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站的工作总结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3:28:29
字号:

水产站的工作总结

水产站的工作总结

 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是提升渔业科技水平,增强水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对渔业实施支持与保持的主要途径。为此,我站紧紧围绕渔业双增目标、加大重大关键技术推广力度,促进水产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渔业新技术培训,提升产业素质与渔民素质。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为全面完成渔业发展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为推广普及渔业新技术,我站重点推广和普及了常规鱼高效养殖技术和罗氏沼虾高效综合养殖技术。常规鱼类方面是侧重推广了以鲫鱼为主养品种的高效养殖模式,使养殖效益提高了30%以上。另外,大力推广应用鱼用颗粒饲料及其投饵机,大大降低了养殖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原料饲料的投喂量,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目前,已有80%以上的成鱼池使用颗粒饲料投饵机。罗氏沼虾养殖主要推广了大棚增温培育幼虾技术,合理密度技术,水质调控技术,轮捕技术,套养技术等,使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从20xx年的xx万亩增加到20xx年的xx万亩,产量、效益也有了空前的提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已有了一定的名气和位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乡镇利用低洼池和一些符合条件的鱼池进行改造,又增加罗氏沼虾养殖面积3万亩左右,使罗氏沼虾养殖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已达高效规模农业(渔业)养殖的模式;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市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加强渔业新技术培训与指导,全面做好水产病害测报工作。

 为满足广大养殖户对养殖新技术的要求,我们举办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班近三十期。与农干校合作,利用农民培训工程与各乡镇水产站合作,针对各乡镇养殖特点,我站参与举办讲授不同内容的培训班,举办全市水产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人员培训班,由水产经纪人牵头或水产相关企业主办数次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培训班,印发水产技术讲义和《水产科技信息》5000多份,本站专门设立水产病害门市部,门诊接待咨询和病害防治服务在2000人次以上,到塘口巡回指导200多户次。本站有5篇科技论文或科普文章在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同时,我站做好全市的病防测报工作,一般是每月向扬州市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汇报一次测报情况,一旦遇到病害暴发、流行,进行急报。“罗氏沼虾发生大面积暴发性疾病”的报告,受到了省市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

  三、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实施工作。

 我站结合本市养殖的特色,在省市领导、专家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积极申报水产三项工程,“青虾‘混、套、轮养’及其配套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同时做好在手项目的实施工作,“罗氏沼虾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形成和完善了相关技术体系,为我市水产养殖的`稳步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广大养殖户的好评。“罗氏沼虾无公害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农林厅系统农业丰收二等奖。

  四、切实抓好水产投入品的规范与管理工作。

 针对我市水产投入品(渔药、饲料、肥料)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我站特地在四月、六月召开全市渔药规范管理暨产品推介会和全市饲料行业监管工作会议,建立市场整顿,药品检查,销售准入制度。在养殖生产的全过程,我们对水产投入品市场整顿数次,坚持杜绝违禁药品及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同时对进入本市销售的药品,生产厂家都必须先到本站登记,并提供现有的资质证明,从源头抓起,从严要求,常抓不懈,从而更好的净化水产投入品市场,使我市水产投入品市场的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为我市无公害养殖奠定了基础,当然,这项工作面广量大,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五、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我站今年花2万元引进了新品种斑点叉尾蛔的养殖,在我市的龙虬、马棚、卸甲、菱塘等乡镇进行混套养200多亩,现已初见成效。据调查,已经长成每条500克左右,而且市场行情看好,与加工企业做了联系,产品加工出口已经落实,拓宽了水产养殖的视野,丰富了养殖品种,挖掘我市水产养殖的潜力,为提高我市水产养殖的科技水平和前瞻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认真处理好下属门市的转制工作

 为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为了优化运行机制,增加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将下属单位水产经营服务部多年以来的渔药经营从体制上彻底转制给两位土地征用工承包,实行了先缴费后承包的硬性机制。

  七、20xx年工作思路。

 在新的一年里,我市的水产养殖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我站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水产养殖不是在养殖面积上求扩大,养殖单产上求突破,而是要继续抓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建设,从生态养殖着手,走健康养殖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水产养殖的优势产业,加大罗氏沼虾养殖产业化开发的力度。

 3、加强水产养殖品种的良种化管理,尤其是加强对水产苗种的管理力度,使其苗种生产原良种化,从而提升水产品的品质,降低水产病害发生率。

 4、继续抓好渔民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加强新技术普及力度;

 5、加强水产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使之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6、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力度,为我市水产养殖发展储蓄后劲,争取能开发出一两个适宜我市大面积推广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或新技术。

;

赵文的人物介绍

刘长发 教授

发布日期:[2010-3-5] 共阅[160]次

个人简介

1964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海洋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辽宁省高校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硕士学科负责人,养殖水环境化学辽宁省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大连市三育人先进个人。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的在研和完成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欧盟第五框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88篇,申请专利2项目、授权1项。

学习经历

1983,9~1987,7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现水产学院) 学士学位

1989,9~1992,7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

1996,9~2000,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现城市与环境学院)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7~1989,9 吉林省新立城水库管理局 助理工程师

1992,7~1996,9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讲师

1998,8~1998,12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 访问学者

2000,1~2005,12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教授

2005,12~今 大连水产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环境学概论、渔业水处理、养殖水质调控课程,研究生水生毒理学课程。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产养殖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典型污染物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及环境生态修复。

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2007AA10Z410)

封闭循环海水养殖废水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07,8~2010,10,经费50万元)

(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141)

活性污泥法去除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的化学计量学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1~2010,12,经费4万元)

(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69)

典型海湾生境与重要经济生物资源修复技术集成及示范(子项目负责人,2008,7~2012,6,项目经费138万元)

主持完成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029)

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残留风险

(2)欧盟第五框架计划(EU 5th FWP)INCO-DC研究项目(Partner 4)(ICA4-CT-2001-10025)

Zero discharge aquaculture by farming in integrated recirculating systems in Asia (ZAFIRA)

(3)辽宁省科委博士启动基金(001055)

海水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4)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20102135)

零污水排放工厂化复合海水养殖系统研究

(5)农业部暨辽宁省海水增养殖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K2006-4)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

参加完成项目

(1)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203001)

养殖刺参生态育苗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刺参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

(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40605)

双齿围沙蚕对污染底质生物修复机理的研究

(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2100)

牙鲆—沙蚕、海胆复合养殖系统的能量耦合和物质循环

(4)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001053)

育苗水体微型固体颗粒高效去除技术的研究

现任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辽宁省特聘教授。兼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博导,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现为《水生生物学》国家精品课和“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发表教研论文10篇,出版教材10部。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水生生物学》和《养殖水域生态学》,分别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和辽宁省精品教材。

现为国家级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点-“水产养殖学”负责人,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近岸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180篇。获国家、省级各类科技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6项,出版著作6部。为第二届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1981.7-1985.7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淡水渔业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9.9-1992.1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6.9-1999.7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1985.7-1999.11 吉林农业大学水产系,副主任、助教、讲师

1999.11-2011.9 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教授

2011.9-至今 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1、承担的科研课题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及子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经费

(万元) 完成情况 1 30671625 西藏拟溞生殖转化的生态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7-2009 30 结题 2 40776065 海洋有害重金属沿食物链迁移转化和富集的生态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8-2010 37 结题 3 31072210 西藏拟溞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组合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1-2011 8 结题 4  “滩涂养殖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埋栖贝类的养殖容量研究” 国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006-2010 30 结题 5  “滩涂养殖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刺参绿色养殖模式与技术” 国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006-2010 30 结题 6 200905020-5 典型水域清洁生产与环境安全技术与示范——海水养殖病害的无公害防控技术与示范(200905020-5)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项目 2009-2012 167 进行 7  牙鲆-海蜇-螠蛏混养系统生态系统研究 国家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011-2015 20 进行 8  达氏鳇生态养殖及基础生物学研究 云南阿穆尔鲟鱼养殖有限公司 2011-2014 30 进行 2、获科研奖励情况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类别(等级) 授予单位 获奖时间 本人排名 1 海水重要养殖动物池塘养殖结构优化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省科技厅 JB2011-1-28-9 9 2 大连市水源水库的污染控制及其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辽宁省科技厅 2010J-3-20-01 1 3 刺参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辽宁省科技厅 2009J-3-19-01 1 4 盐水水体的轮虫资源及开发利用技术 范蠡科学技术二等奖 中国水产学会 2008J-3-26-01 1 5 汤河水库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 辽宁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辽宁省水利厅 LSK奖2009-Ⅱ-6-01 1 6 水产养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 09046100035 1 3、授权发明专利及转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授权专利号 年份 授权国家或地区 本人排名 经济效益(万元) 1 蒙古裸腹溞的海水驯化及室内高密度培养方法 ZL 200710011131.X 2011 中国 1  2 防治鱼类寄生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 ZL 200710011130.5 2011 中国 1  3 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ZL 200710011132.4 2011 中国 1  4 海参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ZL 200710011133.9 2010 中国 1  5 刺参池塘水处理装置 ZL 201020654418.1 2011 中国 1  6 池塘养殖水处理装置 ZL 201020526814.6 2011 中国 1  7 滩涂贝类养殖容量现场测定装置 ZL 200920011215.8 2010 中国 1  8 黑白瓶法测定初级生产力用便携式现场曝光装置 ZL 200920011217.7 2010 中国 1  9 多功能采水器 ZL 200920011216.2 2010 中国 1  4、重要论文、专著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 学术期刊或出版社名称 发表(出版)年份 论文检索情况 作(著)者名次 1 碱度和pH对两品系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9  1 2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Plankton Assemblage Structure in a High Altitude Saline Lake, Namuka Co in Northern Tibet,China. CLEAN – Soil, Air, Water 2010 SCI 1 3 Effect of yeast polysaccharide on the immune function of juvenile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under pH stress. Aquacult. Int. 2010 SCI 1 4 温度、盐度和食物条件对西藏拟溞摄食强度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0  1 5 Cu和Zn对西藏拟溞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10  1 6 辽宁沿海5个毛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水产学报 2011  1 7 The Effect of Yeast Immunity Polysaccharide (YSP) on the Immunity Function in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IEEE 2011 2011 EI 1 8 中国盐湖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2010  1 9 刺参池塘养殖生态学及健康养殖理论 科学出版社 2009  1 10 养殖水域生态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1 1 《中国盐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10。主编

2 《刺参池塘养殖生态学及健康养殖理论》。科学出版社,2009。主编

3 《水产养殖基础》。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主编

4 《盐水枝角类的生物学及海水培养利用》。科学出版社,2008。主编

5 《水生动物与人类健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副主编

6 《水产技术推广与指导》,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

7 《水生生物学》,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

8 《鳗鲡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2005,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主编

9 《水生生物学实验》,2004,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

10 《养殖水域生态学》,2004,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之一

11 《水产饵料生物学》,2003,大连出版社,主编

12 《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2004,海洋出版社,参编

13 《养殖水域生态学》,2001,大连出版社,主编之一

14 《水产微生物学》,2004,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

15 《食品安全控制》,2003,大连出版社,参编

(截止2010年) 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

中国原生动物学会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畜牧兽医水产组成员

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

农业部教材办公室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生态学会理事,

辽宁省水产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辽宁省农业综合办公室项目评估组专家,

《生物学杂志》编审委员,

《现代渔业信息》编辑委员会委员,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副主编。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20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