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天气喷施农药应注意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4:06:57
字号:

1、低温喷施农药时需要合理选用农药有些农药(如乐果等)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其药效随温度的下降而显着减弱,而有些农药(如氧化乐果等)则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发挥其正常的杀虫作用。与氧化乐果相似的还有杀灭菊酯等,这种杀虫剂在低温下的毒效反而比在高温下更高。因此,冬春低温季节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要注意选用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农药。

低温天气喷施农药应注意什么

2、适当增加用药量低温季节施用农药,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适当增加用药量,提高药液浓度,但不得超过“安全高浓度”(即不发生药害的最高允许用药量)。

3、选择晴天高温时段施药温度高时,害虫的活动范围和呼吸强度增大,取食量增加,此时施药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4、改进施药方法冬春季节防治棚室作物病虫害,尽量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如果采用喷雾法施药,要适当减少防治次数和喷液量,防止棚内湿度。

5、适当延长安全间隔期低温季节,农药的降解速度慢,在作物体内残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必须适当延长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天数(即安全间隔期),确保食用安全。

春季农药喷施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生物农药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也包括这些天然产物的一些简单的衍生物,即化学修饰的产物。生物农药的准确配方应该是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性、微生物性和动物性农药。许多生物农药几十年没有取得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其药效低,这是经常遭到反对的化学农药无法比拟的。

?细菌性农药是生物农药中微生物来源的农药。杀虫率高,不污染环境,不毒害人畜,不诱导对害虫产生抗药性。是目前在蔬菜无公害栽培中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农药。但细菌性农药的杀虫效果与细菌的数量和活性有关。天气状况会直接影响细菌性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活性,从而影响效果。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温度、湿度、阳光、雨水等天气状况。

1、温度:喷洒细菌生物农药的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这是因为这些农药的有效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活孢子。在低温下,孢子在害虫体内繁殖非常缓慢,蛋白质晶体不易起效。细菌生物农药在25-30摄氏度时施用,其药效比10-15摄氏度时高1-2倍。

2、湿度:使用细菌性生物农药,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高,尤其是粉状生物农药的施用,应在早晚有露水的时候进行,这样细菌才能更好地粘附基生叶。并促进孢子繁殖,提高药效。

3、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孢子有杀灭作用。阳光直射30分钟,孢子死亡率达到50%左右,暴晒1小时死亡率高达80%。因此,生物农药在下午5点以后或阴天使用。

4、下雨:中到大雨会冲走叶面喷洒的菌液,降低药效,但如果在施药后5小时下雨,不会降低防治效果,反而会降低药效。有协同作用。

目前水稻田生产中常用农药的毒性可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高毒农药如使用不当,只要少量就会引起人畜中毒或死亡。中、低毒农药使用不当,多了也会引起中毒或死亡。因此,使用农药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随意增加用量。拌种要用工具搅拌,严禁用手拌药。拌过药的种子尽量用机器播种,如用手撒种,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中毒。

(2)配药时要远离居民区或饮用水源。严防农药丢失或被人、畜、家禽误食。

(3)使用手动喷雾器喷药时,喷药前应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嘴等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药桶内的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喷药时应隔行喷,不能左右两边同时喷;大风和中午高温时禁止喷药;喷药结束后要及时将喷雾器、量具等清洗干净,放到指定的地方保存。

(4)施用过高毒农药的田块要树立明显的标志,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

(5)凡体弱多病者、皮肤病患者、孕妇不得作施药人员。施药时不准带小孩到作业地点。

(6)施药人员如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及时送医院诊断治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63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