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水产工作在襄樊市委、市政府及市水利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水产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狠抓结构调整和大水面开发,加大科技兴渔和板块建设力度,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积极做好汉江禁渔和渔政管理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的水产生产形势和特点: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推动水产业发展。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工作会上就提出要突破性发展水产业,把襄樊建设成为鄂西北水产大市,为农民增收多做贡献。4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专题水产工作会,安排布置今年的水产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水产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水产重点乡镇的分管领导,市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2、科技兴渔力度加大,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地充分认识到科技在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水产科技推广工作,下真功夫,花大力气狠抓科技兴渔工作。一是抓水产实用技术的推广。重点推广了水库施生物有机肥技术、“三网”养鱼技术、池塘精养高产技术、种青养鱼技术、名特优养殖技术、无公害养殖技术、鱼病综合防治技术和生态渔业养殖技术等八大水产实用技术。二是加强水产技术培训。
3、渔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水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在稳定大宗水产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鱼回鱼、优质鲫鱼、鲟鱼、银鱼、鳜鱼、黄颡鱼、甲鱼、鳝鱼、南方大口鲶、克氏原螯虾等名优水产品生产。
发展特色养殖业助农增收
宁明县那楠乡充分发挥山区林业大乡的资源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畜牧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位于那楠社区的那楠乡常丰八角香猪养殖场是该乡特色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项目。该养殖场约200亩,猪舍建筑面积160多平方米,引进香猪种猪自繁自养。与传统养猪模式相比,八角香猪放养在山上,啃食百草、饮山泉水,属于绿色生态养殖,肉质更鲜嫩。因为香猪四季放养在八角树林下,所以取名“八角香猪”。
“养殖场养殖有130头八角香猪,一头成年八角香猪有五六十斤,平时都是销往周边乡镇,生猪价格可以卖每斤16-20元,年收入纯利润可以达到3万元左右。”该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说。?
在距离那楠社区几公里远的那陶村那谋屯,返乡创业的村民梁某初建了一个鸵鸟养殖园,饲养非洲鸵鸟。
“以前到南宁畜牧研究所了解和学习非洲鸵鸟的养殖技术,觉得养殖鸵鸟前景好,于是就建了养殖园,引进30只鸵鸟回来饲养。下一步将免费将养殖技术传授给需要的群众,一起养殖鸵鸟增收致富。”非洲鸵鸟的适应性强,食物来源广,很适合大规模养殖;鸵鸟全身上下都是宝,除了肉可以吃外,它的皮、羽毛、蛋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前景广阔;鸵鸟养殖周期约为12个月,市场售价约为每斤60元。
那楠乡畜牧业产值达2105.48万元,下一步,那楠乡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和道路,继续大力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