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专家,茄子种植技术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7:23:28
字号:

茄子栽培分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

请问专家,茄子种植技术有哪些?

(1)露地栽培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①早熟栽培。利用温床畦作为播种畦,于12月下旬播种育苗,于3月上、中旬定植于阳畦或3月下旬至4月初用薄膜小拱棚覆盖。早熟品种可于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7月份以后拉秧。

②春夏露地栽培。

1月上、中旬用温床畦播种育苗,阳畦分苗,4月下旬定植。早熟品种6月上旬开始采收,晚熟品种6月中、下旬开始采收。一般9月份以后拉秧,是茄子栽培的主要茬次。

③夏秋栽培。多采用晚熟品种,4月上、中旬露地播种育苗,麦收后(6月上中旬)定植。主要采收季节在8月至10月上、中旬。大圆茄品种适合该季节栽培。

(2)保护地栽培可分为阳畦、小拱棚、大拱棚、温室、联栋温室等保护设施栽培。大拱棚栽培又分春促成茄子栽培、秋延迟茄子栽培;温室栽培又分秋延迟茄子、越冬茄子、早春茄子、越夏茄子等多种方式与其他蔬菜作物轮作栽培。目前主要采用一年一茬式栽培。

一年一茬式栽培一般于8月份至10月上旬育苗,10月上、中旬至11月份定植,翌年麦收后至8月份拉秧。秋延迟茬栽培,于7月份育苗,8月份定植,在大拱棚内栽培,11月上、中旬拉秧;温室栽培,翌年1~2月份拉秧,后定植茄果类或豆类。早春茬栽培于12~1月份育苗,温室栽培1~2月份定植,6~8月份拉秧;大拱棚栽培,2月底3月初定植,6~8月份拉秧,后栽培茄果类、豆类或叶菜类蔬菜,或一直生长至11月份再拉秧。越夏栽培在内陆高温地区,需在温室或大拱棚内加盖遮阳网遮阴降温,4~5月份育苗,5~6月份定植,8~10月份拉秧。高原冷凉地区可直接实行露地越夏栽培。

茄子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基地土壤:茄子适合种植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 催芽播种:消毒后浸泡24小时,等待5天出芽。 水肥管理:种植后15天左右用稀释粪肥施肥。 病虫害防治:使用瑞毒霉、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药剂稀释后,喷洒表面或灌根治疗。

茄子怎样种植

1、基地土壤

茄子适合种植在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土壤中,播种前可以选择播种过豆类、葱蒜类的土块,翻地是混入腐熟后的牲畜粪便和草木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减少苗期的病害,并提供充足养分。

2、催芽播种

茄子播种前选择饱满无病害的种子,在高锰酸钾的稀释溶液中浸泡半小时消毒,冲洗干净后在20度的水中浸泡一天,包裹在湿布中放在30度的环境中,等待5天左右出芽后即可播种,在土壤中按照30厘米的株距栽种,浇足根水后覆盖透明薄膜。

3、水肥管理

茄子种植后15天左右施肥一次,选择稀释后的粪肥最佳,作物坐果期,需要找出侧枝,并进行中耕除草,并追施一次复合肥,在茄子生长中后期,每结果两次就需要追施一次复合肥,在茄子的生长前期,不需要过多浇水,保持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坐果后需要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病虫害防治

茄子种植期间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褐纹病、绵疫病以及蚜虫等,会导致植株倒伏,叶面上有褐色轮纹,果实上出现轮生黑点,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可以使用瑞毒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药剂稀释后,喷洒在植株表面或灌根治疗。

茄子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蔬菜之一,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吃到的。那么茄子是如何种植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茄子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吧!

茄子的育苗

 1、育苗场所及播种期的确定:山西省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为了提早上市,茄子需要培育苗龄较长的大苗,通常苗龄为90-100天。

 2、浸种催芽:首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不断搅动,并保持55℃水温10-15分钟,然后在其自然下降的水温中浸种8-12小时。茄子种皮厚,吸水困难,如果种子未经充分发酵更难发芽,要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并用清水反复搓洗,直至种皮洁净无粘液时再浸种。也可先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行浸种。浸种过程中,每5-8小时换1次水,当种子充分吸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用多层湿布或麻袋布包好,甩掉水后放入容器中,置于温暖处催芽。茄子发芽适温为25-35℃,因种子成熟度不一催芽袋中的温度和氧气不均,会造成种子萌芽不齐,因此,最好采用变温催芽,一天中适温30℃占8小时,20℃占16小时,5-6天后,即有75%的种子露白,出芽整齐一致。催芽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包,有助于种皮气体交换。

 3、播种:茄子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室最好采用播种箱播种,这种方法可以随意搬动,便于调节温度和光照。先在播种箱内铺一层厚3厘米的营养土;浇足第一次水,待水渗下去后,撒一层细土,撒播或沟播种子,播后覆1厘米厚的细土,再覆盖塑料薄膜,种子出土时及时揭掉。

 4、苗期管理:播种后室温要求25-30℃,光照均匀,5-6天后出苗。80%的幼芽出土后降低室温至白天20-25℃,夜间20℃,超过28℃时适量通风,通风量不可过大过猛。室温降至20℃左右时停止放风。在子叶已展开,第一片真叶吐尖时,可提高室温白天25-27℃,夜间16-18℃,地温18-20℃,促其真叶生长顺利,直到移植。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茄子生长发育良好,水分不足时,花芽分化晚,结果期推迟,前期产量下降。茄子播种和移植前一定要将底水浇足,以后可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当补充水分,以满足其生长所需。茄子幼苗对光照条件要求严格,光照充足不仅有利于花芽分化,而且使幼苗生长及发育得以顺利进行。光照不足时,花芽分化晚,幼苗徒长和出现畸形花,直接影响产量的形成。为了改善光照条件,可将育苗箱向南倾斜,争取光照。加大移植用的营养纸袋面积,排放密度合理,也有改善光照条件的作用。

 5、移植:茄子根系再生能力差,新根发生困难,一般只在幼苗2-3片真叶,花芽分化尚未开始时一次性移植到营养纸袋中即可。采用营养纸袋育苗是保护茄子根系较好的方法,只是配制营养土时注意多增加一些氮肥。移植前1-2天把营养纸袋中的水浇足,以纸袋底部见湿为准。移植时将幼苗从播种箱中已经疏松的土壤中抖出,顺根栽入营养纸袋中,不要弯曲。茄子定植时壮苗的标准是:幼苗株高18-20厘米,6-7片叶,门茄有70%以上显蕾,茎粗壮,紫色,根系发达。

种植茄子的定植

 1、定植前亩施基肥5000公斤,深翻耙平后做成宽60-65厘米,高15厘米的高垄,然后将垄上开两道浅沟,浇足底水。水渗下去后按照株距30-40厘米要求栽植,然后从高垄上的两道浅沟中间取土封沟。定植深度以苗坨与地表持平为宜。亩栽苗3000-4000株。

 2、定植时间应选择寒流刚过的回暖期,根据北方气候条件的规律,选择这种定植时期可以保证幼苗定植后的3-5天内维持晴好天气,有助缓苗。定植当天应在10-14时高温期进行。

种植茄子的管理

 1、茄子定植后最大的困难是地温不足,因此在定植后的低温季节要加强防寒保温。定植后7-10天,保持室温30℃以上,以此来提高地温,补充夜温,尽快缓苗。并尽量保持地温稳定在16-18℃。缓苗期过后,植株开始正常生长,每天都要注意揭帘见光,如光照不足极易造成落花。缓苗后门茄花开放,进入结果期,此时应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将室温降到白天25-30℃,夜间15-17℃,这样既可以使茄子开花结果,又可以枝叶繁茂。室温超过25℃时开始适量放风,排除室内过多的湿气,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光照强度,减少落花。即使是阴天也要坚持适量放风,只是要格外注意放风量和放风时间。

 2、茄子定植浇过缓苗水后至门茄开花期间,不再浇水,直至门茄普遍长到3厘米大,再行浇水施肥。第一次肥水量可大一些,亩施硫酸铵10-20公斤或粪稀1000公斤。对茄开始膨大时给第二次肥水,以后10-15天浇1次肥水,结果中后期不能缺水缺肥。

 3、茄子属喜光作物,但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自然光照很难满足需要,造成植株徒长,出现短柱头花,造成果实畸形。因此,除每天清扫温室屋面外,还要张挂反光幕,以缩小温室中后部光照差距,增加光照强度。

 4、茄子花开前2-3天用25-30ppm2,4-4涂抹果柄,或喷花,每花只处理1次,不可重复,也不能把药液洒到叶子上。

 5、及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门茄膨大后,将门茄以下萌芽的侧枝和下部老叶摘去,第二果实(对茄)下的腑芽也要抹去。

 6、结果盛期适当加大肥水量,一般7-10天浇1次水,化肥与有机肥交替使用。同时加大通风量,满足光合作用所需,促进果实成熟。

茄子的食用禁忌

 1、由于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蔬菜,因此,身体有消化不良、容易腹泻、脾胃虚寒、便溏症状的孕妇朋友不宜多吃。

 2、孕妇朋友在选择茄子的时候,也应选择新鲜茄子。最好不要选择老茄子,特别是秋后的老茄子,含有较多茄碱,对人体有害,不宜多吃。

 3、吃茄子最好不要去皮,因为茄子去皮后,其中的铁会很快被空气氧化,从而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不能最大限度利用饮食营养。多数茄子都是紫皮的,当然,也有青皮的茄子,相比之下,紫皮茄子似乎更加营养,紫皮茄子的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还能抗衰老。

 4、茄子和蟹肉都是寒性食物,一起吃往往会使肠胃感到不舒服,严重时会导致腹泻,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应忌食。

 5、茄子所含热量极低,老年人和肥胖者不妨常吃。茄子性寒,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可以多吃,但脾胃虚寒、哮喘者不宜多吃。

猜你喜欢:

1. 如何种植秋冬茬温室大棚茄子

2. 如何种植茄子

3. 种植茄子的方式要点

4. 种植茄子的方法

5. 春大棚茄子种植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3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