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是排列在白金、黄金和银之后的第四种稀有金属,因其对人体无害,有绿色金属之称。
以锡制茶具有诸多好处:
1、锡器茶具能净化水质。锡是一种仅次于金银的有价值的金属,而且具有吸收不纯物质的功效,以前在水质不好的地方,人们会把锡板放在井底来净化水质。纯锡制品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2、锡器茶具具有很高的使用、观赏和珍藏价值。锡器以色如银,冰岛茶,亮如镜,声如磬而独具特色。
3、因锡元素的独特作用与锡器的密封性,用锡器储存茶叶,保鲜期比其他任何茶叶罐的时间都长,并具有不变味,不变色的特点。从古自今,讲究茶道,喜欢喝茶、品茶的人一般都使用锡罐储茶。锡制茶叶罐已被公认为茶叶长期保鲜及避免茶叶营养流失和口味变化的最佳器皿。
4、锡制茶具,色泽银白,优雅高贵,具有很强的金属质感,视觉效果独特。泡茶久,味更浓,是同亲朋好友品茶及收藏的最佳之选。
扩展资料:
从质地上区分,茶叶罐的一般有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等,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铁制彩色茶罐和长颈锡瓶为佳,用陶瓷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由于考虑到价格和制作工艺等因素,茶叶罐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大多是铁制茶叶罐,因其印刷精美,款式新颖,成本较低而深受大众喜爱。
古时一般是用陶制容器来装盛茶叶,富裕家庭也有用锡制容器来盛装,现代包装茶叶一般内部是用锡箔纸先将茶叶真空包装,目的是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在一般的茶馆,是用大口玻璃瓶来装茶叶的,其目的是为了让顾客较为清楚的看到茶叶的品相。
百度百科-锡茶叶罐
茶果间作种植方式的茶是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其别名为洞庭碧螺春、功夫茶、新血茶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碧螺春茶树和板栗、杨梅等果实交替种植,从而使茶叶中带有果香味,洞庭碧螺春主要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两地,在国内非常有名气。
碧螺春在制作过程中未经过发酵,所以又被称为不发酵茶,碧螺春主要经过采摘、杀青、揉捻、搓团、炒青、炒制等加工工艺制成,其中采摘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的碧螺春叶芽形状卷如雀舌。
碧螺春的贮藏条件较为讲究,可以将茶叶用纸包裹住,再将其放置在装有石灰的缸中,然后用盖子将缸密封住,使石灰吸收水汽,以免碧螺春受潮发黑,或者将碧螺春放置在温度低于10度的冰箱或者冷藏箱中。
碧螺春的品级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