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属有多种植物可供药用,如木通马兜铃的茎入药称“木通”,马兜铃、北马兜铃和木香马兜铃的果均称“马兜铃”,茎称“天仙藤”,以及广防己的块根都是中国常用的中药。其它如背蛇生、耳叶马兜铃、通城虎和广西马兜铃等的块根亦为民间常使用的中草药。
马兜铃属的一些植物含具有肾毒性、致癌的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此外尚含有土青木香酸(debilic acid)、生物碱类析木蓝花碱(magnoflorine)和轮环藤碱(cyclanoline)等,其中有些成分有降血压作用。
马兜铃又名胡颓子、麦冬,是一种用于清肺止咳、清肠消痔的药材。具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降血压、抗炎等功效,但虚寒脾虚者慎用。即使是被国际卫生组织列入致癌名单的植物,对于马兜铃的栽培也是极具争议的。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马兜铃的种植技术,让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解释。
1、选地整地
马兜铃具有避光、耐荫、耐寒、适应性强的特点。马兜铃应种植在土壤肥力充足、通透性好、排水良好、水源充足、腐殖质含量丰富的砂质黄壤中。挖土壤至少30厘米深,然后用基肥耕种土地,基肥主要是土壤混合肥料或堆肥,配以复合肥。播种前,要把地翻一遍,把地整得又平又薄,为犁沟做犁沟。畦宽约一米,畦间相互交融,便于排水和排水。
2、适时栽种
寻骨风一般在气温回升的春季播种,最好是3、4月份,出苗率最高。但如果要移植马兜铃,需要在冬季冰冻前进行。种植时需要按照35到40厘米的行距,25到30厘米的株距种植。即种植后,等到春天浇水,并彻底浇水。在马兜铃育苗期间,应适当浇水和追施氮肥,每次氮肥用量不宜过多。到了后期,就需要加磷钾肥,提高秧苗素质。
3、后期管理
种植马兜铃后,要经常松土除草。一般一年松土次数在三到四次左右,每次配合追肥。马兜铃第一次追肥,主要用氮肥,但要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马兜铃枝叶白长。第二次是花前追肥,主要是腐熟农家肥和少量磷肥。第三、四次一般以磷钾肥为主,可以提高马兜铃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当马兜铃长到30厘米左右的时候,需要搭建一个支架,拉着它们沿着支架生长。最后,在马兜铃生长旺季,要合理修剪一些生长过于旺盛但没有花芽的枝条,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4、病虫害防治
我们主要是想预防马兜铃的根腐病和叶斑病,这两种病基本都是由于水分管理不当造成的,所以种植时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排水。其次,在发病初期,可以分别使用杆菌肽和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和治疗。也有可能遇到马兜铃对叶子的伤害。首先需要做好田间的清洁工作,使用虫草进行防治。
马兜铃通常在每年的9-10月成熟。此时,如果马兜铃由绿色变为**,则表明采收时机成熟。这就是校易搜今天想与你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感谢你长期以来对校易搜的支持。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