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更具价值,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有很多种,如,谷物深加工、薯类深加工、蔬菜深加工、水果深加工、坚果深加工、浆果深加工、棉麻深加工、花卉深加工、茶叶深加工、蜂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等。那么,农产品深加工有什么好项目呢?农产品深加工有什么好项目?
1、水果蔬菜再加工
我们知道农村种植水果、蔬菜的品种是最多的,而且不含农药等化学成分,吃起来那是放心得很,但是有个缺点,一些水果、蔬菜不宜保存过久,容易腐烂,将水果蔬菜再加工一下,更加容易储存,放到市场上去销售也是可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果脯、蜜饯、干果等加工食品,其实都是可以考虑的不错的创业项目。
2、花生类产品加工
在目前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惟有花生及其加工产品的价格坚挺不衰,而且上涨趋势明显。据专家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花生生产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花生的主要加工制品:1、花生乳;2、蜜脆花生;3、花生果茶;4、用花生皮制作酱油;5、芝麻花生研;6、鱼皮花生;7、花生酥糖;8、奶油花生米;9、酥皮花生仁;10、花生酥糕;11、花生仁红衣制作宁血片;12、芝麻酥糖;13、米花糖;14、芝麻酱;15、香油。
3、大豆及豆制品加工
大豆及其豆制品营养价值高,价格亲民,是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丰富的大豆资源也为农村带来了商机。
大豆的主要加工制品:1、白豆腐(水豆腐);2、彩色豆腐;3、豆腐丝;4、百叶(豆腐皮);5、豆腐干;6、油豆腐;7、腐竹;8、人造蛋白肉;9、豆粉;10、豆浆;11、豆腐脑;12、臭豆腐;13、豆腐乳;14、豆腐油炸制品,包括炸豆腐泡、炸丸子、炸豆卷、炸素虾、樱桃豆腐等;15、豆腐熏制品,包括熏干、素肠等;16、五香豆腐片;17、茶香干;18、口蘑香干;19、绿豆加工粉条、粉皮、粉丝、绿豆糕等。
4、甘薯系列产品加工
甘薯深加工可制成400多种副食品,深加工工业产品多达1000种以上,如丁酸、酒精、柠檬酸、赖氨酸、磷酸淀粉酯等。通过深加工,甘薯一般可以增值2~10倍,甚至100倍以上。
甘薯的主要加工制品:1、甘薯酱色;2、甘薯枣;3、甘薯脯;4、蜜薯干;5、利用薯渣快速提取柠檬酸钙;6、甘薯粉渣饲料化处理;7、甘薯酥饼;8、甘薯软糖;9、甘薯蜜饯;10、甜薯片;11、甘薯糕点萨其马;12、香脆甘薯干。
5、大蒜类产品加工
这前两年“算你狠”,确实火了一把,大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香辛类蔬菜。我国种植大蒜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且品种资源丰富。
大蒜的主要加工制品:1、糖醋蒜头;2、咸味蒜米;3、翡翠蒜米;4、麻油蒜酱;5、脱水蒜片;6、调味蒜粉;7、大蒜精油;8、无臭蒜素;9、无臭蒜酒;10、脱臭蒜液;11、大蒜枸杞饮料;12、腌蒜薹;13、糖醋蒜薹;14、纯天然大蒜除臭。
6、蔬菜腌制类产品加工
据各地副食品市场调查,腌制的各种食用小菜,由于食味独特,营养丰富,容易存放,可长年食用,品种齐全,非常畅销,已出现洪不应求的势头。
腌制蔬菜的主要加工制品:1、腌青辣椒、酱辣椒、红辣酱、泡红椒、泡甜椒、五香辣椒、酸辣椒、渣辣椒、辣椒油、辣椒酱;2、萝卜制品,包括咸萝卜、辣酱萝卜、清淡萝卜干、五香萝卜干、紫香萝卜干、香辣萝卜干等;3、白菜制品,包括腌白菜、风味白菜、辣白菜、朝鲜辣白菜等;4、腌蒜茄;5、佛手瓜制品;6、酱瓜;7、泡菜;8、酸菜;9、酱制冬瓜;10、五香冬瓜;11、冬瓜干;12、冬瓜糖。
7、大宗农产品加工
高粱、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可以加工成半熟产品进行销售,高粱可以加工成超市里面卖的糯米食品,玉米也可以放进真空的袋子里包装好,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很受城里人的欢迎,自然有市场。
玉米的主要加工制品:1、油炸玉米片;2、全酶法加工玉米面饴糖;3、膨化玉米粉;4、玉米转化糖稀生产;5、玉米面包;6、嫩玉米保鲜加工。
8、农产品二次增值加工
农产品的二次加工是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主要是指对蛋白质资源、油脂资源、新营养资源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
在农村从事农产品加工行业很常见,竞争不小,但是如果做好了的话,也很赚钱,现在农村办厂项目多不胜数,如果还能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和贷款、税务等扶持,那一定是稳赚不赔的项目,不过小本办厂在选择项目时需要考察当地的市场环境,做好市场调查和宣传推广,保证农产品的品质,才能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现在有了国家政策的加持,农产品加工业慢慢地发展、规范起来了,受到了愈来愈多返乡创业者和大学生的青睐。
农产品加工致富项目补助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本项目往年补贴比例为总投资额的30%,自2016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1-34万元。
2、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补助
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4月左右。
3、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
项目范围: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项目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项目补贴20-50万元。
寻求农业种植项目农业种植投资项目
食品产业园调研报告
导语:为扎实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我精心准备了食品产业园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加快我区园城建设,推进重庆(綦江)食品工业园区(以下简称食品园区)的更好、更快发展,区政协提案文史委在食品园区管委会的支持配合下,对园区未来发展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食品园区发展概况
重庆(綦江)食品工业园区成立于20xx年9月,是重庆目前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区。园区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5平方公里。园区目标定位是打造“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食品工业园,主导和特色产业为调味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目前,园区已投入5亿,亩平投入约20万元。已征用土地2618亩,其中:交付企业用地793亩、道路等公益设施用地265亩、河边预留和商业用地580亩、高坡地830亩、高速路绿花地100亩。一期安置房顺利交付,二期1。5万平方米主体完工。完成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5公里一期主干道路、综合管网及人行道铺装绿化工程、日供应3万吨的水厂一期(日供应能力6000吨)已建成投用,电力、天然气、通讯等综合管网已铺设完毕,日供气能力达到5万立方;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11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园区现已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已有32家企业签约入驻。其中,中国500强食品100强企业1家(“真心”瓜子),“中华老字号”企业4家(“老四川”牛肉干、“桥头”火锅、“冠生园”、“小洞天”),重庆著名品牌企业10余家。总投资约45亿元,产值90亿元,创利税10亿元,解决5000人以上就业。入住的本土企业中,“饭遭殃”、“金立方”、“酒民郎”、“郑胖子”、“古剑山”、“都晓得”等品牌食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工业旅游开始起步,德宜信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园区的部分企业也与西南大学食品学院,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健康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产品研发。园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重庆市食品工业基地”、“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基地”。
二、食品园区存在的问题
食品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因未征地拆迁,目前已签约企业30多家,供地的仅18家,尚有近20多家已签约企业无地可供,特别是已签约的安徽真心瓜子、老四川牛肉干等一些名优企业也无法落地,有意向入驻的企业如重粮集团、重庆红九九、安徽燕之坊,重庆餐饮集团、重庆糕点行业协会、重庆食品工业协会分别抱团入驻的30多家企业无法进一步对接。
2、园区高速公路以北的道路、管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未启动。
3、已经投产的企业还不足10家,“金立方”、“酒民郎”等已投产的企业产品需进一步打开销路。
4、园区拓展的中长期规划尚未确定。
三、食品园区发展前景分析
食品工业始终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集农业、制造业、现代物流服务业于一体的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需求进一步加大,食品工业将全面进入扩张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食品园区未来的发展一方面将共享食品工业扩张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丰富的原料优势是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綦江区最低海拔188米,最高海拔1973米,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且收获季节较长。拥有耕地面积162万亩,林地133万亩。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的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已形成雏形。蔬菜和木瓜均已成为全区农业骨干产业。其中,蔬菜种植规模50万亩(花椒10万亩、萝卜10万亩、辣椒20万亩、生姜大蒜各5万亩)。种植木瓜10万亩,梨子1万亩和猕猴桃1万亩均开始投产。可以说,这种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为园区各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园区各企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双盈。
(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园区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目前,渝黔铁路、210国道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穿越綦江,綦河水道与长江相连,水陆交通较为便捷。随着綦江到重庆主城的便捷通道惠品大道、三环高速公路、渝黔高速铁路和“三—万—南” 铁路的建成通车,綦江的交通将更加便捷。食品园区又处在三环高速公路、渝黔高速铁路和渝黔高速公路的交叉路口上,并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三)重庆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区对食品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
20xx年重庆轻工业总产值为1738亿元,食品工业为985亿元,占据了轻工业的一半多。食品工业是重庆名副其实的轻工第一大产业。食品园区是重庆市目前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区,必将吸引更多的重庆食品工业企业乃至全国一流食品工业企业前来考察入住。
(四)重庆市功能区的划分将引领食品园区大发展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重庆划分五大功能区,綦江区划为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是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和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是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有效辐射区域。这一划分使綦江的经济地理得到升级,城市功能定位更加精准,城市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将迎来最新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綦江区作为全市未来工业化的主战场之一,必将引领重庆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区的大发展。
(五)园区过去的工作为未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食品园区从成立到现在,已有6年时间了。管委会在这期间,在目标定位、规划编制、征地撤迁、人员安置、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引进了“真心”瓜子、“桥头”火锅,“冠生园”,“小洞天”、渝派、多味多等较为知名的外地企业入住。本区入住企业生产的“饭遭殃”、“金立方”、“酒民郎”、“郑胖子”等产品已投入市场销售。企业的入住,产品相继进入市场标志着园区发展已初见成效。实践证明,决策成立食品园区是正确的,园区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四、食品园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食品园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食品园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应根据食品工业发展的`新特点、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食品园区独特的职能作用进行科学定位。二十一世纪我国食品工业将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及国际化方向发展,这“五化”将成为我国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到20xx 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3 万亿元,年均增长15%;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50 家以上;中小食品企业发挥专、精、特、新的优势,逐步实现良性发展,形成各类企业分工协作、东中西部食品工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和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 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粮食加工、植物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饮料工业、制糖、方便食品制造、发酵、酿酒、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营养与保健食品缺制造等十三类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重点、产业布局和目标都作了具体规划。我区食品园区有四个方面的职能作用:一是培植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发挥工业经济自身作用,推动工业化发展;三是与东部新城产城融合,实现产城互动发展;四是发展工业旅游,提供旅游商品。
根据以上情况,我区食品园区未来发展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坚持“三融合、一集中、一为主”的发展方向。即坚持食品园区的产品布局与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区域布局相融合,使东部地区技术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融合在食品园区得到展现;坚持东部新城建设与食品园区发展相互融合,把食品园区建成生态、绿色、环保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区,建成产城融合的典范;坚持食品园区建设、食品工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融合,发展工业旅游,提供旅游商品,增强园区的美誉度,扩大园区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好重庆目前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区这块金子招牌,强力推进重庆市食品加工企业向食品园区集中;坚持以引进培植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龙头企业为主体,以调味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为主导和特色产业,挖掘专、精、特、新的优势,培植品牌,拓展市场,实现良性发展。
(二)食品园区未来发展的目标
食品园区未来发展目标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
近期发展目标:到20xx年,即建园10周年,还有近5年时间,园区面积拓展到5平方公里,8500亩,还需征用土地约6000亩。需建设的道路管网有:惠品大道,控制宽度70米的5公里主干道;次干道,24米宽的3。7公里和12米宽的6公里。共需资金24。1亿元,其中:征地拆迁需资金14亿元,道路管网及市政绿化建设需投资5。6亿元,通惠河和后溪河治理2亿元,电力、通讯等管线搬迁0。5亿元,平场0。8亿元,利息及其他支出1。2亿元。新征土地中:工业用地3700亩,居住用地910亩,商业用地370亩。为实现园区收支自求平衡,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按每亩155万元出让,工业用地按每亩12万元出让,土地出让收入达24。28亿元。引进入住企业达100家以上,投产企业达6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每年综合税收达5亿元以上。
远期发展目标:到2030年,园区沿惠品大道拓展,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30000亩,争取更多的国内仍至世界知名食品工业企业入住,最终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
(三)食品园区未来发展的措施
1、以地生财,为食品园区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当前,全国各地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都大大低于征地拆迁成本。园区收支最终要自求平衡只有靠以地生财和税收返还。在园区建设的初始阶段,入住投产的企业少,税收少,税收返还无力支撑园区发展,只有靠以地生财,实现以地养园。政府应给予食品园区征地指标,并特许食品园区将征用的土地一部分用作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征地拆迁成本与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出让的溢价用作补偿工业用地的征地拆迁成本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否则,食品园区将错失发展良机,发展停滞不前。
2、坚持走“以工哺农”之路,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蔬菜和木瓜均已成为全区农业骨干产业。其中,蔬菜种植规模达50万亩。园区要始终坚持“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食品工业带动綦江农业,帮助綦江农业全面实现现代化,同时带给农民稳定的收入,帮助他们发家致富。目前,綦江在农副食品加工业已经培育出了“綦江辣椒”、“赶水草蔸萝卜”、“石壕糯玉米”、“东溪花生”、“万兴生姜”、“金立方”、“酒民郎”、“饭遭殃”、“郑胖子”、“都晓得” 等本土的鲜菜及其深加工品牌。这些企业在市场也有一定的认可度。今后,园区应该积极引进此类企业,鼓励它们不断更新设备、改进技术,充分利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各项技术,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
3、 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品牌
继续引进一批知名企业,特别是重点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上市食品公司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牌企业,甚至是雀巢、卡夫这样的著名大型外资企业入驻,打造品牌聚集区,利用名牌企业带动整个园区的发展。继续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尤其要支持“金立方”、“酒民郎”、 “饭遭殃”、“郑胖子”、“古剑山”、“都晓得”等本土品牌企业,积极引导和帮助这些企业做好宣传工作,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营销宣传,同时还要拓展电子商务、网购和团购等销售渠道,让本土品牌走出重庆,面向全国,甚至冲出国门。
4、突出重点,继续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园区主打的产业重点是调味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
在调味食品方面,要重点打造辣椒加工产业化项目和酱腌菜调味品加工项目。基于调味食品加工业的特点,园区的相关企业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立足于本土市场,首先让自己的产品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成为同类产品中的领先者,先把本土市场做大做强,再考虑逐步扩大市场;第二,顺应市场细分的趋势,重点研发和生产几种主打产品,让主打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优势明显,很难被替代;第三,在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在产品上作出相应的调整;第四,大举进入餐饮市场、农贸市场,不要把产品局限于超市和卖场;第五,增加社区、卖场等公共场所的促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休闲食品方面,要重点打造豆制食品加工产业项目、方便肉制品加工项目、方便谷物食品加工项目和方便蔬菜食品加工项目。园区相关企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培养品牌,着力打造一些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品牌产品;第二,发展有益于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休闲食品,促进休闲食品向营养型、功能型和健康型转变。
在保健(功能)食品方面,要重点打造木瓜产业化工程项目、菊芋产业化工程项目和膳食纤维产业化工程项目。园区的相关企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大科研方面的投资力度、提升产品的质量;第二,充分利用木瓜,辣椒等优势原料中所含有的功能性成分开发新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产值,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利润。
5、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科技创新
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有力支持,只有更多的尖端技术(超高压处理,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微胶囊技术,真空技术,食品掺假鉴定等)被应用于食品工业,这个行业才能找到发展的着力点。食品加工厂加工工艺的改进、设备的更新以及产品的研发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研究。目前,我国从事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超过350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全国有205所高校设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园区的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与相应行业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让科研团队进驻企业,或者成立共建实验室。园区要尽快建立食品技术孵化区,将其作为企业自主知识创新和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合的平台。
6、发展工业旅游,提高园区知名度
随着工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工业旅游逐渐成为地区或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提高企业知名度、传承民族特色工业、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树立城市形象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园区要依托滨河景观带、美食一条街、食品生产线观光,青杠塝水库和周边原材料基地,组团打造“蛋糕王国”,“木瓜乐园”,“手工体验园”等集生产,销售,消费,娱乐于一体的食品城综合体项目,建设农产品生态农庄及顶级VIP会所等。要着力发展特色旅游产品,把食品园区企业生产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成綦江的重要名片。
;1、花卉种植种植玫瑰不错,种一亩玫瑰一年可以净赚2.5万,既好看,又致富。根据农科院的王力老师多年对玫瑰市场的调查发现,鲜花市场上,玫瑰,是销量最大的花卉品种。一个十几二十平米的小花店,一年的玫瑰销售量,就达到20万枝。王老师给估算了一下,种植玫瑰,一亩温室,能种4500棵玫瑰。一年能产4到5茬,年产7到8万枝,大概纯收益为2.5万元。农业种植药材种植有人说种植金银花不错,省事,亩收入过万。经过调查发现,树形四季金银花苗木是目前国内金银花最优良的品种,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的寿命更是可以长达40年。这种品种管理好了当年每亩可以产干花20到30公斤,丰产期,每亩采收金银花干品200公斤以上,每年收益绝对在万元以上。当然了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可以多学习下这种金银花的种植技术。
2、蔬菜种植当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很流行。对此我们找到了很多种植有机蔬菜的农业大户,他们表示,有机蔬菜收购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以上,就像去年,有机绿菜花收购价每斤1到1.2元,普通菜花市场价每斤7毛钱左右。1年1亩地种植两茬绿菜花收获3500斤,中间再插一茬毛豆1000斤,每亩地收入一般能达到5000元左右,去掉物化成本,纯收入在3500元左右。绿色蔬菜一直象征着安全、健康、环保等,绿色蔬菜所富含的营养价值在很久以前就被认可,至今人们都在提倡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所以绿色蔬菜对身体的好处都是众所之知的事情,但是一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那就是多吃绿色蔬菜相当于健身,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绿色蔬菜可以向身体免疫系统发出完全运作的讯号,因此,多吃绿色蔬菜等同健身,可以对抗疾病,蔬菜能提高免疫力。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四:果树种植?果树种植在现在的市场上也是一个非常致富的市场,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有品质的生活,每天饭后水果养生有美容,市场上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大了,因此选择果树种植项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3、果树种植作为经济作物中效益比较高的一种行业,受到一些地区农民的欢迎,但要真正取得好的效果,还是要具体根据各地情况来看,总的来说,每一种果树品种都有他最适宜的生长区域,也就是说要选择你们当地最适合生长的果树品种,这个是首要的。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当地适合的品种,可以说成功一半。再者要根据自己当地市场情况,一般已经普遍种植的普通品种就不要发展了,量大价低,竞争没有什么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选择果树种植致富投资有市场。可以选择一些名优新特品种来发展,市场价格高的品种,象南方香蕉柑橘,北方苹果梨子等大宗水果就不要发展了的,目前一个趋势就是第三代水果小杂果普遍效益比较高。
4、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五:奶油草莓?奶油草莓是日本研发的新品种,三年前被引进到了国内。奶油草莓采摘期较长,从11月份可持续到来年的5月份。和普通的草莓相比,奶油草莓草莓每颗可以长到30~80克,不仅个头大,甜度也大大超过了普通草莓。一颗草莓最大能长到80克,售价达到3元,堪比500克鸡蛋的价格。
5、食疗菜。红叶菜作为一种食疗菜,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在国外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国内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红叶菜可以直接进入农贸市场、超市销售。除了销售鲜菜外,还可以将红叶菜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效益更可观。江苏扬州农民陆书永是当地有名的西瓜大王,他从日本引进红叶菜,将种子育苗后和西瓜进行套种,后和日本一家蔬菜株式会社签订了9年的合作协议。“去年,我共出口了40000千克红叶菜种子,每亩地的纯利在2000元左右,今年的订单增加到了500亩,以后还会更多。”陆书永高兴地说。栽培要点:保护地栽培:1月中旬播种,2月中旬定植,生长至6~7片叶开始采收。露地栽培: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开始采收。农村种植致富项目还有很多,不管你种植什么,都需要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加大质和量的管理,有所付出必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