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藤功效与作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1:22:48
字号: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红藤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红藤的药用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药红藤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1、红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红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2、红藤的功效与作用3、大血藤的功效4、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有什么用5、中药红藤的药用价值红藤能长期吃吗6、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的使用禁忌红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红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1、红藤又称为大血藤,性平,味苦,归肝经以及大肠经。

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

可以治疗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等。

还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经闭痛经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关节不利等,可以与独活、牛膝、防风等一起配伍使用。

2、煎汤内服用量在9g-15g之间,外用适量即可。

应注意孕妇慎重使用。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也叫大活血或者红血藤,是一种木质的藤本植物,它的茎为独特的红褐色,是中国中药材的一种,红藤入药后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1.通经活血

红藤具有通经活血的作用,尤其是对女性的月经不调,还有就是痛经等,都是有治疗作用的,包括现在一些妇科疾病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促进消化

红藤是一种能促进消化提高人类消化功能的中药材,因为这种中药对人类肠胃中的平滑肌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促进平滑肌收缩,能加快肠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它还能修受受损的胃肠黏膜并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对维持人类消化系统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3.治疗跌打外伤

4.抗菌抑菌

红藤具备抗菌抑菌的作用,对身体内多重的细菌,都会有很敏感的抑制作用,因此能有不错功效。

5.止痛去湿

红藤对人类的风湿骨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止痛消肿功效出色,另外对妇性因闭经引起的腰痛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在治疗时可以把红藤五十克用水煎制后服用,止痛效果是特别出色的。

6.收敛止泻

红藤还是一种能收敛止泻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上,它能用于人类徜徉腹泻痢疾等症的治疗及治疗效果特别好,因为这种中药在煎煮以后服用时对人类体内的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能让患者因细菌感染出现的肠炎和腹泻尽快减烃。

大血藤的功效1.活血通经

大血藤是出名的活血药物,并且性平,对经期女性的体质没有影响,尤其适合月经推迟、经血量少、痛经等女性使用,可起到活血通经的作用。

2.治蛔虫

大血藤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尤其是对小儿的蛔虫病有治疗特效,将大血藤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少量就能起到杀虫作用。

3.抗疲劳

大血藤含有的毛柳甙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疲劳成分,这种苷类还溶入水,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用大血藤泡茶饮用,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4.杀菌消炎

大血藤水浸液还是常用的消炎外用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菌均有抑制灭杀作用;另外,大血藤通大肠经,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等肠道炎症。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有什么用1、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2、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3、红藤别名血藤、大血藤、大活血、大血通、红藤红皮藤、红血藤、红菊花心、山红藤、花血藤、蕨心藤、黄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红藤的功效是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红藤的作用是治急、慢性阑尾炎、月经不调、跌扑损伤,红藤用药禁忌是孕妇慎用红藤。

中药红藤的药用价值红藤能长期吃吗红藤,又叫:“大血藤、红皮藤”等。

红藤也是中医常用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和林缘等。

分布于中国中东部,中南半岛北部。

那么,大家知道红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红藤能长期吃吗?下面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红藤

红藤,别称“大血藤”,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根茎可药用,有通经活络、理气行血等功效,主治风湿痛、关节酸胀、痛经等症状。

红藤的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陕西、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中南半岛北部(老挝、越南北部)等有分布。

红藤能长期吃吗

根据临床观察:红藤不含毒性,长期服用不会有不良反应,红藤与适当的水一起煎服,不会产生副作用。

但服用红藤过多,会导致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所以胃不好的人使用时要注意量的控制。

红藤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大肠、肝经。

功效解毒消痈、活血止痛、杀虫,主治肠痈、乳痛、经闭、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红藤的药用功效

1、《本草经》:攻血,治血块。

2、《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3、《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

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4、《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

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5、《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

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红藤的药用选方

1、治肠胃炎腹痛:红藤三至五钱,水煎服。

2、治血虚经闭:红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

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3、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

水煎服。

4、治跌打损伤:红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5、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红藤六钱至一两。

水煎服。

6、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

7、治风湿腰腿痛:红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

8、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

9、治钩虫病:红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

编辑总结:看完以上介绍,大家对红藤的作用和功效都有一些了解了吧!红藤入药,药用价值很高,可用于肠痈腹痛,跌打损伤,痛经,风湿关节疼痛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作用。

合理利用,对身体非常有益处。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红藤的使用禁忌红藤,别名:大血藤。

为木通科、大血藤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茎红褐色;复叶三出,互生。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它的副作用又有哪些?红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很好的活血通经,对于血虚和闭经的女性,以及祛毒散瘀、深受风湿痹通的人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一、红藤的功效

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二、红藤的作用

1、红藤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

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__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

(《景岳全书》)

2、红藤治血虚经闭:红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

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闽东本草》

3、红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红藤治跌打损伤:红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5、红藤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红藤六钱至一两。

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红藤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

(《浙江中医杂志》6:1959)

7、红藤治风湿腰腿痛:红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8、红藤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

(《陕西中草药》)

9、红藤治钩虫病:红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10、红藤治肠胃炎腹痛:红藤三至五钱,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三、红藤的禁忌

红藤忌用人群:孕妇。

根据医学上的临床观察,红藤并不含毒性,长期服用也不会产生不适反应,并且红藤在与适当量水一起煎服并不会产生副作用。

但服用红藤过多,会导致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的情况,所以胃不好的人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量的控制哟。

编辑总结: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红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红藤的禁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进一步的了解红藤。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红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相关资讯,请继续收藏我们网站。

中药红藤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红藤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中药红藤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安息香

(《唐本草》)

来源为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树或越南安息香的树脂。

植物形态①安息香树(《酉阳杂俎》)

乔木,高10~20米。树皮绿棕色,嫩枝被棕色星状毛。叶互生,长卵形,长达11厘米,宽达4.5厘米,叶缘具不规则齿牙,上面稍有光泽,下面密被白色短星状毛;叶柄长约1厘米。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被毡毛;苞片小,早落;花萼短钟形,5浅齿;花冠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为萼简的3倍;花萼及花瓣外面被银白色丝状毛,内面棕红色;雄蕊8~10,花药线形,2室;子房上位,卵形,密被白色茸毛,下部2~3室,上部单室,花柱细长,棕红色。果实扁球形,长约2厘米,灰棕色。种子坚果状,红棕色,具6浅色纵纹。

野生或栽培于稻田边。分布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爪哇。

②越南安息香

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色,幼枝被棕**星状毛,后光滑。叶互生,卵形,长4.5~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圆或微楔形,全缘或近上部呈微齿状,上面光滑,下面除主脉和侧脉具棕**毛茸外,他处均被银白色毛茸;叶柄长0.6~10毫米。花序圆锥状,腋生或顶生,被**星状毛;花多,白色;花萼高脚杯状,革质,有5~6短三角形的齿;花冠5裂,覆瓦状排列,裂片卵状披针形,花萼及花瓣外面密被**小星状毛;雄蕊10,长为花冠裂片的2/3;花药线形,花丝在管部不连接而分离,分离部分密被星状毛;子房半下位,卵形,扁压状,密被**星状毛,3室,花柱无毛,细小。果实卵形,长10~12毫米,被灰色星状毛,3瓣裂。种子1枚,偶2枚。

分布越南、老挝及泰国等地。我国云南思茅,广西亦产。

采集夏、秋二季,选择生长5~10年的树木,在距离地面40厘米处,用利刀在树干四周割三角形伤口多处,经1周后,伤口开始流出**液汁,将此液状物除去后,渐流白色香树脂,待其稍干后采收。此后隔一定时期在伤口以上4厘米处,再割新伤口,如法采集。最先流出的香树脂品质最佳,其后采得者较次。

药材①苏门答腊安息香

为植物安息香树的干燥树脂,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产印度尼西亚。

②越南安息香

为植物越南安息香的干燥树脂,为微扁圆的泪滴状物或团块。泪滴状物直径约1至数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面黄棕色或污棕色,内面乳白色。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则软化。气味与上种相似。

产越南、泰国等地。

安息香历来依赖进口,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报道,我国的粉背安息香树(分布云南、广西、广东)、青山安息香树(分布广西)、白叶安息香树(分布广西、广东)亦能生产安息香。经定性定量试验结果,除青山安息香树、白叶安息香树二种树脂的总香脂酸含量略低于我国《药典》规定之外,树脂的其他指标及化学鉴别反应均合乎《药典》规定。

化学成分苏门答腊安息香含树脂约90%,主要成分为苏门树脂酸和桂皮酸松柏醇酯。还含桂皮酸苯丙酯2~3%,香荚兰醛1%,和少量的桂皮酸桂皮醇酯、苏合香烯、苯甲醛、苯甲酸、桂皮酸。树脂所含总苯甲酸为10~20%,总桂皮酸为10~30%。

越南安息香含树脂70~80%,主要成分为泰国树脂酸和苯甲酸松柏醇酯。还含苯甲酸11.7%,苯甲酸桂皮醇酯2.3%和香荚兰醛0.3%。但不含桂皮酸。

国内发现的粉背安息香树、青山安息香树及白叶安息香树,它们的树脂的总香脂酸,顺次是31%、28%、27~28%,而香脂酸完全是安息香酸,另一报道为31.09%、25.67%、21.17~31.46%(以能溶于乙醇的树脂为100%)

药理作用安息香酊为 *** 性祛痰药,置于热水中吸入其蒸气,则能直接 *** 呼吸道粘膜而增加其分泌;可用于支气管炎以促进痰液排出。吸入时应避免蒸气的浓度过高而 *** 眼、鼻、喉等。它还可外用作局部防腐剂。一般皆用其复方酊剂。

性味辛苦,温。

①《唐本草》:"味辛苦,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辛苦微甘,平,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辛苦,性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心经。"

②《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③《本草便读》:"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开窍,辟秽,行气血。治卒中暴厥,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痫,风痹腰痛。

①《唐本草》:"主心腹恶气。"

②《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暖肾,辟恶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血邪,霍乱,风痛,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

④《纲目》:"治中恶,劳瘵。"

⑤《东医宝鉴》:"辟瘟疫。"

⑥《本草述》:"治中风,风痹,风痫,鹤膝风,腰痛,耳聋。"

⑦《本经逢原》:"止卒然心痛、呕逆。"

⑧《本草从新》:"宣行气血。研服行血下气,安神。"

⑨《本草便读》:"治卒中暴厥,心腹诸痛。"

⑩《中药材手册》:"治小儿惊痫。"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5分;或入丸、散。外用:烧烟熏。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本经逢原》:"凡气虚少食,阴虚多火者禁用。"

选方①治大人小儿卒中风,恶气:安息香一钱,鬼臼二钱,犀角八分,牛黄五分,丹砂、乳香、雄黄各一钱二分。俱研极细末,石菖蒲。生姜各一钱,泡汤调服五分。(《方脉正宗》)

②治卒然心痛,或经年频发:安息香研末,沸汤服半钱。(《世医得效方》)

③治寒湿冷气,中霍乱阴证者:安息香一钱(为末),人参、制附子各二钱。煎汤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小儿肚痛,曲脚而啼:安息香酒蒸成膏;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为末;以膏和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钱,紫苏汤送下。(《全幼心鉴》安息香丸)

⑤治妇人产后血晕,血胀,口噤垂死者:安息香一钱,五灵脂(水飞净末)五钱。共和匀,每服一钱,炒姜汤调下。(《本草汇言》)

⑥治历节风痛: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以瓶盛灰,大火上著一铜版片隔之,安息香于上烧之,以瓶口对痛处熏之,勿令透气。(《圣惠方》)

提醒您:安息香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8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