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欢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豆制品就是以大豆为原料的,大豆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大豆的市场广阔,种植大豆有较好的前景。
一、选种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种植品种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大豆种植质量和产量。因此,选择优良品种是大豆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种植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过程中,根据种植区域的环境特征(包括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周边环境等。),结合大豆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高产抗病品种,选择适宜的生育期和种植技术。
二、种子处理
大豆种植品种确定后,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确保种子纯度在97%以上,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种子纯度在98%以上,种子含水量在13%以上。一是要有效去除病籽、虫蛀籽、小籽、杂籽、碎籽。其次,根据大豆种植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选择方法,保证种子颜色、种子类型和大小的均匀性。比如小规模种植注重人工选料,保证选料质量;规模化种植重在机械选料,保证选料效率。最后,利用包衣技术提高大豆种子对病虫害的抗性,保证大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营养充足。
三、整地
合理整地和适时播种对提高大豆种植质量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大豆种植实践中,应根据大豆的生长习性、大豆种植技术和大豆种植区的环境条件进行栽培和播种。大豆是一年生作物,日照时间短。比如排水良好,pH 6.2 ~ 6.8,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大豆种子萌发时的吸水率不应低于5%;大豆的花期一般在6-7月,结果期一般在7-9月。因此,在选择种植用地的过程中,要重点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高的土地,以达到好土、平整、不连续种植的目的。
四、田间管理
因为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和肥料的要求更高。因此,要做好田间水肥管理,确保大豆稳定出苗、稳定、快速、安全生长。一是充分施用基肥,以复合肥为主;其次,从开花到开花后10天,根据大豆的实际生长情况追肥(主要是尿素);在灌浆过程中,适当施用微肥,增加荚果数和籽粒重。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保证花期有充足的水分,因地制宜调整灌溉或排水。后期灌溉是开花期和灌浆期的主要灌溉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大豆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豆种植厢宽2-3米,行距3米,穴距0.33米。每穴2-3粒种子,密度每亩3万株左右。
1、适时播种:一般在8月10日前播种,每亩播种量为8-10千克。
2、合理施肥:每亩用25公斤钙镁磷肥拌500公斤土杂肥作盖种肥;初花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结荚期用2%过磷酸钙澄清液每亩用40-50公斤,钼酸铵0.05%浓度稀释液每亩用30-40公斤,两者混合喷于叶面;或用0.1%硼砂溶液喷于叶面,以提高籽粒饱满度。
3、田间管理:播种时遇高温时,应先做厢后灌水,若播后水分不足,可在傍晚灌跑马水。在3叶期及时间苗、定苗,一般定苗密度为每亩3-4万株,定苗后每亩及时追施尿素6-8公斤。及时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2-3次,还要进行培土。
扩展资料:
种植技巧:
1、选用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旱耐涝、抗倒抗病、优质中早熟低品种进行种植。
2、合理安排茬口,避免重茬种植
合理的种植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避免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保持生态平衡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此原则下,合理安排茬口,采取轮作制度,尽可能不要重茬种植,减少荚而不实现象发生。
3、适时播种
夏大豆要适期播种,播种太早会提早开花,还会造成老苗和疯长苗。夏大豆的适宜播期一般在6月5-15日,如果是晚熟品种应在6月20日以后播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