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山楂的别名 7 山楂的处方用名 8 山楂来源 9 山楂的产地 10 山楂的原植物形态 11 山楂的栽培 12 山楂的病虫害 13 山楂的采收与初加工 14 山楂的生药性状 15 山楂果实的贮藏 16 山楂的炮制 16.1 山楂的炮制方法 16.1.1 山楂 16.1.2 炒山楂 16.1.3 焦山楂 16.1.4 山楂炭 16.2 成品性状 16.3 炮制作用 16.4 炮制研究 16.5 山楂饮片的贮存方法 17 山楂的性味归经 18 山楂的功效及主治 19 山楂的用法用量 20 山楂的化学成分 21 山楂的药理作用 22 山楂的营养价值 23 山楂的食疗功效 24 适合吃山楂的人群 25 山楂的食用禁忌 26 与山楂相克的食物 27 山楂食用建议 28 治疗高脂血症的山楂制剂 29 山楂的药典标准 29.1 品名 29.2 来源 29.3 性状 29.4 鉴别 29.5 检查 29.5.1 水分 29.5.2 总灰分 29.5.3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29.6 浸出物 29.7 含量测定 29.8 山楂饮片 29.8.1 炮制 29.8.1.1 净山楂 29.8.1.2 炒山楂 29.8.1.2.1 含量测定 29.8.1.2.2 鉴别 29.8.1.3 焦山楂 29.8.1.3.1 含量测定 29.8.1.3.2 鉴别 29.8.2 性味与归经 29.8.3 功能与主治 29.8.4 用法与用量 29.8.5 贮藏 29.9 出处 3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山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山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山楂 * 山楂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ān zhā
fructus crataegi,haw [朗道汉英字典]
Chinese hawthor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Crataeg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awthorn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山楂
山楂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补遗》[1]。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 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的干燥成熟果实[2]。山楂生药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 2~0. 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炒山楂表面颜色加深,味酸微甜[2]。焦山楂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味微酸[2]。山楂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味涩[2]。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2][1]。归脾、胃、肝经[2][1]。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2]。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 *** 性,善于消食化积[2]。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2]。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2]。用于食积兼脾虚和痢疾[2]。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2]。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山楂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Fructus Crataeg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hawthorn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山楂的别名棠梂子、红果子[1]。
山果红、红果、胭脂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鼠查、赤瓜实、赤枣子
7 山楂的处方用名山楂、炒山楂、焦山楂、焦楂、山楂炭[2]。
8 山楂来源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 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的干燥成熟果实[2]。
9 山楂的产地山楂原产中国、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远在2000年前已有关于山楂的记载。山楂适应性很强,丰产性好,一般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22.5t以上,果实耐贮运,适于山地、沙荒地发展。
山楂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亚、欧、美各洲。在中国,很多省(自治区)都有山楂属植物分布,华北、东北各省最多,主要产区有辽宁省的辽阳、开源,山东省的益都、泰安、莱芜、平邑,河北省的兴隆、青龙、遵化、抚宁、涞水,山西省的晋城,河南省的林县、辉县,北京市的房山,天津市的蓟县。1986年全国山楂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上。山楂栽培以中国为最盛。
山楂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等地[1]。
10 山楂的原植物形态山楂树高67m。树皮暗灰色。叶单生,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1cm,宽47cm,先端渐尖,呈59裂的羽状分裂,叶缘具锐锯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叶柄长26cm。花为两性花,花瓣白色,由1225朵,果实近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果面紫红色,果点较多;果肉有粉红、紫红、青绿等色。
11 山楂的栽培山楂苗栽植后24年开始结果,1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经济栽培寿命可达100年以上,一般株产3050kg,也有株产达500kg以上的大山楂树。
山楂的芽有花芽、叶芽和隐芽之分。发枝力强,枝条密生,枝有开张性。山楂的生长期约为180200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140160天。植物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十分严格,在年均温222.6℃,绝对最低温1 41℃,>10℃积温20005000℃无霜期1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701546mm。喜光,在光照条件良好的环境中,可明显提高坐果率,果实着色好,糖分高。根系分布在地下4060cm处,但土层深厚时仍可向下伸长,故栽植山楂应选土层深厚地段。
主要栽培品种有:豫北红、秋金星、敞口、燕瓤红、红瓤绵、软籽、小金星。
多用嫁接繁殖。秋季和春季都可以栽植。栽植密主土壤瘠薄地可采用3m×4m的株行距,土壤肥活地可为4m×5m。
12 山楂的病虫害山楂的主要病虫害有:食心虫类、金龟子类、介壳虫类、白粉病。
13 山楂的采收与初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2]。
14 山楂的生药性状山楂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 2~0. 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 山楂果实的贮藏山楂果实较易贮藏,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为05℃,如温度在0℃时,相对湿度应为8595;如温度在0℃以上时,相对湿度应为8085%。贮藏方法有窖藏、缸藏、筐藏和埋藏等。埋藏法是在背阴的地方,挖深1m、直径0.7m的圆坑,坑底铺一层厚1520cm的细沙,然后选无伤的果实堆放在沙子上,厚约50cm,上面再盖上1520cm厚的细沙,最后覆土填平或堆成土堆,于10月至11月贮藏,可贮至第二年5月,埋后不用管理。
16 山楂的炮制宋代有炒磨去子(《疮疡经验全书》)的炮制方法[2]。
元代用炒法亦用蒸法(《丹溪心法》)[2]。
明代除沿用上述方法外,还提出了“核有功力不可去”(《本草通玄》)[2]。
清代增加了炒炭(《外科证治全生集》)、姜汁拌炒黑(《本草述钩元》)、姜汁炒(《温热暑疫全书》)、童便浸(《本经逢原》)等炮制方法[2]。同时还对炮制的作用有较多论述[2]。如生食损齿(《握灵本草》);炒黑,能治血积(《本草述钩元》);去核不发热(《本经逢原》);“去核用,核能化食磨积,治疝,催生,研碎化瘀,勿研消食,童便浸、姜汁炒炭,去积血甚效”(《得配本草》)[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2]。
16.1 山楂的炮制方法 16.1.1 山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筛去碎屑[2]。
16.1.2 炒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2]。
16.1.3 焦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取出晾凉,筛去碎屑[2]。
16.1.4 山楂炭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2]。
16.2 成品性状山楂为圆片状,皱缩不平[2]。外皮红色[2]。断面黄白色,中间有浅**果核,多脱落[2]。气微清香,味酸微甜[2]。
炒山楂表面颜色加深,味酸微甜[2]。
焦山楂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味微酸[2]。
山楂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味涩[2]。
16.3 炮制作用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2]。如治疗妇女气滞血瘀的通瘀煎(《景岳全书》);治痛经、闭经的散结定痛丸(《傅青主女科》);治高脂血症的降脂通脉饮(《中医杂志》)[2]。
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 *** 性,善于消食化积[2]。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2]。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2]。用于食积兼脾虚和痢疾,如治疗饮食积滞的保和丸(《中国药典》)[2]。
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2]。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2]。如用酸枣并山楂肉核烧灰,米饮调下,治肠风下血(《是斋百一选方》)[2]。
16.4 炮制研究山楂主要含黄酮类(注:活血化瘀成分)、有机酸类(消食抑菌成分)、糖分、鞣质、维生素C、微量元素及磷脂等成分[2]。
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总黄酮和总有机酸含量:山楂中的总黄酮和总有机酸都集中在果肉中,山楂核中含量甚微,而山楂核又占整个药材重量的40%左右,故去核的方法是合理的(核可另作药用)[2]。山楂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和有机酸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这与受热程度有关[2]。炒山楂对黄酮类成分无明显影响,有机酸稍有减量[2]。焦山楂黄酮类成分、有机酸则大大降低[2]。用电烘箱加热的烘烤品则与烘烤温度关系密切,超过175℃,黄酮类成分下降40%,总有机酸下降55%[2]。总之,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两类成分被破坏越多[2]。
(2)枸橼酸含量:山楂加热后,枸橼酸含量变化较大,炒山楂比生山楂下降了17.47%,焦山楂下降了57.22%;炒山楂与焦山楂相比,也有显著差异[2]。
(3)熊果酸含量:用薄层扫描法测得生山楂(北山楂)和焦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无显著的差异[2]。
(4)总磷脂含量:采用钼蓝比色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及其6种炮制品中总磷脂含量及磷脂组成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炮制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总磷脂含量明显下降[2]。
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以小白鼠胃肠推进功能、胃中游离酸、胃蛋白酶及山楂中亚硝酸盐含量为指标,对山楂生品、炒品、炒焦品和炒炭品进行比较[2]。结果表明,生品或炒品对小白鼠的消化能力影响较大,可以增强[2]。亚硝酸含量较低[2]。初步认为,山楂入消食药以生品或炒品为好[2]。
另通过抑菌实验表明,焦山楂和生山楂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别[2]。其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较水煎剂有所增强[2]。
16.5 山楂饮片的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防蛀[2]。
17 山楂的性味归经山楂味酸、甘,性微温[2][1]。归脾、胃、肝经[2][1]。
18 山楂的功效及主治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能[2]。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2]。如治疗妇女气滞血瘀的通瘀煎(《景岳全书》);治痛经、闭经的散结定痛丸(《傅青主女科》);治高脂血症的降脂通脉饮(《中医杂志》)[2]。
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散瘀的功效[1]。
1.治肉积食滞,腹痛泄泻,细菌性痢疾,痰饮痞满吞酸,黄疸,疝气偏坠胀痛[1]。
2.治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瘀滞痛,小儿疳积[1]。
3.现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肝炎,肾盂肾炎[1]。
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 *** 性,善于消食化积[2]。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2]。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2]。用于食积兼脾虚和痢疾,如治疗饮食积滞的保和丸(《中国药典》)[2]。
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2]。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2]。如用酸枣并山楂肉核烧灰,米饮调下,治肠风下血(《是斋百一选方》)[2]。
19 山楂的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黄或炒焦用[1]。
20 山楂的化学成分山里红山楂果实中含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黄酮类、维生素C、内酯及苷类[1]。
山里红果实还含槲皮素、金丝桃苷、表儿茶精等[1]。
野山楂果实中含山楂酸、咖啡酸、齐墩果酸、苹果酸、鞣质、皂苷及维生素C等[1]。
21 山楂的药理作用山楂果实有增加胃液消化酶,帮助消化的作用,及降血脂作用;乙醇提取物给兔静脉注射,可使血压缓慢、持久地下降;所含黄酮、皂苷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兔心冠脉流量[1]。山楂可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1]。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大肠肝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1]。
近代对山楂作了大量研究,证明除健胃止痢外,尚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抗心律不齐、降压、降血脂、抗菌等作用。
22 山楂的营养价值果实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有机酸、钙、铁、磷及多种维生素,比柑橘、苹果等多种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仅次于枣、猕猴桃,是苹果的1.7倍和柑橘的23倍;钙含量达到850ppm;还含有大量的红色素、果胶质和多种药用成分,所含维生素C和黄酮类药物有抗癌作用。
1.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
2. 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
3. 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
4. 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
5. 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6. 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7. 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23 山楂的食疗功效山楂味甘、性微温酸,入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之功效;
主治肉食积滞、小儿乳食停滞、胃脘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等。
1. 消食导滞:用于食滞不消、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泄泻。对肉食滞效果尤佳;
2. 化瘀散结:本品能入血分而散除瘀结,可用于产后血瘀腹痛、瘀血停滞肿痛、瘀血阻滞经脉等病症。
24 适合吃山楂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山楂。
1. 消化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肠炎患者适宜食用;
2. 孕妇、儿童、胃酸分泌过多者、病后体虚及患牙病者不宜食用。
25 山楂的食用禁忌1. 山楂助消化只是促进消化液分泌,并不是通过健脾胃的功能来消化食物的,所以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2. 儿童正处于牙齿更替时期,长时间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对于牙齿生长不利。所有人食用山楂都不可贪多,而且食用后还要注意及时漱口,以防对牙齿有害;
3. 山楂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血脂过低的人多食山楂会影响健康;
4. 牙齿怕酸的人可以食用山楂糕等山楂制品。
26 与山楂相克的食物山楂不宜于海鲜、人参、柠檬同食。
27 山楂食用建议每次3~4个
1. 山楂味酸,加热后会变得更酸;
2. 市场上的山楂小食品含糖很多,应少吃,尽量食用鲜果;
3. 山楂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再拌上同样清爽的白菜心,特别适合食积不化、脂肪堆积者食用;
4. 山楂用水煮一下可以去掉一些酸味,如果还觉得酸,可以适量加一点儿糖,不过这样消脂的作用就少了很多。
28 治疗高脂血症的山楂制剂国内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山楂制剂已有脉安冲剂、山楂养心冲剂、复方山楂片、山楂精去脂片、舒心片等.
29 山楂的药典标准 29.1 品名山楂
Shanzha
CRATAEGI FRUCTUS
29.2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ida 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 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29.3 性状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 2~0. 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29.4 鉴别取本品粉末lg,加乙酸乙酯4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3→10),在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荧光斑点。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9.5 检查 29.5.1 水分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29.5.2 总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K)。
29.5.3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Ⅸ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29.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1.0%。
29.7 含量测定取本品细粉约l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水l00ml,室温下浸泡4小时,时时振摇,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加水50ml,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漓定,即得。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6.404mg的枸橼酸(C6H807)。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6H807)计,不得少于5.0%。
29.8 山楂饮片 29.8.1 炮制 29.8.1.1 净山楂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
29.8.1.2 炒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色变深。
本品形如山楂片,果肉黄褐色,偶见焦斑。气清香,味酸、微甜。
29.8.1.2.1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6H807)计,不得少于4.0%。
29.8.1.2.2 鉴别同药材。
29.8.1.3 焦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本品形如山楂片,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有焦香气。
29.8.1.3.1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6H807)计,不得少于4.0%。
29.8.1.3.2 鉴别同药材。
29.8.2 性味与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29.8.3 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29.8.4 用法与用量9~12g。
29.8.5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29.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0-
根及根茎类中药-甘草
[来 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后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性状鉴别] ①药材:甘草,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一,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质坚实而 重,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裂隙,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显“菊花心”。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气微,味甜而特 殊。②饮片:甘草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周边红棕色或灰棕色,切面显黄白色至**,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气微,味甜而特 殊。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②皮层窄。③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 维。④束间形成层不明显。⑤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⑥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⑦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⑧根中心无 髓,根茎中心有髓。(2)粉末:淡棕**,味甜而特殊。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②草酸钙方晶多见。③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④淀粉粒 多为单粒,卵圆形或椭圆形,脐点点状。⑤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⑥棕色块状物形状不一。
[成 分] ①三萜类化合物。②甘草尚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③香豆素。④氨基酸。⑤生物碱。⑥挥发性成分。⑦多糖。甘草甜素有解毒、抗炎、抗癌、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作用。甘草酸有抗炎、镇咳、抗癌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镇痉、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
[检 查]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甘草酸不得少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