它的武器。

那么如何最有效去防范这些病毒,其实我们迫切的需要的是一种与它保持平行发展的和平相处方式,就是我知道你的存在,但我会想办法不跟你产生交集导致感染,如此一来也可以促进个体养成良好的生存习惯。

中小养猪场的防非防疫这个口号喊起来像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情,其实说白了就是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这在非洲猪瘟没有发生之前就应该引起猪老板们的重视,因为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不仅在猪只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的传播途径,而且还能够提高猪只体质和抗病能力,达到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提高感染阀值,确保了猪群安全生产和健康水平。

很多中小养猪场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猪群患病率高,这不但增加了用药的成本和饲料成本,更是降低了猪场效益,药物的残留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那么中小养猪场该如何防非防疫呢?外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内部提高猪群免疫力和抗病力。

防止携带病毒的人或物或车辆进入猪场,任何一个外来生物的都可能会携带病毒,所以要做到新进场的人或物消毒,尽量闭门谢客,猪舍外定期消毒,猪场内灭蚊蝇防虫鼠。

做好这些基础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工作后,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这不仅仅包括日常免疫力的提升,还有各个阶段不同营养需求下的抗病能力提升,比如断奶阶段我们不仅要防传染病,还要防止断奶阶段发生腹泻这一类常发猪病,这是两个不同的猪病却会并发存在,大大的提高了死亡率。

因此建议猪场在规律的使用预防非洲猪瘟等病毒性疾病的百能抗肽同时,还要坚持运用“多肽6+1无病速长养猪模式”,这些功能型营养性的饲料添加剂只需要在可能发生疾病的6个生长阶段额外摄入补充就可以始终让猪群保持抗病力大于致病力的健康状态,最大限度的提高猪的生产潜能和指标,实现养猪无病速长的目的,简单的外防内提升,新手养猪人也能轻松操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3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