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棚舍的入射角及塑膜的坡度:是建筑塑料大棚的关键指标。
塑膜大棚的入射角是指塑料薄膜的顶端与地面中央-点的连线和地面间的夹角,耍大于或等于当地冬至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塑膜的坡度是指塑膜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控制在55度至60度之间,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透光率。
建造猪舍通常为半拱圆型塑料大棚猪舍。
棚舍坐北朝南,略偏东5度至l0度,其入射角35度至40度,坡度40度至50度,跨度5至6米,脊高2.5米。
前墙0.7米,后墙l.7至l.8米,前墙到脊垂直距离l.75米,棚面弧度25度至30度,横杆间距60至80公分,双膜间距5至8公分,保温棚顶,砖混结构。
猪舍的入射角耍求大于25度,透光角不小于5度。
每圈深3.5米,宽l.2米,工作通道中央下设宽0.4米、深0.4米水泥砌成的u形暗粪尿沟,在粪尿沟的-端或中央设置l米乘l米乘l米的集粪尿沟,集粪池上铺钢筋水泥板。
定时揭去集粪池上的水泥盖板,清除其中的粪尿污水。
在猪圈隔墙顶部硬棚上设0.3米乘0.3米的排气孔(两舍共_-个排气孔),并能随时启闭。
圈内设水槽或饮水器和自动喂料槽。
猪舍地面及粪尿沟坡度为3%至5%。
1、选地。要搭建养猪大棚,首先要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方。要知道,大棚的总体强度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选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在背风的地方,避免强风对大棚造成伤害。猪群喜欢生活的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搭建大棚的地点湿度不能太大。还要有良好的交通,不管是引种还是出售,都需要有良好的交通做保障,否则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2、规划建设。在建设养猪大棚之前,首先自己得做好大棚的建设规划,首先是大棚的大小,这个要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来决定。一般每个大棚中只会建设一排猪舍,每个大棚的大小应该控制在宽4-6米,长8-20米左右,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保持大棚中的温度。
3、建槽。大棚整体的建设完成后,还需要给猪圈建设食槽和水槽。食槽水槽的建设很关键,一定要建设在方便我们投放食物的地方,因为我们一天要给猪投放多次食物,每个食槽的大小在两米左右,食槽不用太深,十公分左右就可以,这样大小的食槽足够供应单个猪圈中猪的饮食了。
4、建粪池。猪每天会有很多的排泄物,这些排泄物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地方进行处理,所以在养猪大棚建设好之后,还应该建造一个粪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