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引水与地下水开采特征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0:29:44
字号:

4. 3. 1 灌区与水利工程

渠道引水与地下水开采特征

黑河流域有 58 个灌区,总灌溉面积 502×104亩,总有效灌溉面积 392×104亩; 流域内已兴修大、中、小型水库 98 座,总库容 5×108m3,总有效库容 4×108m3; 流域内各级渠道 12695 条,总长度 13988km,年引用河、泉水量达 32×108m3; 流域内各类配套机井 6659 眼,地下水年总开采量为 4×108m3( 表 4. 6) 。

表 4. 6 黑河流域 ( 平原区) 灌区与水利工程统计表

黑河流域的灌区与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黑河干流区,而且大都集中于黑河干流的张掖地区。黑河干流中游地区的灌区数量、灌溉面积和地表水引水量均占到流域的 70%以上,配套机井数和地下水开采量占到流域的 50%以上,渠道和水库数量不足 50%。这些数据反映了黑河干流的水资源条件和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特别是中游地区由于水资源开发强度大,已给下游地区带来水资源不足和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黑河干流水资源特征,即干流内的渠道引水、地下水开采、河流入渗、降水入渗、灌溉水入渗、地下水蒸发、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溢出、河道下泄特征等,对干流和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对西北内流盆地水资源分析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已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以河流为主干的集供、引、蓄、用、排为一体的水资源系统,灌区、渠道、机井、水库、河流等是其组成部分 ( 图 2. 3) ,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对系统内外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4. 3. 2 中游渠道引水与地下水开采

4. 3. 2. 1 渠道引水量

黑河干流的引水量主要集中在张掖地区黑河两岸的 20 个灌区 ( 合并后为 13 个灌区) ,干流上无骨干控制工程,仅有草滩庄水利枢纽及众多引水口和平原区水库,并通过 60 多条干渠和分干渠向灌区引水,构成张临高三县市灌区内密集有序的渠道系统 ( 图 2. 3) 。

( 1) 引水量的年际变化

张掖地区水电处张临高三县市灌区 1981~2000 年引水量见图 4. 11。引水量多年来呈总体下降趋势,年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张掖市灌区,年下降幅度最小的是高台县灌区,三县市灌区总引水量年均下降幅度 0. 22×108m3。三县市灌区 1981~1990 年 10 年间平均年引水量 17. 66×108m3,1991~2000 年 10 年间平均年引水量 15. 48×108m3,前后 10 年引水量减少 2. 18×108m3,减少了 12. 3%;三县市灌区 1981~2000 年 20 年平均年引水量 16. 57×108m3,分别占黑河干流平原区及干流中游地区年引水量的 66%和 75%。

( 2) 引水量的年内分配

东、西总干渠 1995~2001 年及西洞与龙洞渠 1989~1999 年引水量资料绘制的多年平均月引水量及月分配过程线 ( 图 4. 12、图 4. 13) 可以看出: 东、西总干渠与西洞、龙洞渠的引水过程基本相似,在灌溉期引水量以 6、7、8 月最大,单月比例大于 15%,总比例 49% ~53%; 5、9、10 月次之,单月比例大于 10%,总比例 32% ~ 33%; 3、4、11 月最小,单月比例小于 7%,总比例14%~18%。

图 4. 11 张临高灌区引水量曲线图

图 4. 12 多年平均月引水量过程线

图 4. 13 多年平均引水量月分配过程线

4. 3. 2. 2 地下水开采量

黑河干流的地下水开采量也主要集中在张掖地区,根据 1990 年及 1995~2001 年开采量统计资料 ( 图 4. 14、表 4. 7) ,张掖与高台灌区逐年开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临泽呈下降趋势,三县市灌区开采量年均增长 0. 24×108m3; 张临高三县市灌区多年平均年开采量 1. 95×108m3。根据张临高实际开采量拟合的曲线方程 ( 图 4. 15,相关系数 R=0. 91,样本数 n=8,相对误差平均 1. 39%) ,预测的 1981~1994 年灌区开采量列入表 4. 7,1981~2001 年年平均开采量1. 02×108m3。

图 4. 14 张临高灌区地下水开采量曲线图

4. 3. 2. 3 灌区用水量

黑河干流张临高三县市灌区多年平均年用水量 ( 引水量与开采量之和) 17. 49×108m3,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均减少 0. 09×108m3( 表 4. 8、图 4. 16) 。

4. 3. 3 下游渠道引水与地下水开采

正义峡以下主要有鼎新灌区、东风场区和额济纳旗引用河水及开采地下水,河流引蓄水主要用于农田和生态林灌溉,开采地下水主要供给工业和生活用水 ( 表 4. 9) 。

表 4. 7 黑河中游张临高灌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

图 4. 15 张临高灌区地下水开采量拟合曲线图

鼎新灌区内平原水库较多,总库容 3024×104m3,实际库容 2400×104m3,水库一般一年 2 次蓄水,大致在 3 月和 9 月份; 灌区内有干、支渠 240km,年引灌水量多年平均 1. 445×108m3( 含生态用水 0. 67×108m3) ; 灌区夏灌 6 次水,河水可以保证灌溉 1 ~ 3 次水,其余靠地下水灌溉,年开采量多年平均 0. 16×108m3。灌区多年平均年总用水量 1. 60×108m3。

东风场区主要为生产、生活和绿化供水,年供水总量 1. 33×108m3,其中引用河水 0. 21 ×108m3,开采地下水 1. 12×108m3。

额济纳旗主要为生态林和农田灌溉用水,东、西河地段的用水比例为 7 ∶ 3; 灌溉用水的水源每年 2、3 月份的春灌取自河水,其他月份河流来多少水、灌多少水,不足部分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补充; 额济纳旗农业与生态等年总用水量 2. 50×108m3,其中引用河水 2. 44×108m3,开采地下水0. 06×108m3。

表 4. 8 黑河中游张临高灌区用水量统计表 单位: 108m3/ a

图 4. 16 张临高灌区用水量曲线图

表 4. 9 黑河干流下游区现状供水量与用水量表 单位: 104m3

苗圃地灌溉的方法有哪些?

灌溉方式有以下几种:

1、滴灌:一种用水滴向土壤浇水的常用灌溉方式,能满足部分农作物对浇水方式需求。

2、喷灌:喷灌是采用压力喷射的模式,利用压力把水喷射到土地上方。

3、喷灌微喷:采用折射、旋转及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喷洒到一定区域范围内。

4、微喷:是一种雾滴的喷灌方式,一般结合其他灌溉技术一起使用。

漫灌

漫灌要挖沟渠,以前用人工,后来用牲畜、拖拉机,后来最先进的用激光测距的先进机械,取决于 经济和地理条件,例如需要灌溉的地域面积大小,有什么可用的技术,人工费用等。植物在畦和陇沟中排成行或在苗床上生长,水沿着渠道进入农田,顺着陇沟或苗床边沿流入。

也可以在田中用硬塑料管或铝管引水,在管上间隔距离开孔灌溉,用虹吸管连接渠道。应用管道可以控制水流量,由于温度、风速、土壤、渗透能力等不同,漫灌容易造成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不足的现象,管道可以移动,因此可以控制不产生这种不均的现象。

尤其是如果采用自动阀门更可以增加效率。但由于漫灌比较浪费水资源,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并且容易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因此使土壤盐碱化,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被淘汰。但由于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和技术,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苗圃灌溉方法有地面灌溉、喷灌和滴灌三种。

1.地面灌溉:

可分为侧方灌溉和上方灌溉两种。

(1)侧方灌溉:又称为沟灌。适用于高床或高垄作业。沟灌是把水由灌溉渠道引入步道或垄沟里,水从侧方渗入苗床或苗垄。在平作的带状育苗地,可在带间临时开沟引水灌溉,灌后封平。优点是床面或垄面不易板结,灌溉后土壤仍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减少松土次数,也比较省工。缺点是耗水量大,床面过宽时,中央和两侧渗水不匀。

(2)上方灌溉:又称漫灌。一般应用于低床或低垄育苗。是直接将水引入低床中或低垄中,水从床面或垄面流过而渗进土壤中。漫灌比较省水、省工。但容易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使通气条件变坏,并冲淤苗木,沾污叶片,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2.喷灌:

又称人工降雨。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通过管道和喷水装置,由人工或自动控制进行灌溉。而移动式则由灌溉机械进行移动喷灌。喷灌的优点是:工效高、省工、省水、便于控制水量。而且不破坏土壤结构,既可达到生理灌水的目的,满足苗木生长需要,又可起到生态灌水的效果,增加地面空气湿度,改变小气候。在春季可提高地面温度,防止霜冻;夏季降低地温,使苗木免受高温之害。喷灌对平整土地的要求没有地面灌溉严格,不需要铺设渠道,可提高苗圃地利用率,有利于实现苗圃作业机械化,是比较先进的一种灌溉方法。缺点是:投资较大,受风的限制较多,在3~4级风力下,喷灌不匀。由于苗床距喷头远近不等,也会出现灌水不匀。水滴过大时,也会冲击苗木和造成地面板结。

目前有些苗圃使用喷水车或喷水壶喷灌,投资少,方法简便,用水量小,不易冲动种子和冲毁幼苗,对覆土薄的小粒种子出苗期进行喷灌效果良好。但喷水车喷灌易使步道喷后泥泞,作业不便,行车困难;喷水壶喷灌工效太低。

3.滴灌:

是在一定低压水头作用下,通过输水、配水管道和滴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浸润苗木根系范围内的土壤,使之经常处于最优含水状态的一种新的灌溉方法。其优点是:节约用水,比喷灌可省水30%~35%,比渠灌省水50%以上。而且可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并可提高土温。土壤温度变幅小,有利于苗木生长,不会发生冲动种子,损伤幼芽的现象。与喷灌一样,不需铺设地面渠道,节约用地,不受地形限制。但设置比较复杂。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