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青海湖铁卜加草三年前从可可西里转移来的三只藏羚羊,开始繁殖了。这标志着我省成功实现藏羚羊异地驯养人工繁殖,这对我省包括藏羚羊在内濒危物种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3月10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赵新全说:“藏羚羊异地驯养人工繁殖的成功,可以为我省境内包括藏羚羊在内的众多高原生物,比如普氏原羚、藏原羚(黄羊)等的保护提供借鉴。”不仅如此,藏羚羊异地驯养人工繁殖的成功,还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宝贵的生物资源。以基因资源为例,众所周知,藏羚羊绒比山羊绒珍贵很多,建立藏羚羊人工种群,研究藏羚羊的生活习性,通过转基因研究,用山羊生产藏羚羊绒是有可能的。此外,藏羚羊是耐低氧高寒物种,它的血液带氧能力很强,这和它的基因有很大关系,在不伤害藏羚羊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基因可以开发出此类药物,这对人类很有价值。
赵新全介绍,历史上,藏羚羊在我省分布很广,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藏羚羊的生活范围才不断缩小,在铁卜加的环境和条件下人工驯养并且繁殖,对藏羚羊种群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