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下面是描写的山水的古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令》
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
9、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18、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0、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3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2、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
38、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4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4、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4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4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49、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50、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5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5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5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59、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6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附: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1、那里有艳丽的花朵,清新的小草,温暖的阳光,潺潺的溪水。花香混着泥土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酝酿着;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上变成粼粼光斑;三两只小鸟立在枝头唱着宛转的歌;碧蓝的天空上是千变万化的浮云;一棵棵笔直的大树立在道旁,在夏日的炎热中为人们送去一抹清凉。这时,躺在溪边的草地上,享受着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听到,傍晚山间升起的袅袅炊烟;看见,树梢花儿开放的细微声音;摸到,桃花随风舞动的芬芳……
2、近处,一棵棵大树挺直身板抬着头,密密麻麻的树叶透过一丝日影,生命特别旺盛。远看这些树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卫者这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绿极,头上戴着一滴滴露珠,在骄阳似火的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小草像个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迷人极。远处,花儿正在比赛快来瞧瞧!花的种类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尽。红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美丽极。阵阵芳香扑鼻而来,一定会令你陶醉其中。
3、山坡下的房子虽然矮小,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有一家屋顶上炊烟缕缕升起,好像一条白龙朝天飞去,哦,原来是有农家在做饭呢!
4、当丰硕的季节来临时,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一阵阵的稻浪被风轻轻的抚摸着。走在田园间的阡陌的小路上,不禁浮想联翩;那枝叶交错放入橘树上,一颗颗桔红的灯笼笑得正欢;远处翡翠的甘蔗,像一排整洁的士兵,这也许就是坚强不屈的农民伯伯的象征吧;收回目光,那一片一片的金黄,刺的我一阵晕眩,但我心中还是喜悦的,因为那正是丰收的前兆,我相信这年冬天会更加美丽。
5、与之相应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其怀抱中的广阔无垠的玉米地,地头及田边的绿树,田间的玉带般的飘入青帐深处的公路……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摇身舞动,大树在沙沙地轻轻打着拍子作和,更兼满天的蜻蜓在悠闲地游弋,偶然间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滑过……这立体的画面!这唯美的画卷!
6、在深深的灌木丛中,偶尔还隐藏着几个橘**的大南瓜,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绊倒。“哎呦!”是什么扎痛我的手?原来一颗棕褐色的栗子长在长满尖刺的外壳里,刚才正是它的外壳在向我发动攻击。我轻轻地将它摘下来,心想:以后再有哪个同学不听话,我就用这个扎他!嘿嘿!
7、清晨,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薄纱似的雾气笼罩着田野,好像在给水稻最后的滋润。太阳出来,眼前一片金黄,饱满的稻惠低着头,把稻杆都压弯。露珠挂在稻粒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亮光,好似无数颗珍珠。
8、水乡田园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园美不胜收!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一定让你留恋忘返。这也难怪东晋着名隐士陶渊明放弃好好的官不做,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9、午饭后,雨停,天空也稍见明亮。微风轻拂,夏天特有的凉意也徐徐而来。暑日的清凉兴奋着万物,花呀草呀庄稼呀,都渐渐挺直身腰,天地间的精灵也活跃起来,尘世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10、田园的清晨是那样的美丽,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草儿喝着露珠的甘,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幸福的歌,睡眼朦胧的麦芽,被一颗颗轻柔的醒,经过农民朋友的细细修整--浇施肥锄草,它们一双双嫩嫩的小手,打着欢快的节,开始抑扬顿挫地朗读风。
11、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在吃晚饭的情景。它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起,汇成一幅自然,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12、望着天空,望着游走的云朵,望着路边的景物,任思想海阔天空的奔驰,让疲惫的心在这片净地休憩。活着不能活得太清醒,偶尔放纵一下思想的自由,也未尝不可。
13、一夜之间,站立的稻子都睡在地上,像铺一层地毯。田野变得非常宽广。又过几天,睡在地上的稻子不见,田野变成一片绿色。呀,原来是绿油油的麦苗,多像一株株葱绿的小草啊。麦叶又细又长,又柔又嫩,他们吮吸着晶莹的雨露,争先恐后地生长,好像在比谁长得最高,长得最快。
14、早饭过后,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无论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不约而同的拿着闪着银光的镰刀,走出家门,急匆匆的来到田间,开始抢收。汗水在他们脸上流淌,浸湿衣裳,他们也顾不得擦一下。“咔嚓咔嚓”声响成一片,汇成一支田园交响曲。这声音多么动听,多么欢快呀。你瞧,那大豆在豆荚里探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张望,好像也在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15、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的“波浪”。
16、除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还有若有若无的轻风拂叶的沙沙声,更增添这鸣奏曲的生动性与活泼性。它们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17、炎热的夏天来,热得小泥鳅在水沟里乱窜,田园里鹅黄嫩绿,远看像一片树林,又像一片草地,带给人们凉爽。田里的小青蛙“呱呱”地拼命叫喊,小黄瓜也攀上棚架,像一个个孩子在荡秋千。
18、草坪上,小草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空气。花儿也开,有芍药,有凤仙,有鸡冠花,有大丽菊,它们衣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看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19、当季节的日记被打开时,这春便是这本诗集纯洁无瑕的扉页,它已啼鸟三五声催娆,桃花一两枝闹春。诗中有经历漫长寒冬的蓄积与孕育,才会有浩大声势的春雷;有悄然剪开积聚的冬云,剪出千万条绿丝条,剪出千里桃花妖娆的春风;有携一缕诱人的清新,裹几份婀娜秀姿,透几分淡雅神韵,含几分羞涩神情。在天与地之间织几分诗意,织几分朦胧的春雨。它们,将农村田园写的淋漓尽致,所有的农作物,张开新芽,绽开鲜花,吸引着无数勤劳的蜜蜂去采集花蜜,将春天的田园绘出一幅斑斓多彩的色彩画。
20、我挎着小竹篮,哼唱着小曲,穿梭在果树之间。突然,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闯入我的眼帘。眨眼间的功夫,它就“躺”在我的手心中。它就像一颗红宝石光彩夺目,而且还散发着诱人的的香味。我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咕噜咕噜”地叫。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在身上擦两下,就咬一大口,甜美的苹果汁直冲我的喉咙。真爽!
1. 有关戈壁的诗句有哪些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
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2、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曹植·魏晋
译文: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李贺·唐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弯刀般高悬。
4、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从军行》王昌龄·唐
译文: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
5、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高适·唐
译文: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6、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蓟中作》高适·唐
译文: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
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唐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赛》王昌龄·唐
译文: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是去万里之外打仗的战士还未回来。
10、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高适·唐
译文: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2. 形容边疆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 描写西北边疆的诗句《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诗鬼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 描写边疆 诗句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回答者: 杨俊1981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2-27 12:51 只有这几首了,希望对你有用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边塞诗鉴赏 *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
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
5. 描写西部边疆悲壮苍凉的诗句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