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8:25:23
字号:

水稻立枯病主要有幼芽腐死的症状、原因是对土壤酸碱度的条件不适等、防治方法为化学防治。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1、症状: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

2、原因:生理性立枯病主要发病原因为秧苗对土壤酸碱度、水肥气热条件不适,而出现的发病症状。

3、防治:土壤进行消毒,药剂可选择恶徾灵+甲霜灵,喷雾即可,目的就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在苗床时期,就要做好防低温、通风、壮苗的工作,秧苗生长越旺盛,抵抗力越强,后续的立枯病发病就越少。

水稻的田间管理

浅水勤灌、适当晒田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1寸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蘖的发生和生长。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

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5千克。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

1、浸种前先进行晒种,选晴天进行,一般晒1--2个太阳,高温天气不可直接将种子薄摊在水泥场地上晒种,要防止温度过高灼伤种胚,影响发芽力。晒种时要注意薄摊、勤翻,使种子受热均匀,操作要细心,防止种子破损及品种间混杂。通过晒种能使种子干燥,提高通透性而利于吸水;晒种有促进物质的转化而加速种子后熟的作用;能增强种子中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生活力;晒种还有杀灭病菌的作用,提高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使发芽整齐一致。

2、 浸种催芽方法:可用千分之一“402”或“菌虫清”溶液浸种48小时,或“多菌灵”溶液浸种24小时。浸后经清水冲洗,催芽至露白即可。注意杂交水稻因呼吸旺盛,浸种时要勤换水,最好浸在活水中。催芽时的温度应低于常规品种,不能高温破胸,掌握好适宜温度,确保芽壮、根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6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