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花灰霉病是常见的叶部病害。分布于长春、沈阳、大连、北京、郑州、南京、上海和四川等地。发病严重时,草本花卉整棵死亡,影响花卉生产和观赏。
病状
主要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其次嫩茎和花蕾。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黑褐色大斑,并腐烂。后期病斑形成灰色或灰褐色的霉层。茎部叶斑褐色并软腐,花蕾被侵染后易腐烂脱落。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真菌。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菌核黑色,表面粗糖。有性世代为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tinia fuckeliana)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孢盘菌属。该菌还侵染秋海棠、瓜叶菊、倒挂金钟、蒲包花、竹节海棠、三色堇、大丽花、香石竹、鹤望兰、含笑、郁金香、樱草、月季、茶花和杜鹃花等。
发病特点
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室温度在20℃左右、湿度大、通风不良、花盆放置过密、昼夜温差过大,发病重。温室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场所,一般以冬春两季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温室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叶;通风透光;不要直接喷淋;多施追肥、提高抗病性;夜间增温,以免温差过大。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15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用50%农利灵750倍液。15天喷1次,连喷2~4次。
1、发病初期可用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嘧菌酯,百菌清,乙蒜素,三唑醇,中生霉素等交替使用防治,间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2、发病初期叶面有暗色圆形或者不规则圆形斑点,沿叶脉像四周扩展,中间部位逐渐变为灰白至褐色病斑。后期破裂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