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栽培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等,瓜类菜如黄瓜、冬瓜等,叶菜类的圆白菜、菜花等等都需要先育苗。为了育成壮苗,就要有适合育苗的营养土,要求所含各种养分丰富,具有疏松、吸水、吸热等性能,如幼苗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及有利根系发育的环境条件。传统育苗营养土多以菜园土壤为基础,加入一定量的马粪、大粪干及其他有机肥,其配合比例都是按体积计算。虽然在近年农业科技的进步与普及情况下,各地配制营养土仍不会有统一的配方,主要是根据当地配制营养土的原料资源而定。大约有三种类型:
(1)以菜园土为主,加入人、畜、禽粪肥。其配比量据肥料质量而定,菜园土与肥料之比可自8:2至6:4,配好的营养土容重约1克/立方厘米。
(2)在菜园土中加入一部分草炭,再加入有机肥。配比量为:菜园土:草炭:有机肥=6:3:1,配成的营养土较为疏松,容重约在0.8克/厘米3左右,吸水、吸热、保肥性能好,育出的苗显然比没加草炭的好,苗粗壮、干物量重、根多,定植后缓苗快;
(3)不用菜园土,采用草炭加蛭石育苗,这样可避免使用菜园土可能带有的病菌危害幼苗,并扩散到其他菜田,草炭与蛭石的配比量可为5:5,加入一定量有机肥或无机肥。这种营养土更加疏松,容重约0.25克/立方厘米左右,吸水、吸热、保肥、通气等性能更好,育出的苗壮,苗根更多抱成根团,移苗定植时不易松散,更有利缓苗,新根生长快。
一般掌握得当,这三种配制成的营养土都可满足育好壮苗的要求。但随着近年栽培茄果类、瓜类蔬菜的面积增加,需要育苗的量增加,相应育苗营养土的需要量也增多,会使配制营养土的资源不足,尤其是传统施用的马粪、大粪干等物质来源较过去为少,所施有机肥的质量与用量又有较大差异,故近年多有以施用商品肥如烘干鸡粪及尿素、磷酸二铵等肥料以补不足,但这类肥料不仅养分含量高且多为速效性养分,如施用量不当,会发生肥过多烧苗或肥不足苗弱的事故。究竟应施多少肥才能达到所需营养的要求呢?据有关资料介绍,育苗营养土速效养分三要素的水平应在:氮(N)150~200毫克/千克,磷(P2O5)200~500毫克/千克,钾(K2O)400~600毫克/千克。参考这一指标,在以取当地菜园土为配营养土的基质情况下,由于各地土壤肥力有着较大差异,不能拟定统一的施肥量配方,现仅提供参考的配制育苗营养土加入肥料的幅度。每立方米(方)营养土加入肥料量有以下几种选择:①尿素0.4~0.6千克,过磷酸钙2~6千克,硫酸钾0.4~0.6千克;②磷酸二铵0.6~0.8千克,硫酸钾0.4~0.6千克;③烘干鸡粪4~8千克,磷酸二铵0.2~0.4千克,硫酸钾0.2~0.4千克。
因各地土壤肥力特性的差异,以及所育蔬菜种类之不同,在以上施肥量的基础上应有所调整。
基质的种类和配比因栽培蔬菜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1、蔬菜育苗基质原材料的选择须遵循以下原则:①资源丰富,取材便利,价格低廉;②不携带病菌、虫卵及其他有毒物质(重金属、苯类化合物等);③密度较小,粒径适当,总孔隙度大,气水比例协调;④含有一定量的速效与缓效兼备的营养物质。
2、原材料的种类及其一般性质概括起来,蔬菜育苗基质原材料包括有机物料和无机物料两大类。
①有机物料主要包括泥炭、棉籽壳、椰子壳、炭化稻壳、甘蔗渣、木屑、泡沫塑料以及其他工业废弃物。除泥炭外,其他都需要经过合理堆制后才能使用。其特性如下:泥炭容重小,病菌少,持水强,缓冲性能强,有机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良好的调肥控水效果,可以单用,更多地作为复合基质的主要物料;棉籽壳容重小,持水强,有机质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而且全面,能渐渐分解释放,但病菌多,容易引发病害;木屑来源广泛,容重小,持水强,通透性好,但未经腐熟的木屑由于微生物活动消耗氮素,造成碳氮比例失调;大部分针叶树木屑含有毒物质,在使用时尽量用阔叶树种且事先补充氮素,经腐熟后使用;炭化稻壳容重小,搬运方便,病菌少,通透性好,含较多的N、P、K等大量元素和Mn、Zn、B等微量元素,但贮水性差,应该少灌多次。
②无机物料包括细砂石、黏粒、蛭石、珍珠岩、岩棉等。其特点如下:细砂石资源丰富,病菌少但密度大,搬运不便,持水差,缺乏可溶性营养元素。它是用作复合基质的少量配料,最好采用大小为0。05~0。5mm的细砂,营养液应该少浇多次。黏粒资源丰富,持水强,但密度大,搬运不便,单用少,使用后可以提高基质的保水保肥性能,但需适量补充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