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俗称黄米,产于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八千七百年前。黍果实颗粒比小米要大,分为糯质和非糯质。糯质的主要用途是酿酒,非糯质则作为主食食用。黄米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流线型,果实成熟后为淡黄色,煮熟后具有一定的黏性。
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我国古代的农作物大体可以分为八种,称为“八谷”,分别为:稻、黍、稷、麦、菽、麻、粱、禾。农学系教授郑丕尧先生表示,我国古代对八谷说法不一,比如隋朝的李播认为八谷为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栗、麻,但八谷的说法却一直沿用下来,并因此构建起了我国古人的农作物体系。在这里,我们取信于更古老和更权威的《神农本草经》,以其文中所载八谷作诠释。
稻,即水稻,或者稻谷,果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大米,也叫白米。稻是一年生禾本植物,分为水稻和旱稻,其中以水稻为主。稻米起源于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年前,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后,又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在食用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