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阳,位于广东省普宁市东北端,地处榕江中游,人文兴盛,是国家授予的历史文化名镇。 洪阳,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因地处洪山之南,山之南曰“阳”,故名。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刘钝于洪阳营建县城。明万历十四年(1586)城成从贵屿移治至1949年,洪阳作县城历363年。普宁自县城改设流沙,洪阳镇60年来一直是国家工商局市场行情调查点和统计局农副产品成本、居民家计调查点,可见洪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是一个重镇,商贾云集,百业俱兴。 洪阳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贤硕彦辈出。授普宁知县出类拔粹者,如:赵钺、蓝鼎元、安定梅等,乡民曾立石刻《去思》碑,称赞他们“处官犹家,爱民如子,廉激庶顽,惠流分土,普潮士民,戴若召杜”,以永终誉;广东水师提督方耀,曾被清廷派少保彭玉麟来粤视察沿海防务,回京赞道:“粤有方耀在,可高枕也”;辛亥革命元老,累官清正方瑞麟、民国时期海军将领黄绪虞;爱国侨领,知县特赠“卜式遗风”匾彰其德的林玉兴、曾任柬埔寨王国首相的黄意,名声远播异国他乡。无产阶级革命家方方,1924年参加革命,是潮汕地区***创建人之一,还有方临川、方君壮等人仁志士,都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和怀念。 洪阳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美不胜收。培风塔为古邑标志,与龙汇甘泉、钱湖渔艇、洪寺幽探等同为普宁八景,游人慕名而至。学宫、文昌阁、城隍庙等古典建筑,巧夺天工,一派诗情画意,使人留连忘返。古寨潮风的“德安里”,位于旧城区东南方,是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府第,范围广阔的建筑组群为全国罕见,至今保存完好,被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洪阳仍保留古镇风情,好多人很喜爱洪阳小食,如:尖米丸、鱼头粥、米果汁、蚝烙、米果肉等。洪阳花多菜多果子多。高大建筑物虽鳞次栉比,但四周大多留有植树种果的地方,松茂竹抱,小鸟枝头。街道或小巷里的院子也有树,家家户户种上一院子花,芝兰、玫瑰、赤药、杜娟、莲花、菊花等,应时而发,万紫千红。蔬菜类最出名的数后田韭菜花、水吼芋头、古分白菜,应时上市,鲜嫩且无公害。“冬至”刚过,洪阳河畔蜜柑红,铺金叠翠,人旺财旺。 民俗,是历史名镇被浓缩的地域景观特色。洪阳镇的春节民俗活动多彩多姿,一年比一年浓烈。元宵夜走在洪阳河岸边,就会遇到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行头桥”,意在图个好兆头。这时河上边的太平桥最热闹,桥头的大石狮受宠有加,人人都说好话,并配以和谐动作。“行头桥”的学童去摸狮鼻时说:“摸狮鼻,写雅字”;少女摸狮头时说:“摸狮头,事事贤”;青年人摸狮肚时说:“摸狮肚,娶雅女么”;孕妇摸狮耳说:“摸狮耳,生阿弟”……“行头桥”后返家的路上,纷纷买几根竹蔗,意则这一年钱多米足,节节有余。正月十七日各村“摆社”也是很热闹,村民们把珍藏的古董书画、雅瓷木雕、幽兰盆塑、花卉金桔;精制的糖塔豆狮、大鸡巨鲤、米果品糕点,还有鞭炮塔、烟花塔、琉璃灯饰、冲天香烛等,摆到广场上,敬神祭祖,歌舞升平,给生活带来一种亮色。此时,钧天乐社前来演出助兴。正是“钧天同咏霓裳曲,乐府先传雅颂声”。
桃花村是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92710121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10927。邮政编码为72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15 ,车牌号码为陕G。桃花村与洪阳村、青台村、五星村、千山村、鱼坪村、金坪村、花坪村、阳河村、向阳村、星明村、琉璃村、宏伟村相邻。
桃花村附近有飞渡峡·黄安坝景区、化龙山自然保护区、鸡心岭、三道门森林公园、神龙十八潭等旅游景点,有镇坪洋芋、镇坪乌鸡、镇坪黄连、鸽子树、镇坪土豆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