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用途
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学合成农药。
二、按照化学结构
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它们都是有机合成农药。
三、按照加工剂型
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油、乳膏、糊剂、胶体剂、熏蒸剂、熏烟剂、烟雾剂、颗粒剂、微粒剂及油剂等。
扩展资料
不同类型农药的使用方法
1、粉剂。粉剂不易溶于水,一般不能加水喷雾,低浓度的粉剂供喷粉用,高浓度的粉剂用作配制毒土、毒饵、拌种和土壤处理等。粉剂使用方便,工效高,宜在早晚无风或风力微弱时使用。
2、可湿性粉剂。吸湿性强,加水后能分散或悬浮在水中。可作喷雾、毒饵和土壤处理等用。
3、可溶性粉剂(水溶剂)。可直接对水喷雾或泼浇。
4、乳剂(也称乳油)。乳剂加水后为乳化液,可用于喷雾、泼浇、拌种、浸种、毒土、涂茎等。
5、超低容量制剂(油剂)。是直接用来喷雾的药剂,是超低容量喷雾的专门配套农药,使用时不能加水。
6、颗粒剂和微粒剂。是用农药原药和填充剂制成颗粒的农药剂型,这种剂型不易产生药害。主要用于灌心叶、撒施、点施、拌种、沟施等。
7、缓释剂。使用时农药缓慢释放,可有效地延长药效期,所以,残效期延长,并减轻污染和毒性,用法一般同颗粒剂。
8、烟剂。烟剂是用农药原药、燃料、氧化剂、助燃剂等制成的细粉或锭状物。这种剂型农药受热汽化,又在空气中凝结成固体微粒,形成烟状,主要用来防治森林、设施农业病虫及仓库害虫。
百度百科—农药
西瓜病害及农药防治的方法有猝倒病、立枯病。
1、猝倒病
发生时期:主要为害未出土和刚出土的幼苗。识别要点:茎基腐烂、幼苗猝倒、湿度大时有白色菌丝。
猝倒病的话,在育苗的时候或者苗期,是一个特别严重的病害,通常幼苗的茎基部会出现,主要表现为茎基部或根茎部出现大量水渍型病斑,幼苗不能直立而猝倒,后期就会干缩成线。湿度大的时候,茎基部挨着土的部位有白色絮状的菌丝体。
猝倒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的病害,育苗时棚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发生,一般在15-20度的时候,且湿度达到的话,最适宜发病。在苗期算是一个毁灭性的病害,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的话,在育苗时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防治:育苗之前,在苗床上撒一层药土,播种以后在苗土上再喷一层药。常用的药,比如恶霜锰锌、精甲霜灵、烯酰霜脲氰,霜霉威盐酸盐。
2、立枯病
发生时期:主要发生在苗后期。识别要点:茎基褐色病斑、病部缢缩干枯、后期蛛网状的淡褐色霉层
立枯病是苗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西瓜立枯病主要侵害植株根尖及根,初发病时在苗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叶片白天萎蔫,晚上恢复,之后病斑逐渐凹陷,发展到绕茎一周时病部缢缩干枯,但病株不易倒伏,呈立枯状。
立枯病相对猝倒病来说,发病相对晚一些,一般在苗后期比较容易出现(后期苗茎木质化以后,容易得立枯病)。因为苗中后期茎比较粗,而且已经木质化,所以得病以后,虽然发病了,但它不容易倒,这点和猝倒病是不一样的。
立枯病在湿度大时也可以长出白色霉层,在后期的话会产生蛛网状的淡褐色霉层,可以和猝倒病区分开。另外,立枯病的发病温度要比猝倒病高一点,立枯病一般在17-28度时容易发病。
防治:育苗的时候用福美双或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拌土防治,每平方米用药8克与土混匀。后期发现有立枯病的话,选用恶霉灵、乙蒜素灌根。
西瓜种植注意事项
西瓜的品种有很多,有些西瓜好吃但是不容易存活,有些品种一般的,却又生命力极强,这个就要看自己的喜欢,如果不太内行的话,可以咨询那些专门培养西瓜苗的农户。
种植西瓜,除了西瓜的品种,还要考虑种植的土质是否合适,如果比较肥沃的土壤种出来的西瓜肯定会很好,如果土质太差的土壤西瓜苗种下去不到三两天都会枯萎,所以土壤的选择也很重要。
西瓜苗刚种下去的时候,最好不要放太多的肥料,而且每一株的西瓜苗和肥料的距离最好是相距50厘米左右,靠的太近,西瓜苗比较幼小,肥料太咸了,容易枯萎,而且肥料过多也只长苗不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