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苗期能喷磷酸二氢钾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3 07:18:15
字号:

花生苗期能喷磷酸二氢钾吗?可以使用,但不建议使用。花生苗期主要需要大量的氮肥,对磷钾的需求量不大,从元素肥的角度可以不施磷酸二氢钾。但如果苗期生长缓慢,叶片黄化,根系发育不良也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提苗。

花生苗期能喷磷酸二氢钾吗?

花生幼苗期,可以说是花生种植管理的关键时期。花生出苗齐,苗壮,幼苗生长旺盛,出苗后快速生长,对花生的丰产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山东这边,对于花生的种植可以说非常熟练。基本花生在出苗后,不缺苗,就可以看到花生的丰收了。

花生苗期,由于底肥的存在,花生幼苗生长一般不会缺少养分,如果觉得花生幼苗生长不快,想进行提苗施肥,一般情况下会施氮肥尿素为主。

花生苗期,由于花生只进行营养生长对氮肥的需求量最大,而此时由于根系发育尚未完全。

花生根系从土壤内吸收养分的能力不强,一般我们会选择在下雨后进行尿素撒施,对花生进行追肥。

视花生幼苗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一亩地的花生需施尿素12-15公斤左右。

下雨的情况下,尿素撒施少量尿素可以当叶面肥使用。在补充根系肥料的同时也可以对幼苗叶片起到补充的作用,起到提苗,壮苗的作用。

磷酸二氢钾在花生幼苗期,最好不使用。磷酸二氢钾是叶面肥,主要补充磷钾肥料,促进光合作用的进程,增加开花数量,提高结果的质量。

1、磷酸二氢钾不是普通肥料,属于高价值的肥料,但价格比较高。

农民对成本的控制还是比较苛刻的,人工可以不计入生产成本,但对于肥料和水,农药等的成本控制就比较苛刻了。

虽然像我一样,大部分的农民可能文化程度不高,有时候还会出现打错药施错肥的情况。但对于什么时间用什么样的肥料,打什么样的农药还是比较熟悉的。

所以常规的农药肥料,我们使用起来可能比较不在意。但像磷酸二氢钾这样的,价格比较贵的还是会减少使用量的,可以说不到关键时期是不会使用的。

2、就是磷酸二氢钾的使用一般会在花生开花初期才开始使用。

磷酸二氢钾主要促进花生开花,使柱头增长,增加授粉率,同时对子房也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是花生子房柄迅速生长,下针,而花生下针决定了花生形成果荚的数量,进而决定了花生的产量。

所以一般对于磷酸二氢钾的使用都是在花生开花初期,以及花生下针期使用。在花生苗期一般不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性,对花生幼苗生长缓慢,出现叶片黄化,根系发育缓慢,或者出现沤根的情况,也需要用芸苔素+磷酸二氢钾喷施,进行保苗,壮苗。

也只有在花生幼苗弱小,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或者连续大雨之后,由于雨水过多积水造成花生苗期沤根。

沤根之后花生幼苗营养不良,叶片黄化,根系停止发育,必须使用芸苔素+磷酸二氢钾,进行保苗,壮苗。

芸苔素可以促进根系发育,使停滞生长的根系重新发育,并开始吸收土壤内的营养。磷酸二氢钾会补充叶面养分的缺失,同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程,生成更多的养分,增加叶绿素的合成进度,使花生幼苗重新生长,逐渐还苗,出现生长旺盛的势头。

在具体的花生种植过程中,一般不会在花生苗期进行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的喷施,首先是花生苗期对磷钾元素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使用尿素不仅正合适,还可以降低种植成本。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花生上的使用,一般会在花生开花后才使用。

没有害处。

农药都有一定的时效,从时间上来讲,至少经过半年,不会有农药残留,另外,农药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效花生的基因,导致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只要花生没有发霉,是可以食用的。

植物跟人一样,都会有新陈代谢,花生从发芽到成熟,需要半年左右,拌种使用的农药基本已经代谢完毕了。

扩展资料: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1、购买农药时首先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过期失效的农药不能购买和使用。

2、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要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

3、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要有专人保管。

4、高毒农药如甲基1605、1059、久效磷、甲胺磷、呋喃丹等,不准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不准用于喷雾。含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不得经营和使用。

5、在农药使用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严禁用手拌药。如包衣种子进行手撒或点种时,必须配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能用作口粮或饲料。

6、施药前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八、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或及其它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者不能施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0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