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灌
喷灌是把有压力的水经过装有喷头的管道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洒到田间的灌水方法。这种灌溉方法不仅比传统的地面灌溉节水40%—50%,而且具备保土、保水、保肥、省工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优点。喷灌在使用进程不断改良,配用喷灌节水装备,从固定式改为移动式,硬塑管改换维塑管,愈加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滴灌
滴灌是将稍有压力的水经过管道和滴头滴入作物根部泥土进行局部灌溉的一种浇水方法。滴灌几乎没有蒸发丧失和深层渗漏,在各种地形和泥土条件下都可使用,最为省水。
实验结果表明,滴灌比喷灌节水33。3%,节电41。3%,比畦灌节水81。6%,节电85。3%,与大水漫灌相比,通常可增产20%—30%,因此,滴灌发展较快。
三、微灌
微灌是介于喷灌、滴灌之间的一种节水灌溉技巧,它比喷灌需要的水压力小,雾化程度高,喷洒均匀,需水量少。喷头也不像滴灌那样易堵塞,但出水量较少,适于缺水地区利用各种水资源进行蔬菜、果木和其余经济作物的灌溉。
四、渗灌
除喷灌、滴灌和微灌,另外还有一种叫渗灌。渗灌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经过管道自身的透水性能或出水微孔,将水分渗入泥土中,供作物根系吸收,这种灌溉技巧适用的条件是地下水们较深,灌溉水质好,没有杂物。
但暗管的渗水压强应和泥土渗吸性相适应,太强过上则出水慢,不能满足作物需水恳求,压强过大则增长深层渗漏,达不到节水的目标。常用砾石混凝土管、塑料管等作为渗水管,管壁有一定的孔隙面积,使水流经过渗入泥土。渗灌比地面灌溉省水省地,但因造价高、易堵塞和不易检修等起因,所以发展较慢。
五、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不仅能够提高流速,增长流量,避免渗漏,而且能够减少渠道维修管理费用。渠道防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过压实改变渠床泥土浸透性能,增长泥土的密实度和不透水性;二是用防渗材料如混凝土、塑料薄膜、砌石、水泥、沥青等修筑防渗层。
混凝土衬砌是较普遍采取的防渗方法,防渗防冲效果好,耐久性强,但造价高。塑料薄膜防渗效果好,造价也较低,但为避免老化和破损,需加覆盖层,在流速小的渠道中,加盖30厘米以上的保护土层;在流速大的渠道中,加混凝土保护。
防渗渠道的断面有梯形、矩形和u形,其中u形混凝土槽过水流量大,占地少,抗冻效果好,所以采取的比较多。
六、塑料管道
塑料管道有两种:一种是适用于地面输水的维塑管道,另一种是埋入地下的硬塑管道。地面管道输水有使用便捷、铺设容易、能够随便搬动、不占耕地、用后易收藏等优点,最主要的是可避免沿途水量的蒸发渗漏和跑水。
据实测,水的有效利用率98%,比土渠输水节俭30%—36%。地下管道输水灌溉,它有技巧性能、使用寿命长、节水、节地、节电、增产、增效、输水便捷等优点。塑料管材的广泛推广和运用,不仅能够节俭水资源,更重要的是实际效果好,为增产增收供给了可靠的保证。
地面灌仍是当今世界采用较多的灌水方式,由于这一古老方法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水现象,因此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各国都在研究改进办法,使之朝着节水方向迈进。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波涌灌溉
波涌灌溉也称间歇灌溉,它是70年代美国学者推出的一种地面灌水新技术。做法是先用较大流量把水推进一段距离,暂停灌水,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再次放水,如此断断续续,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由于这种灌水方法水流推进速度快,土壤孔隙会自动关闭,在土壤表层形成一个薄封闭层,大大减小深层渗漏。
2、地面浸润灌溉
地面浸润灌溉是80年代日本研究出的一种新型地面灌溉技术。灌水作业时由土壤借助毛管吸力自动地从一个含水层的散发器吸水,当土壤达到一定饱和度时,吸力变小,系统自动停止供水。
3、负压差灌溉
负压差灌溉的做法是将多孔管埋入地下,依靠管中水与周围土壤产生的负压差进行自动灌溉,整个系统能适应管四周土壤的干湿状况,自动调节水量,水管理方便。
4、膜上灌
膜上灌是我国新疆科研人员在覆膜种植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灌水新方法。其突出特点是可通过调整膜畦首尾的渗水孔数及孔的大小来调整畦(沟)首尾的灌水量,以获得较普通地面灌溉方法相对高的灌水均匀度,实现节水、增产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