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也种茶树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0:57:54
字号:

对的。

外国也种茶树吗?

最经典的就是:红茶源自于国外。就是从绿茶中演化而成的。

其中最具代表的种植茶树的国家就是印度,种出来的茶叶主要用于制造红茶~。

具体的历史,就是由于由于茶叶流传到了国外,(英国)由于在船上保质的问题吧,导致茶叶发潮了,最后跑出来的差,就有点发红。质感也变了,于是,这个聪敏(或者说,黑心吧,呵呵)的老板就在茶里添加了糖,于是,就有了红茶。

印度大面积的种植红茶,是因为英国人喝茶,而种茶,需要大的面积,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于是,就让它种植啦。

添加东西,那个他们的口喂问题。他们在咖啡添加糖,也是一样的道理的。(西方人比较偏向于甜食,这是由于他们喝牛奶,吃的是面包,都含糖较高)

跟我一起读《茶经》05· 茶的发源地到底在哪儿?

茶在国外的流行相对较晚。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在清朝末年,茶大量的对外出口。为中国的国库堆砌了不少银两。

英国人钟爱红茶,下午茶已成为一种习惯。18世纪初的英国几乎没有人喝茶,可到了18世纪末几乎全国上下人人皆在饮茶,无论贫富贵贱几乎每人每天都可以喝上一两杯茶,有人在1757年注意到,“夏日里,经常可以在里奇蒙的某个胡同看到乞丐端着杯子在喝茶,修路工人在喝茶,赶灰渣车的车夫在喝茶,还可以看到晒干草的工人在买茶。”下午茶几乎是英国民众的“必修课”。一到下午3点钟,很多办公室都大门紧闭,挂上小牌子:“Teatime”。此时,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等喝完下午茶再说,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英国的下午茶起源于1840年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达观贵族纷纷醉心精致的生活品位,特别是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便百无聊赖,因为距离晚餐尚有不少时间,就请女仆准备些面包、奶油、茶,邀请三五知己,以此打发一个午后的惬意光阴。很快,下午茶在贵族社交圈内流传开来,名媛仕女趋之若鹜,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即使在下午茶简化的今天,下午茶的冲泡方式、考究的茶具摆设、丰盛的茶点,都成为沿袭下来的传统。

美国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遗憾的是,由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种,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茶叶传入美国 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后,随着英国移民的大量涌入,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也带入北美。约在1690年,麻省的波士顿开设了北美大陆上第一个出售中国茶叶的市场。1720年后,北美开始正式进口茶叶。18世纪中叶,饮茶习惯也遍及北美殖民地社会各阶层。一个游记中写道“在北美殖民地,人们饮用茶水,就象法国人喝酒一样,成为须臾不可离的饮料”。

日本虽然不是茶叶的起源地,但他却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进入茶道部,有身穿朴素和服,举止文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来,简短地解说:进入茶室前,必须经过一小段自然景观区。这是为了使茶客在进入茶室前,先静下心来,除去一切凡尘杂念,使身心完全融入自然。开宗明义的一番话,就能领略到了正宗茶道的不凡。

茶起源于中国,却受到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喜爱。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 闲话少说,进入正题。今天开始读《茶经》正文。

? 上卷第一章—— “一之源”

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 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 ? 茶圣陆羽在开篇第一段就指出:茶,出自长在哪里?长啥样?

“茶,南方之嘉木也。”茶,是南方地区一种美好的木本植物。

? 这里的“南方”当然是指中国的南方地区。具体来说,泛指唐贞观年间的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所辖地区,基本与现今以秦岭山脉——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方一致。

? 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唐时为南诏国)诸省市区,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皆为唐代的产茶区,也是今日中国之产茶区。

单这开篇第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就明确了茶的发源地是——中国南方地区。

再看,“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围达两人才能合抱的大茶树,将枝条砍下来才能采摘茶叶。

“巴山峡川”,指的是今天重庆东部、湖北西部地区,也泛指西南地区。说明在西南地区不但有茶树,还有大茶树。这也证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众所周知,《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最早记录茶及茶文化的经典。所以,文中所说的茶的发源地是非常可信的。

然而,西方国家曾经对“茶的发源地在中国”的说法并不认同,并先后提出了“印度说”、“二源说”,甚至“多源说”。

印度说,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

二源说,认为茶发源于中国和印度。

多源说,这个观点更离谱,认为只要有茶树生长的地方,都是茶的发源地。

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如此卖力地抢认茶的发源地呢?实则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啊!

茶,不是普通的农作物,它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史以来,茶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引发战争。

1773年,北美人民为反抗英国国会的《茶税法》而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甚至导致了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

? 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因也是由于英国不能产茶叶,只能向中国大量进口,从而出现巨大贸易逆差,这对英国国力产生了巨大的危险,转而向中国倾销鸦片。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清政府开始禁烟运动。眼看断了财路,英国岂能善罢甘休?最终发生了鸦片战争。

而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才逐渐开始在印度种植茶树,并向中国学习种茶制茶。这时离陆羽《茶经》时代已过去一千多年了。所以,“印度说”、“二源说”完全不靠谱。

? 《茶经》的记载、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茶的发源地在中国。除此之外,科学实地考察发现也是有力证据。

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八达公社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处,发现一棵古茶树,高32.12米,胸围2.9米,树龄约1700岁。

1976年,在贵州道真县海拔1100米的山区,发现一棵古茶树,高13米,叶长21.2米,叶宽9.4米,树龄在千年以上。

之后,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都相继发现了大茶树,高度都在10米以上,胸围2米左右,树龄至少也过千年。

事实胜于雄辩,毫无疑问,茶的发源地就在中国。更确切地说,茶的发源地就在中国南方地区。

? ?

回到原文。茶树长啥样呢?

茶树一般高一尺、二尺以至数十尺,树围有达两人才能合抱的(当时可能还没发现更大的古茶树)。茶树的树形像瓜芦木,叶子像栀子叶,花像白蔷薇花,种子像棕榈子,蒂像丁香蒂,根像胡桃树根。

茶圣陆羽通过打比方直观形象地描绘出了茶树的特征,可谓一目了然啊!

? 再看几张吧。

(文中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5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