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是为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8:25:13
字号:

第一,种植成本提高。整体的经济是相互勾连的整体,在疫情影响,整体的经济都是处于一个低迷甚至是停滞的状态。当某一个社会化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那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对整个产业甚至是经济造成影响。蔬菜种植过程的养护材料和种植肥料都因为疫情影响而缩减了生产的数量,从而导致价格上涨。蔬菜种植户为了维持正常的蔬菜生长情况,就需要以较高的价格购入相对数量较为少的种植材料,这无疑会带高蔬菜的价格。与此同时,疫情期间人们都服从地方的管理要求居家活动,很多人都无法正常工作。由此在菜地里的蔬菜便无人打理,甚至出现烂在地里的情况。在供不应求,种植成本高的的情况,蔬菜的价格便应势升高。

疫情期间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是为什么?

第二,运输受阻。疫情期间部分城市采取了封城的措施,许多交通道路也被封闭,蔬菜这类必要的生活食品运输受阻。这边菜农运不出去,那边居民出不来买。运输的工作人员也少,交通运输费用随之上涨,蔬菜的正常销售风险也提高。为了保障菜农的生活和收入,便提高了蔬菜价格。

第三,消费心理。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人们难免会有担心和恐慌的心理,于是就会有囤积日常用品和食物的行为以缓解内心的焦虑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会过于关注价格,而是在于能够购买的数量,进行抢购。由此就导致供求关系的失衡,蔬菜价格就随之而提高。

疫情的发展和变化还是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国外疫情还处于恶化的状态,我国整体的经济还是处于缓慢恢复的状态,因此未来我国各类商品和日常用品无容置疑会出现价格的持续波动。这还需要消费者采取灵活的消费方式,切勿盲目进行抢购。

农村人搞经济作物种植,好行情并不是等来的,真正有眼光的蔬菜种植户,大多都会坚持种植某种作物,在市场低迷时,可以凭市场基础和种植技巧减少损失,市场行情好时,则可以大赚一把。

当地农村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守作物”,就是坚持种植,从而守出好行情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蔬菜种植户至少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种植户,一种是受市场行情影响,想通过种植蔬菜捞一把的,这种大家更习惯称之为跟风种植者,而市场行情,则比较容易受跟风者的多少所影响。

今天我们探讨的作物,也离不开这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杨庄村的蔬菜种植户来说,西葫芦是一种种植相对简单,产量较高,行情相对稳定,且销售比较畅通的春季蔬菜。

为啥说西葫芦属于春季蔬菜呢,据西葫芦种植户杨大哥介绍,他们村种植西葫芦,采用阳光棚种植,过完春节开始移栽,这西葫芦最佳的生长温度为20-25℃,低于8℃就会停止生长,低于20℃生长则会受到影响,而超过30℃也不适宜西葫芦生长,且病害增多,不易管理。

因此,通过阳光棚调节春季的温度,还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也可确保西葫芦早上市,说实话,过了这个季节再吃西葫芦,根本就没这个鲜味儿了,市场行情也大打折扣,所以,种植西葫芦需趁早,说它是春季蔬菜一点也不为过。

采取阳光棚种植西葫芦,产量还是蛮高的,按照当地农村人的种植管理方式,亩产8000斤左右还是没问题的,对于市场行情,通常都是前期好过后期,也就是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很高,然后慢慢回落。

杨大哥家的西葫芦,已经卖了两茬了,他表示,这两天行情正好,去城里蔬菜市场批发,能批到2元/斤以上,这西葫芦就是这样,每年都是刚上市时市场行情好,然后慢慢回落,不过我看好今年的西葫芦市场,后期能稳定在0.8元/斤,今年的西葫芦就算是大丰收了,希望不要像往年那样虎头蛇尾。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6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