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的山水的古诗句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1:06:30
字号:

 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下面是描写的山水的古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描写的山水的古诗句

 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令》

 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

 9、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18、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0、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3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2、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

 38、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4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4、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4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4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49、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50、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5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5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5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59、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6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附: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

 1、那里有艳丽的花朵,清新的小草,温暖的阳光,潺潺的溪水。花香混着泥土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酝酿着;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上变成粼粼光斑;三两只小鸟立在枝头唱着宛转的歌;碧蓝的天空上是千变万化的浮云;一棵棵笔直的大树立在道旁,在夏日的炎热中为人们送去一抹清凉。这时,躺在溪边的草地上,享受着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听到,傍晚山间升起的袅袅炊烟;看见,树梢花儿开放的细微声音;摸到,桃花随风舞动的芬芳……

 2、近处,一棵棵大树挺直身板抬着头,密密麻麻的树叶透过一丝日影,生命特别旺盛。远看这些树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卫者这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绿极,头上戴着一滴滴露珠,在骄阳似火的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小草像个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迷人极。远处,花儿正在比赛快来瞧瞧!花的种类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尽。红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美丽极。阵阵芳香扑鼻而来,一定会令你陶醉其中。

 3、山坡下的房子虽然矮小,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有一家屋顶上炊烟缕缕升起,好像一条白龙朝天飞去,哦,原来是有农家在做饭呢!

 4、当丰硕的季节来临时,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一阵阵的稻浪被风轻轻的抚摸着。走在田园间的阡陌的小路上,不禁浮想联翩;那枝叶交错放入橘树上,一颗颗桔红的灯笼笑得正欢;远处翡翠的甘蔗,像一排整洁的士兵,这也许就是坚强不屈的农民伯伯的象征吧;收回目光,那一片一片的金黄,刺的我一阵晕眩,但我心中还是喜悦的,因为那正是丰收的前兆,我相信这年冬天会更加美丽。

 5、与之相应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其怀抱中的广阔无垠的玉米地,地头及田边的绿树,田间的玉带般的飘入青帐深处的公路……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摇身舞动,大树在沙沙地轻轻打着拍子作和,更兼满天的蜻蜓在悠闲地游弋,偶然间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滑过……这立体的画面!这唯美的画卷!

 6、在深深的灌木丛中,偶尔还隐藏着几个橘**的大南瓜,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绊倒。“哎呦!”是什么扎痛我的手?原来一颗棕褐色的栗子长在长满尖刺的外壳里,刚才正是它的外壳在向我发动攻击。我轻轻地将它摘下来,心想:以后再有哪个同学不听话,我就用这个扎他!嘿嘿!

 7、清晨,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薄纱似的雾气笼罩着田野,好像在给水稻最后的滋润。太阳出来,眼前一片金黄,饱满的稻惠低着头,把稻杆都压弯。露珠挂在稻粒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亮光,好似无数颗珍珠。

 8、水乡田园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园美不胜收!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一定让你留恋忘返。这也难怪东晋着名隐士陶渊明放弃好好的官不做,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9、午饭后,雨停,天空也稍见明亮。微风轻拂,夏天特有的凉意也徐徐而来。暑日的清凉兴奋着万物,花呀草呀庄稼呀,都渐渐挺直身腰,天地间的精灵也活跃起来,尘世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10、田园的清晨是那样的美丽,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草儿喝着露珠的甘,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幸福的歌,睡眼朦胧的麦芽,被一颗颗轻柔的醒,经过农民朋友的细细修整--浇施肥锄草,它们一双双嫩嫩的小手,打着欢快的节,开始抑扬顿挫地朗读风。

 11、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在吃晚饭的情景。它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起,汇成一幅自然,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12、望着天空,望着游走的云朵,望着路边的景物,任思想海阔天空的奔驰,让疲惫的心在这片净地休憩。活着不能活得太清醒,偶尔放纵一下思想的自由,也未尝不可。

 13、一夜之间,站立的稻子都睡在地上,像铺一层地毯。田野变得非常宽广。又过几天,睡在地上的稻子不见,田野变成一片绿色。呀,原来是绿油油的麦苗,多像一株株葱绿的小草啊。麦叶又细又长,又柔又嫩,他们吮吸着晶莹的雨露,争先恐后地生长,好像在比谁长得最高,长得最快。

 14、早饭过后,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无论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不约而同的拿着闪着银光的镰刀,走出家门,急匆匆的来到田间,开始抢收。汗水在他们脸上流淌,浸湿衣裳,他们也顾不得擦一下。“咔嚓咔嚓”声响成一片,汇成一支田园交响曲。这声音多么动听,多么欢快呀。你瞧,那大豆在豆荚里探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张望,好像也在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15、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的“波浪”。

 16、除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还有若有若无的轻风拂叶的沙沙声,更增添这鸣奏曲的生动性与活泼性。它们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17、炎热的夏天来,热得小泥鳅在水沟里乱窜,田园里鹅黄嫩绿,远看像一片树林,又像一片草地,带给人们凉爽。田里的小青蛙“呱呱”地拼命叫喊,小黄瓜也攀上棚架,像一个个孩子在荡秋千。

 18、草坪上,小草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空气。花儿也开,有芍药,有凤仙,有鸡冠花,有大丽菊,它们衣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看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19、当季节的日记被打开时,这春便是这本诗集纯洁无瑕的扉页,它已啼鸟三五声催娆,桃花一两枝闹春。诗中有经历漫长寒冬的蓄积与孕育,才会有浩大声势的春雷;有悄然剪开积聚的冬云,剪出千万条绿丝条,剪出千里桃花妖娆的春风;有携一缕诱人的清新,裹几份婀娜秀姿,透几分淡雅神韵,含几分羞涩神情。在天与地之间织几分诗意,织几分朦胧的春雨。它们,将农村田园写的淋漓尽致,所有的农作物,张开新芽,绽开鲜花,吸引着无数勤劳的蜜蜂去采集花蜜,将春天的田园绘出一幅斑斓多彩的色彩画。

 20、我挎着小竹篮,哼唱着小曲,穿梭在果树之间。突然,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闯入我的眼帘。眨眼间的功夫,它就“躺”在我的手心中。它就像一颗红宝石光彩夺目,而且还散发着诱人的的香味。我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咕噜咕噜”地叫。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在身上擦两下,就咬一大口,甜美的苹果汁直冲我的喉咙。真爽!

1. 有关戈壁的诗句有哪些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

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2、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曹植·魏晋

译文: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李贺·唐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弯刀般高悬。

4、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从军行》王昌龄·唐

译文: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

5、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高适·唐

译文: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6、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蓟中作》高适·唐

译文: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

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唐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赛》王昌龄·唐

译文: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是去万里之外打仗的战士还未回来。

10、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高适·唐

译文: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2. 形容边疆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 描写西北边疆的诗句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诗鬼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 描写边疆 诗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回答者: 杨俊1981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2-27 12:51 只有这几首了,希望对你有用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边塞诗鉴赏 *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

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

5. 描写西部边疆悲壮苍凉的诗句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参考资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6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