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
邮编:844300代码:653129区号:0998拼音:JiashiXian
伽师在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
地理位置
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塔里木盆地西缘,克孜河下游。地处北纬39°16′—40°00′,东经76°20′—78°00′之间,东西最长140千米,南北最宽80千米,总面积6715平方千米。
伽师县内平均海拔1190米。全县地形为东西走向的开形盆地,地形坡降明显变缓,形成由西南向东北微倾的地势,地面坡度为1/1000—1/3000。县城距乌鲁木齐市公里里程1338千米,距喀什市65千米,314国道、南疆铁路横穿县境。周边与疏附县、疏勒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相接。与周边中亚、南亚的共8个国家毗邻,有红旗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喀什国际航空港五个一类口岸可利用,具有“五口(岸)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气候特点
伽师县气候独特,属典型的暖温带内陆干燥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水稀少。年平均降雨量64.6毫米,年均蒸发量2051.5毫米,年平均气温11.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2.1°。全年日照时数为2923.7小时,无霜期平均在233天左右。伽师县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温差大,湿度小,光热资源丰富。
2000年7月,新疆农垦绿色食品环境监测站对伽师进行大气监测,监测结果为氮氧化物0.01225mg/立方,二氧化硫0.00178mg/立方,总悬浮物0.08mg/立方,评价结论为大气质量为一级,属清洁状态。
水文情况
伽师县水资源丰富,属喀什噶尔河水系,以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要来源,全县境内有融雪型河流7条,是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下游的地下地表水汇集区,但由于喀什噶尔河每年来水量极不均匀,存在“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现象。全县年均地表径流量11.04亿立方米,引用量年均9.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2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伽师县得名于伽师河。“伽师”似‘喀什”的同词异译,即突厥语“玉”之意。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天赐昌盛。《西域图志》作牌租阿巴特,《西域同文志》释:“牌租,天赐之谓;阿巴特,欣幸之词。”又名巴仁(维吾尔语“伯合热”一词的变音,意为两河之间)。
汉为疏勒国地。唐代有“迦师城”一名。清属喀什噶尔办事大臣管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伽师县,以唐代“迦师”为县名,隶属疏勒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伽师县治由南部的开旦木加依迁至巴仁,始为伽师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29年后属喀什行政区、喀什督察专区。1949年后,先后属喀什专区、南疆行政区。1977年划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80年复归喀什地区管辖。
伽师县下辖:巴仁镇、西克尔库勒镇、铁日木乡、英买里乡、江巴孜乡、卧里托格拉克乡、克孜勒博依乡、米夏乡、夏普吐勒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古勒鲁克乡、玉代克力克乡13个乡镇,300个行政村,总人口33.79万人(2007年06月),有维、汉、哈、回等1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3.39万人,占总人口的98.81%,农业人口30.91万人,占总人口的91.48%。
巴仁镇代码:653129100辖5个社区、7个村委会:团结西路社区、团结东路社区、古宰尔西路社区、文化路社区、古宰尔东路社区、英吾斯塘博依村、巴仁村、菜哈枘村、阔什科瑞克村、叶坎克其格村、琼巴格村、阿热买里村。
西克尔库勒镇代码:653129101辖3个社区: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
铁日木乡代码:653129200辖10个村委会:铁热克艾日克村、巴什铁日木村、阿亚格铁热木村、明克什拉克村、兰干村、仓村、阿亚格兰干村、霍加艾日克村、托合热克村、托万恰央恰克提村。
英买里乡代码:653129201辖20个村委会:英买里村、喀吾勒村、阔什马克铁热克村、托万克兰干村、墩美其特村、兰帕村、英阿瓦提村、古再村、喀拉央塔克村、种子村、阿亚格英买里村、库木艾日克村、墩艾日克村、托万库木艾日克村、巴格托格热克村、墩迪瓦依村、巴什克皮乃克村、阿亚格克皮乃克村、阿迪热村、吐孜鲁克村。
江巴孜乡代码:653129202辖27个村委会:阿克江巴孜村、阿克吐尔村、克孜勒吉依木村、色日克托格拉克村、玉吉米力克兰干村、萨热依塔木村、恰喀村、开普台尔巴格村、开代木加依村、其维克村、琼布鲁胡其村、排什塔克村、墩恰喀尔村、托万尕勒村、克其克江巴孜村、尤库日尕勒村、克其克布鲁胡其村、琼江巴孜村、喀热喀什村、英栏杆村、仓村、阿亚克村、阿亚格吐曼贝希村、库克库木村、依排克其村、艾格铁热克村、吐格曼贝希村。
卧里托格拉克乡代码:653129203辖35个村委会:巴扎村、卧里托格拉克村、尤库日阔什库勒村、塔格艾日克村、阿亚格阔什库勒村、托格拉克斯木村、喀热古鲁克村、色日克托格拉克村、阿吉勒格里克村、托库勒村、夏普托勒买里斯村、苏坎阿斯特村、亚帕勒托格拉克村、帕尔其托格拉克村、龙口村、拜什托普村、盖孜乃库木村、乌堂村、恰拉欧萨村、喀热尤勒滚村、托盖欧勒迪村、喀尕买里斯村、尤库日买里村、英巴格村、阔曲买贝希村、托格拉村、喀赞库勒村、阿克吾斯塘村、喀塔尔墩村、巴什阿克代尔亚村、尤汗托格拉克村、销尔介乃克村、阿亚格阿克达里亚村、强孜村、乌吐拉阔什库勒村。
克孜勒博依乡代码:653129204辖34个村委会:先拜巴扎村、久维其村、库木买里村、阿热买里村、欧尔达库勒贝希村、克孜勒坎特村、尤库日苏勒坦艾日克村、苏勒坦艾日克村、巴什英阿依马克村、英阿依马克村、尤库日阿帕克霍加村、托万克阿热克什拉克村、阿热克什拉克村、阿拉勒村、色满村、浩罕村、木努尔村、阿依丁村、恰瓦拉村、铁热克博斯坦村、阿容村、博迪马勒村、喀拉央塔克村、喀热勒克村、曲如其村、科克通鲁克村、托尤苏勒坦艾日克村、曲勒库勒村、欧吐拉阿帕克霍加村、托万阿帕克霍加村、英买里村、阿亚格乔拉克村、巴什乔拉克村、坎迪尔勒克村。
米夏乡代码:653129205辖21个村委会:江尕勒霍伊拉村、米夏村、喀村、琼库尔克什拉克村、喀孜艾日克村、琼霍伊拉村、托万塔尔夏村、艾提尕村、伊勒提孜霍依拉村、英塔木村、尤库日塔尔夏村、英巴格村、其拉克村、英买里村、托格日苏村、吐格巴斯特村、夏合亚迪村、巴什英温村、阿亚格英温村、巴什欧依托格拉克村、阿亚格欧依托格拉克村。
夏普吐勒乡代码:653129206辖22个村委会:央艾日克村、阿热夏普吐勒村、喀玛铁热克村、扎滚拉村、加依艾日克村、托万加依艾日克村、墩艾日克村、提木村、米里克村、依肯苏村、克买村、兰干村、巴依艾日克村、喀赞库勒村、安江艾日克村、其纳艾日克村、巴依托喀依村、托什坎拉村、恰依拉村、琼阿克艾日克村、克其克阿克艾日克村、库木墩村。
和夏阿瓦提乡代码:653129207辖42个村委会:托玛贝希村、吾斯塘博依村、塞克孜阿代木村、喀热墩村、帕合塔买里斯村、阿瓦提买里斯村、英艾日克村、斯拉木克买村、巴依托喀依村、巴什英买里斯村、欧吐拉英买里村、墩艾日克村、阿亚克英买里村、夏合亚迪村、夏勒克村、墩吕克村、其日克村、尕藏托格拉克村、阿亚克巴格恰村、喀热墩维村、喀热萨村、排孜瓦提艾日克村、阔什托玛村、萨尔吾斯农场、尤古买希勒克村、莫玛墩村、比纳木村、柯尔克孜吐格村、达西村、库木阔勒村、亚帕勒托格拉克村、代尔亚博依村、色满村、萨尔吾斯村、兰帕村、克亚克勒克村、欧吐热巴格恰村、巴格托格拉克村、亚哈奇阿依万村、阿木巴尔其村、伊然村、巴格奇村。
克孜勒苏乡代码:653129208辖40个村委会:巴什兰干村、阿亚格栏杆村、库木巴格村、托卡依村、巴什勒格勒德玛村、兰干买里斯村、勒格勒德马村、阿亚格勒格勒德玛村、勒格里地玛央艾热克村、英兰杆村、巴什央艾热克村、央艾日克村、阔什托格拉克村、库台台村、巴格托格拉克村、约勒其村、塔格艾日克村、古里巴什村、翁艾日克村、琼艾热克村、夏勒艾热克村、巴格艾日克村、阿克艾日克村、温塔木村、巴什温塔木村、拜什塔木村、多来提巴格村、库木库坦村、克日克塔木村、阿克托喀依村、阿亚格麻扎库木村、麻扎库木村、巴什麻扎库木村、吾斯塘博依村、阿克墩村、托库勒村、阿亚格奥依塔格村、吾依塔格村、巴什奥塔格村、托格拉克勒克村。
古勒鲁克乡代码:653129209辖28个村委会:古勒鲁克村、哈尼喀村、兰干村、亚勒古孜塔勒村、英巴格村、拜什塔木村、尤库日拜什塔木村、阿亚格拜什塔木村、喀让古鲁克村、阿西克古勒鲁克村、阿克提坎村、巴什阿勒克库勒村、阿勒库勒村、喀日木库木村、阔若克村、阿恰勒村、堂力其村、阿克托喀依村、苏巴斯提村、塔提其村、英买里村、欧吐拉拜什塔木村、阿亚格科克塔勒村、巴什阿恰勒村、库其木拜什村、克孜勒库木村、欧土拉古勒鲁克村、库克塔里村。
玉代克力克乡代码:653129210辖12个村委会:巴扎村、堂来恰普提村、英艾日克村、库客村、希依提里日木村、多兰买里斯村、恰依拉村、拜什喀帕村、同干麻扎村、加依库木村、英买里村、安江买里斯村。
农三师伽师总场代码:653129400
地区特色
伽师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伽师县土地总面积6700平方公里(约合1005万亩),现有耕地面积80余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96%,园地为1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林地为211.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森林覆盖率为19.5%;扣除城镇、交通、湖泊面积,全县未利用地总面积约540万亩,占总面积的53.7%,其中,可供开发的宜农宜林耕地面积达360万亩,占未利用土地的66.7%。盛产棉花、小麦、玉米、安西茴香以及伽师瓜、杏、葡萄、酸梅等农产品,是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素有“西域明珠”、“瓜果之乡”的美誉,2001年伽师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伽师杏子之乡”、“中国酸梅之乡”。伽师瓜、酸梅、唛饴赛木杏并称为伽师县三大特产。
伽师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克尔镇以北喀什噶尔套山南坡地区。现已探明的有铜、铅、锰、锌、铁、镍、铂、铝、石灰石、方解石、冰洲石、萤石、石膏、天青石、重晶石、硫磺、钻井粘土、石棉、石油、天然气等24种金属及非金属矿藏,其中冰洲石、石膏储量可观,铜储量1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3—8%,其余矿品位均在中等程度以上,分布集中,易开采,314国道和南疆铁路横穿矿区。
--------------------------------------------------------------------------------
历史沿革
伽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古老乡土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隶属于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古国。1902年7月成立伽师县。伽师在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塔里木盆地西缘,克孜河下游。地处北纬39°16′—40°00′,东经76°20′—78°00′之间,东西最长140千米,南北最宽80千米,总面积6715平方千米。县辖巴仁镇、西克尔库勒镇、铁日木乡、英买里乡、江巴孜乡、卧里托格拉克乡、克孜勒博依乡、米夏乡、夏普吐勒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古勒鲁克乡、玉代克力克乡13个乡镇,300个行政村,总人口33.79万人,有维、汉、哈、回等1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3.39万人,占总人口的98.81%,农业人口30.91万人,占总人口的91.48%。
伽师县内平均海拔1190米。全县地形为东西走向的开形盆地,地形坡降明显变缓,形成由西南向东北微倾的地势,地面坡度为1/1000—1/3000。县城距乌鲁木齐市公里里程1338千米,距喀什市65千米,314国道、南疆铁路横穿县境。周边与疏附县、疏勒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相接。与周边中亚、南亚的共8个国家毗邻,有红旗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喀什国际航空港五个一类口岸可利用,具有“五口(岸)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伽师县气候独特,属典型的暖温带内陆干燥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水稀少。年平均降雨量64.6毫米,年均蒸发量2051.5毫米,年平均气温11.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2.1°。全年日照时数为2923.7小时,无霜期平均在233天左右。伽师县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温差大,湿度小,光热资源丰富。
2000年7月,新疆农垦绿色食品环境监测站对伽师进行大气监测,监测结果为氮氧化物0.01225mg/立方,二氧化硫0.00178mg/立方,总悬浮物0.08mg/立方,评价结论为大气质量为一级,属清洁状态。
伽师县水资源丰富,属喀什噶尔河水系,以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要来源,全县境内有融雪型河流7条,是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下游的地下地表水汇集区,但由于喀什噶尔河每年来水量极不均匀,存在“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现象。全县年均地表径流量11.04亿立方米,引用量年均9.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2亿立方米。
伽师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伽师县土地总面积6700平方公里(约合1005万亩),现有耕地面积80余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96%,园地为1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林地为211.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森林覆盖率为19.5%;扣除城镇、交通、湖泊面积,全县未利用地总面积约540万亩,占总面积的53.7%,其中,可供开发的宜农宜林耕地面积达360万亩,占未利用土地的66.7%。盛产棉花、小麦、玉米、安西茴香以及伽师瓜、杏、葡萄、酸梅等农产品,是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素有“西域明珠”、“瓜果之乡”的美誉,2001年伽师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伽师杏子之乡”、“中国酸梅之乡”。被称为“中国瓜王”、“西域珍品”的伽师瓜以其品质优异、肉厚质细、甘甜清脆、含糖量适中而享誉国内外,与酸梅、唛饴赛木杏并称为伽师县三大特产。
伽师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克尔镇以北喀什噶尔套山南坡地区。现已探明的有铜、铅、锰、锌、铁、镍、铂、铝、石灰石、方解石、冰洲石、萤石、石膏、天青石、重晶石、硫磺、钻井粘土、石棉、石油、天然气等24种金属及非金属矿藏,其中冰洲石、石膏储量可观,铜储量1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3—8%,其余矿品位均在中等程度以上,分布集中,易开采,314国道和南疆铁路横穿矿区。
1999年,伽师县辖2镇11乡:巴仁镇、西克尔库勒镇、铁日木乡、英买里乡、江巴孜乡、卧里托格拉克乡、克孜勒博依乡、米夏乡、夏普吐勒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古勒鲁克乡、玉代克力克乡。年末总人口29.5万人,其中汉族8143人,少数民族286857人,农业人口266342人。
2000年,伽师县辖2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173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巴仁镇22381西克尔库勒镇1013铁日木乡12430英买里乡24330江巴孜乡27166卧里托格拉克乡32182克孜勒博依乡35726米夏乡22657夏普吐勒乡25472和夏阿瓦提乡38619克孜勒苏乡29427古勒鲁克乡18625玉代克力克乡11851哈里胡其农场虚拟乡449兵团伽师总场虚拟乡9405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伽师县位列第29名。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伽师县在列。
2005年,伽师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33名。
2004年,伽师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78名。
乌鲁木齐有几个县和乡?
世界第二大流动性荒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麓,有一片300亩的海面水稻田。三年前,水稻之父精英团队在黑龙江省等实验产业基地进行海水稻种植实验,海水稻实验产业基地就选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这儿相邻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离深海最远,也是pHph酸碱度7.8的中重度盐碱地。
假如海水稻科学研究成功了,最少提升一亿亩农用地,是个哪些定义呢?能够多活一亿人口数量。很有可能一些网友见面对海水稻产生误会,认为说白了便是生长发育在海中的稻谷。实际上并不是啊!海水稻是耐盐碱稻谷的艺术化叫法,是不畏海面的短期内侵泡,能够海边滩涂地等盐碱土生长发育的独特稻谷。这类稻谷和普遍的稻谷拥有一样的繁育步骤,盐土水历经方式方法去盐解决后,综合性多种多样方法浇灌,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层中的含盐度,海水稻就可以非常好地生长发育。
水稻之父在两年前的一次访谈讲到到,大家我国的播种面积少,18耕地红线耕地红线。可是大家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土,在其中可以种稻谷的接近两亿亩。假如我国能发展趋势一亿亩盐碱土栽种稻谷,可提升总产值300亿kg。这样一来,就算是碰到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突发病症,大家也不必担心没有谷物吃。
很有可能有些人会问,为何袁老她们要花很多的产品研发成本费在盐碱土上栽种稻谷?这身后的实际意义,远比大家想象的要长远。在我国的盐碱地地并不只存有于海滩,内陆地区的青海省、内蒙古、甘肃省等地都是有许多,许多的荒漠全是因为江河变枯产生的,盐土度很高,别的农作物不容易生长发育,但海水稻能够融入那样的自然环境。
蒙古语.意为美丽的天山牧场,隶属乌鲁木齐市管辖,所辖两镇7乡,59个村委会(自然林)213村民小组。总面积4621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人.主要民族为汉、哈、维.乌鲁木齐县政府于2006年6月20日迁址乌鲁木齐板房沟乡,县人民政府驻地七工村,位于乌鲁木齐市场39公里处.县境东靠水西沟乡,南以天格尔山与和静县分界,西临萨尔乔克牧场、甘沟乡和永丰乡,面积794.57平方公里.北郊冲积平原农业区,耕地比重大,园地集中程度高,是全县的水稻种植区和蔬菜、瓜果、牛奶、蛋禽、水产等主要副食品生产基地家庭式农家乐等。
乌鲁木齐县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平原、低山农区年平均气温5-7,南山前山带为2-5,其他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雪线常在3500米以上,南依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一号冰川位于天山天格尔峰北侧,海拔高度为4480米,是乌鲁木齐河,的发源地,距乌鲁木齐120公里。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丰富、南山牧区原始森林区,苍松翠柏,林木葱郁,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冬暖夏凉,优美的天然牧场,是避暑胜地。久有盛名的甘沟菊花台、“白练悬空”的西白杨沟瀑布、庙尔沟松林涌泉,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向往的自然名胜;小渠子、南台子、照壁山水库等旅游风景区,松柏参天,层峦叠翠,风光绮丽,引人入胜;永丰包家槽子亚欧大陆地理中心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吸引着大批游人;水西沟高山滑雪场、滑冰场。古文化遗存主要有烽火台、庙尔沟石人。矿藏资源有煤、石灰石、石膏、页岩、铜、磷、沙金等,药用野生植物有雪莲、贝母、党参、麻黄、甘草、红花、锁阳、大黄、益母草、当归等200多种。野生动物数十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北山羊、黑鹳等。平原、低山农区最热月7月极端最高气温42度,最冷月1月极端最低温度-41。5度,年均降水量208。4毫米,年均蒸发量2813.50小时。青格达湖水面海拔504 米,为县境内最低点,坡降12%-15%。青格达湖渔业基地养殖温带鱼类,1985年投资120万元,当年建成养殖水面200亩(13.3公顷)。新增养殖水面542亩(36.1公顷),并配备成套的网具、机井、饲料加工及增氧设备;六十户乡1987年,投资80万元新建渔业基地,又财政借贷120万元,在荒洼地建设池塘35个,共有水面640亩(42.70公顷)。1988年,贷款88万元,借财政周转金152万元,建成养殖水面2250亩(合150公顷)打机井13眼,200-300米深度。并配置各种设备,新修引水渠道10.99公里。现成为乌县主要水产基地和最大、渔产量最高之一。
全县29所学校(中小学)。
乌鲁木齐县一所人民医院,于2003年归属北门医院,各乡镇共有10个卫生院由卫生局管辖。
商贸:针纺百货公司:1981年4月,县商业局成立贸易公司,主管日用工业品购销业务。石油公司、五金公司:1979年8月,县石油公司成立,有职工9人。公司下设7个加油站,承接了原由生产资料公司承担的全县农牧业机械用油的计划业务安宁渠综合贸易市场是北郊唯一的农贸市场,位于安宁渠集镇中心,1984年投入使用占地3976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建设投资38万元。
全县有各类禽畜产品种近50个。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水稻次之,还有玉米、高粮、大麦等杂粮和豆类共计14个品种。油料作物有油菜、胡麻、葵花、红花四种,其它作物有甜菜、啤酒花、麻类、棉花等。
5、交通:
阿-巴公路(216国道)北起阿勒泰市,向南经北屯,越将军戈壁,过奇台抵乌鲁木齐、大湾乡、永丰乡、萨尔乔克牧场抵后峡,翻越天山冰达坂至南疆巴轮台,全长1002公里。
1986年-1993年,全县县乡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公路建设投资达1400余万元.1990年,县乡公路承担的客运量占社会总运量的95%以上.1992年,全县县乡公路通车里程887公里.县乡沥青公路229公里,其中县道10条、128公里,乡道5条、51公里,乡村道26公里,专用道1条、24公里,板房沟乡公路40公里、水西沟公路18.5公里、安宁渠7公里、托里乡公路3公里、萨尔乔克牧场公路10公里、萨尔达坂乡3公里、便道321.5公里;自然道24公里.
6、城市街路.
一、水西沟镇:(推荐三条路街)
1、溪水北路:位于水西沟北路,自水西沟加油站十字路口以北至乌鲁木齐市道路方家庄路段,全长1800米,宽40米,道路两边1800米种有几十年的白杨树。
2、民田街:位于水西沟镇西北部,自水西沟加油站十字路口以西至水西沟村路段,全长2100米,宽20米,按小城镇规划,确定为环镇公路,该路段与民田街相对应,道路两旁均为农田和蔬菜大棚,故得民田街,于2006年7月26日命名。
3、大庙街:位于水西沟镇东南部,自水西沟镇政府所在地十字路口以东至羊圈沟旅游景区路段,全长1850米,宽30米,道路在大庙村境内,区域内有座古庙,当地老百姓一直称为大庙,而故得名为大庙街,于2006年7月26日正式命名为大庙街。
4、育才街:位于水西沟镇西北部,从水西沟镇政府所在地十字路口以西至板房沟路段,全长2000米,宽30米。沿路主要有水西沟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等,车道两旁为人行道,地面由花方砖铺设而成,两侧为绿化种植小榆树,于2004年 9月17日正式命名。
二、安宁渠镇:
1、平安南路:位于安宁镇政府十字路口至东戈壁村以南,全长3500米,宽8米。路面为沥青路面。以道路通行方便、安宁平坦而得名。无人行道,路边有一个集贸市场。
2、滨湖路:从西戈壁村一队路口至滨湖村六组纸厂全长800米,宽8米。位于西戈壁村和滨湖村的便道,经过多年的修建,两村之间道路,平坦而又便捷,路侧绿树成荫,比喻向海滨公园一样风景优美而得名,于2004年9月17日正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