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畈乡的行政村介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51:56
字号:

洪峰村位于太平畈乡南部,距县城90公里。东与岳西县包家河乡相邻,南与英山县草盘接壤。西与英山甲地河村交界,北与蔡家河村交界。总面积18.7平方公里(水田960亩,旱地2400亩),人口1430人,居户325户,男730人,女700人。下辖楼子湾、安全岭、祝家冲、马家店、仙人桥、长生桥、小界岭、余家湾、王家冲、沈家冲、郑家湾、孙上湾、孙下湾、佛兴庵、黄泥榜、火堂寨、倒骑垅等17个居民组。主要收入是茶叶、石斛、灵芝、天麻、茯苓、苍术等中药材。1995年人均纯收入860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5200元。

太平畈乡的行政村介绍

太平畈村位于太平畈乡中心地带,距县城85公里,由地处太平畈而得名。东与岳西县,洪峰相邻、西何家坊村,南与湖北英山、蔡家畈村,北至耿家坊村。全村总面积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0亩水田面积850亩)辖杨柳冲、铁炉冲、杨氏祠、连二湾、杨家老屋、三门楼、船形湾、水口湾、陈家河、尹家湾、李家湾、汪小湾、朱家湾、伍家湾、夏家、夏家湾、刘氏祠等17个居民组。总户数420户,人口1780人,男920人,女860人。1995年人均纯收入1120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5129元,本村“一村一品”,瓜蒌种植面积超千亩。

何家坊村位于太平畈乡西部,距县城83公里,因村内何姓居多而得名。东到太平畈村,西至高山铺村,南至蔡家畈村,北至王家店村。总面积3.84平方公里,辖金钟潭、撞河寺、邓家湾、卷棚桥、登六湾、新屋、田家湾、柳湾、苏家榜、清塘湾、伍上、伍下、土门、雷打石、苏氏祠、苏中、苏上、藕塘湾、董家垅等19个居民组。全村448户,1724人,其中男871,女853人。耕地面积1172亩,林地面积1176亩。村内有带锯厂、预制板厂、茶场、红砖厂等11个个体企业。在村中心地带有中药材市场。1995年人均纯收入650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300元。热烈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到何家坊村投资兴业。

蔡家畈村位于江淮分水岭,距县城有125公里之遥,东接太平畈村,西至高山铺村,南抵英山龙家坊村,北连何家坊,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刘家湾、段家湾、老院子、枫树湾、张氏祠、新地、小姑庙、万家湾、王家湾、张家湾、蔡上、蔡下等12个居民组。蔡家畈村以姓氏而命名,该村下辖12个居民组,327户人家,人口1370人(其中男698人,女672人),田地全村总面积1065亩(其中水田732亩,旱地333亩),山有松竹,地种药材、果、茶,1995年人均年收入1146元,2011年人均年收入5200元。

蔡家河村位于霍山县南端,是霍山县、岳西两县四乡结合部,距县城93公里。由以前的蔡姓而得名。东与太阳乡、南与岳西县红山村、西与耿家坊村、北与上土市原三河村相接。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7万亩,茶叶面积500亩,耕地1128亩、水田822亩)。辖豪猪垅、宋家山、跑马厂、黄泥榜、胡家湾、洪家湾、上张、戴家湾、戚家湾、阳平、下张、小河、大桥、太湖、十八尖15个居民组。总户数376户,人口1390人。1995年人均年收入950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5100元。

耿家坊村位于太平畈乡东北部,距县城9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因耿姓较多而得名。东与蔡家河村、南与太平畈村,西与王家店村,北接上土市镇三河村毗邻,地形分布三条冲:前、后、中。交通从太平至双河,太平至三河公路从村中心地带通过。下辖祝家湾、郭家湾、储家湾、杨家湾、李家湾、叶家湾、柴家湾、杨家新屋、汪家湾、青竹湾、蔡家冲、苏家湾、月亮庙、李家新屋等14个居民小组。住户396户,1627人,其中男832、女795人。山场5320亩,耕地1314亩(水田1019、旱地295亩),总收入来源于农、林、药、养殖、菌、商业。1995年人均纯收入1032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5300元。

村内有一座小型水库,修建于1970年,面积15亩,容水量18万立方米,大坝是公路,浇灌面积450亩。

高山铺村位于太平畈乡西北,距县城90平方公里。因地势较高而得名。总面积6.01平方公里。南与蔡家畈村,西、北连湖北省英山县,东至王家店村,2004年与原东界岭村合并而成。辖有干塘湾、雨台、耳术牌、孙老湾、香果树、西向湾、东介岭、凤形湾、久家湾、小界岭、花麦湾、干塘坳、子术墩、瓦窑湾、柳术湾、张家湾、大屋湾、短冲湾、毫猪垅、杜老湾、天向湾、花屋湾、进牌子、石家湾、新屋湾、杜氏祠、后面湾、茅屋湾等28个居民组。面积7.68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800亩,耕地面积1683亩(水田1383亩,旱地300亩),总户数580户,人口2500人,男1314人,女1176人。1995年人均纯收入980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

王家店村位于太平畈乡北端,距县城70公里,东、西、北面与上土市镇相邻,南方与本乡何家坊村相邻。因以前王姓居多而得名。2004年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栗术岭、长冲、王家店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9.37平方公里,下辖夏家坳、观音潭、王家店、油坊、何上、何下、小冲、双桂湾、胡家湾、金丹冲、铁匠湾、马家畈、栗树岭、五峰山、汪家湾、张家墩、朝阳观、张家湾、黄家湾、河口、宋家畈、赔家畈、郭家湾、石家湾、姚家湾。

余集镇的中州名镇,和谐家园

砂院村地处舒城县西北,距张母桥镇区5公里,西北与邻丰乐河金安区隔河相望,东接东岗村,南界长冲村、林业村。全村国土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耕地2788亩(其中水田1576亩,旱地1212亩),林地1159亩。辖21个村民组,自然村庄34个,481户,总人口1979人,该村属丘陵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杂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桑蚕、茶叶等。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2006年,修建村村通公路5公里贯穿全村,2009年村民用上自来水,2009年建设100口沼气池。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2006年被授予安徽省生态村荣誉称号。

砂院村现有农业主导产业为优质粮油和油茶,土地流转处于初级阶段,截至目前,共流转水田200亩,旱地400亩。2007年成立全镇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多种原因,运营不正常,准备重组。

砂院村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安徽金山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与砂院村签订“安徽金山田生态农业观光农庄”项目框架协议,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五年时间投资15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种植业,包括油茶、有机水稻、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二是养殖业,包括皖西大白鹅、土鸡、蜈蚣、蚯蚓、有机鱼(休闲垂钓)等;三是道路、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结合争取国家相关惠农项目支持,打造一个立体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按照县农委统一部署,张母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每人联系2个行政村、10个科技示范户和1个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砂院村由刘乃怒同志负责联系,农综中心全部技术力量随时调配,常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重点推广水稻、油茶、中药材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家禽、水产科学养殖技术等。

砂院村“两委”将贯彻“-”精神,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扎实工作,快速推进,力争走出一条美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新路来。

2006年,余集镇辖2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余集街居委会、东门街居委会、李湾村、石板村、文冲村、张冲村、朱畈村、皮冲村、何冲村、迎水村、刘湾村、黄洼村、仪学村、杨棚村、曹集村、湾塘村、前湾村、雷冲村、西湾村、杨湾村、花湾村、连塘村、红阳村、龙门河村、响塘村、文桥村。全镇337个村民组,总面积89.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44亩。2013年,余集镇总人口4.9万,镇区常住人口1.8万,镇区面积3.6平方公里,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53亿。

余集镇丘陵、山地交错分布,水库,池塘荡漾其间,森林、草坡绿意盎然,桑田台地逶迤连绵。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主产水稻、小麦、红薯、茶叶、桑蚕、板栗、芝麻、花生、油菜、棉花等。有小型水库14座,塘堰1185处。 1.白露河

白露河,又称白鹭河。古称渒(pai)水,俗称白鹭水。因其上游沿岸常有白鹭飞翔柄息,故名。全长136公里,河宽70米,属常流河。源于新县小界岭,自南内北流经新县、光山、商城、潢川四县汇入淮河。总流域面积1900平方公里。自余集袁湾入县境,流经县西北边界,于汪桥乡河口处流入潢川县。县境流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河道面积6.104平方公里。最高水位可达5米,最低水位不到半米。流量9.096秒立方米。年径流量2868万立方米。支流87条,其中,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余集河、铜山河、河铺河、三里坪河等70余条。我县处自鹭河上中游,因该河上游流域面积大,河道蜿蜒,汛期时洪水泛滥,余集,十八里长冲、铜山等河排水不畅,形成壅水,沿河两岸7000余亩良田常遭洪涝灾害。1985年我县对白鹭河商城境内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建水库及防水堤多处,缓解了自鹭河对我县的危害。可灌溉农田约20000亩。

2.隆门河

隆门河,系白露河支流,属常流河。隆门河源于石板村下冲脑,由南向北流经石板、响塘、龙门河、仪学等村,在檀树岗处汇入商光河。全长10.5公里,河宽2-30米,流域面积61平方公里,河道面积0.5平方公里,水位1一一0.1米,年径流量4118万立方米。有申河、林河、白道河、文桥河等77条支流,可灌溉农田7500亩。 1.双尖山

双尖山,位于余集镇张冲村,一峰两尖,故名。北依张冲,南至新湾、郭店,东至七冲,西接单尖山。长2公里,宽1.5公里。山体大致呈南北走向。海拔485米。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森林覆盖率85%。有马尾松、杉、枫、杂灌、元竹等。产油茶、板栗,猕猴桃。有桔梗、柴胡、门冬、麦冬、二花、红枝等中药材。野生动物有狼、獾、刺猬等。

2.犀牛望月山

犀牛望月山,位于余集镇张冲村,是商城、新县两县界山,山体形似昂首的犀牛,故名,又名犀牛头。北抵张冲,南至李冲村陶家山,西北界新县沙窝乡罗汉村。长7.5公里,宽7公里,山体呈西北一一东南走向,主峰犀牛头,·海拔578米。森林覆盖率8D%。有马尾松、杉、栎、杂灌、元竹等。产毛竹,桂竹、茶叶。有红枝、桔梗、厚朴、杜仲、黄柏等中药材。

3.独山

独山,位于余集镇,群山环绕,此山独立,故名。因独山位于余集地理正中心,余集以前称独山乡。独山北至连塘,南至李湾,西至红阳,东至郭庙,长2公里,宽7公里,山体呈东西走向。海拔多67米,森林覆盖率80%。有马尾松、杉,杂灌、毛竹等。产桔梗等中药材。野生动物有兔、雉等。余集一一汤泉池公路从山北麓经过。

4.单尖,位于张冲村,商城、新县两县界山,孤峰独立,故名。东、北至张冲村,南抵七冲村,西界新县沙窝乡罗汉村。长2公里,宽1.3公里。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海拔485米。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森林覆盖率90%。多马尾松、杉。产桔梗、柴胡、麦冬等中药材。野生动物有兔、雉等。

5.毛爷山

毛爷山,位于余集镇杨棚村白露河畔。东接余集镇磨盘山,南连余集鸡冠山。,北抵板庙,西界陈集。相传,明末一毛姓老人带领百姓同土匪打仗战死,后人在此山建毛爷庙,以示纪念,山以庙名。长7.5公里,宽7公里。山体呈南北走向。海拔约250米。由燕山期花岗岩、片麻岩构成。森林覆盖率90%。多马尾松。.产油桐、茶叶。野生动物有狼、兔、雉等。通汽车。日前,余集镇杨鹏村某商业老板联合外籍人士共同出资开发毛爷山,将修善毛爷山脚下的水泥公路,与杨棚集相连通,修好毛爷山脚到山顶的阶梯道路,增盖庙宇,增设神像,并整体规划建设该山区内的相关景物设施,目前这一项目得到余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6.鸡冠山

鸡冠山,位于余集镇杨棚村白露河畔,商城、光山两县界山。山峰形如鸡冠,故名。东至余集镇杨棚村,北接余集镇毛爷山,西、南界光山县白雀园乡。长2公里,宽1公里。山体呈西北一一东南走向。海拔254米。森林覆盖率70%。有马尾松、油茶。产桔梗、百合、麦冬等中药材。野生动物有狼、,兔、雉等。

7.狮子山

狮子山,位于余集镇迎水金田,商城,新县两县界山。东北至余集镇迎水金田,西、南低新县罗汉。山体扁平,形如卧狮,峰顶一石,形如狮头,故名。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山体呈西南一一东北走向,海拔213米。

8.钟铺大尖

钟铺大尖,位于余集镇西湾村,万象河发源于此,东至余集镇桃花尖,南至余集镇西湾,西连刁龙寨,北抵鈡铺,西北至梅楼。因与钟铺街一山之隔,故名。长3公里,宽2公里。山体呈西南一一东北走向,海拔475.7米。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万象河源此。有马尾松、杂灌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7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