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依其种子形状和叶形可分为有刺种、无刺种两类。
(1)有刺种(尖叶类型) 又称中国菠菜,种子有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叶柄长,叶片窄小,叶肉薄,箭头形。耐寒力强,抗热力弱,在长日照下易抽薹,适于晚秋越冬栽培,春播易抽薹。黑龙江双城菠菜、青岛菠菜、广州大叶乌菠菜都属于此种类型。
(2)无刺种(圆叶类型) 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叶片大而肉厚,叶柄短,有的叶面有皱缩,种子无刺,抗寒力弱,而耐热力强,晚熟,对长日照没有尖叶菠菜敏感。适于春秋栽培,夏季也可种植,但北方不宜作越冬栽培。广东圆叶菠菜、南京大叶菠菜、西安春不老菠菜属于此种类型。
秋菠菜的适宜品种:秋菠菜播种后,前期气温高,后期气温逐渐降低,光照比较充足,适合菠菜生长,而且日照逐渐缩短,不易通过阶段发育,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不严格。但是早秋菠菜宜选用较耐热、生长快的早熟品种。
春菠菜的适宜品种:春菠菜播种出苗后,气温低,日照逐渐加长,极易通过阶段发育而抽薹,要选择抽薹迟,叶片肥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如迟圆叶、春秋大叶、辽宁圆叶菠菜等。
夏菠菜的适宜品种:栽培夏菠菜宜选用耐热性强,生长迅速,抗旱和抗病,对日照感应迟钝,不易抽薹的品种。如华菠1号、春秋大叶、南京大叶菠菜、广东圆叶等菠菜品种。
越冬菠菜良种:越冬菠菜生长在冬季,应选抗寒性强的品种,一般以吉林尖叶、上海尖叶、青岛菠菜、锦州尖叶为好。
目前在全国各地栽培的夏菠菜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能菠菜:从香港引入。耐热,耐寒,适应性广,冬性强,抽薹迟生长快,在3~28℃气温下均能快速生长。株型直立,株高30~35厘米,叶片7~9片,单株重量100克左右。叶色浓绿,厚而肥大,叶面光滑,长30~35厘米,宽10~15厘米。涩味少,质地柔软。生育期80~110天,抗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
2)华菠1号 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一代杂种。早熟,生育期40~60天。植株半直立,株高30厘米。叶基戟形,有深缺刻一对,先端钝圆,叶片肥大,品质好。耐高温,抗霜霉病和病毒病,丰产性好。
3)广东圆叶菠菜:由广东引进,种子无刺,叶卵圆形,耐热力强,生长快,不耐严寒,在严寒来前要收完。
4)联合1号: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育成的一代杂种。种子有刺。植株半开张,叶箭形,叶片大而肥厚,生长迅速,较耐高温,在高温多雨季节播种,出苗、保苗好。种子休眠期长,新种子在高温下直播发芽率不高。播后30天可收获。
5)春秋大叶:山西省从日本引进的品种。植株健壮,半直立,叶簇生,叶呈长椭圆形,尖端钝圆,叶片肥大,单株重量200克,质嫩,单叶重量20克,无涩味,品质极好。抗病性强,耐热,抽薹较晚,生长期比一般圆叶菠菜长10天左右。
6)晚抽大叶:山西农业大学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生长期50余天。株高25厘米,开展度50厘米。叶片宽大,阔箭头形,先端圆,长32~40厘米,宽14~18厘米,纤维极少。种子无刺。抽薹比一般品种晚15~20天,一般每亩产量2500千克以上。
中国芹菜又分哪几种?有哪些优良品种?
(1)玻璃脆:开封顺城街菜农从当地芹菜的自然杂交株中选出,属于本芹。根群发达,长势强。株高90~100厘米。叶柄黄绿色,实心,粗壮,纤维少,质脆,不易老,色如碧玉,透明发亮,故得名玻璃脆。耐寒、耐热,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定植后3个月即可收获。更适宜露地秋季和保护地秋冬季生产。单株重可达0.5千克,667米2产量5000~7500千克。
(2)津南实芹1号:该品种是天津南郊区双港乡农业科技站,从当地白庙芹菜中选出的,属于本芹。长势强,株高80~100厘米,叶柄长而宽厚,实心,呈黄绿色,基部白绿色,纤维少,质地脆嫩、味香,口感好,抽薹晚,单株重0.25~1千克,667米2产量高达5000~10000千克。该品种适应性广,推广面积大。在保护地、露地栽培均表现良好。
(3)白庙芹菜: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纯复壮的优良品种,属于本芹。植株长势强,株高80~90厘米,叶深绿色,叶柄长而肥大,最长叶柄可达70~80厘米,实心,纤维少、质地脆嫩,香味浓,无药味。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4)佛罗里达683:该品种从美国引进,属西芹。植株长势强,株高60厘米,叶柄深绿色,基部宽5~6厘米,实心,质地柔嫩,纤维少,品质优,适口性好。单株重1~2千克,667米2产量10000~15000千克,在保护地栽培下表现更好。
(5)FS西芹1号:河南农业大学引进的绿色类型西芹新品种。植株长势中强,叶柄肥厚,光滑,茎秆实心,口感爽脆。平均株高70厘米,第一节长30厘米。喜肥水,抗病性好。适于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河南、山东、河北多用于秋冬茬大棚及温室栽培。667米2栽8000~15000株,单株1千克以上,有的可达2.5千克,667米2产量10000千克以上。
(6)FS西芹2号:河南农业大学引进的黄绿色西芹新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色绿,叶柄绿白色,基部宽4厘米,第一节长30厘米以上,叶柄抱合紧凑。品质脆嫩,纤维极少,抗病性好。从定植到收获80天左右。单株重1~1.5千克,667米2产量10000千克。河南、河北、山东多用于秋冬茬温室大棚栽培,表现很好。
(7)意大利冬芹:意大利品种。叶片深绿,茎秆实心,平均株高70厘米,单株250克。能耐0℃以下低温,高温季节也可正常生长,可四季栽培。667米2产量5500千克左右。
(8)美国芹菜: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生长势强,株高70厘米,叶柄宽而肥厚。组织细密,质脆,实心,品质极佳。单株重0.7~1.5千克,667米2产量7000~12000千克。
中国芹菜的分类依叶柄颜色分为青芹和白芹,依叶柄髓腔的大小分实心芹菜和空心芹菜两种。实心芹菜叶柄髓腔很小,腹沟窄而深,品质较好,春季不易抽薹。空心芹菜叶柄髓腔较大,腹沟宽而浅,品质较差,春季易抽薹,但抗热性较强,宜夏季栽培。
20世纪80年代以前,芹菜品种主要以各地特色地方品种就地利用为主,近20年来,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提纯或育成一批具有明显优势的优良品种,简介如下:
(1)玻璃脆芹
系西芹和开封实心芹自然杂交,从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株型紧凑,无分蘖。株高80~100厘米,叶柄宽厚实心,叶浅绿色,质细脆嫩,纤维少,耐贮藏,平均单株重250克以上。耐寒力较强,不易抽薹,四季均可栽培。生育期110天左右,每667米2产量可达6000千克左右。
(2)六合黄心芹
江苏南京六合地方品种。晚熟,平均株高33.6厘米,叶绿色,叶大,叶缘有粗锯齿,深裂,叶柄浅绿色,空心,心叶黄绿色,单株重230克,纤维少,清香味浓,喜湿耐热,耐肥耐寒,适应性广。每667米2产量3000千克。
(3)正大脆黄伏芹
泰国正大公司育成推广。株高60~70厘米,叶片淡绿色,叶柄黄白色,空心,长60厘米,宽2.4厘米,厚0.95厘米,纤维少,质地脆嫩,香味浓,耐热性较强,生长快,适应性广。每667米2产量6000千克左右。夏栽直播后70天或秋栽定植后45天即可上市。
(4)青芹
又名白芹、香刀芹,南京地方品种。植株半直立,株高70厘米左右,分蘖3~6个。茎绿色,茎基易生不定根。叶深绿,光滑有光泽,叶柄青绿色。抱茎实心,有纵条纹,内侧有凹槽。抗病性强,风味清香,产量高。四季均可栽培,生长期40~180天,每667米2产量可达3000千克左右。
(5)黄苗实芹
生长快,长势旺,株高100~140厘米,叶片绿色,叶面光滑,叶丛直立生长,绿色光滑,组织充实,实心,纤维少,品质好,极脆嫩,单株重100~200克,产量高,667米2产量在5000千克以上,抽薹晚,可四季生产,周年供应,大棚栽培尤佳。春季栽培1月育苗,3月定植,5~6月收获,秋季栽培5~6月育苗,8月定植,10月收获,大棚栽培6~8月育苗,8~10月定植,12月至翌年3月收获。
(6)津南实芹1号
天津双港镇农科站等育成,属绿色品种类型,根系发达,生长势强,叶为羽状复叶,面积较大。叶绿色,锯齿较大,叶柄挺立,长60厘米、宽1.4厘米,表面光滑。一般单株重0.5千克左右,高80~100厘米。品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特别是葡萄糖、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粗纤维含量低于其他品种。丰产性好,保护地种植,高产稳产,每667米2产量5000千克以上;实心率高,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叶柄实心率达95%以上。抽薹晚,保护地越冬种植,天津地区4月中旬开始抽薹。分枝少,营养生长时期分蘖少,一般在5%~10%,但定植过浅,冬季受冻害,也可能造成分蘖增多。因此,定植时尽量把根埋好,冬天减少受冻。耐寒性好,四叶一心小苗,津京地区在不加草苫的大棚中定植越冬。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大棚、温室、露地、阳畦等不同栽培条件下种植均生长良好。
(7)河北铁秆青芹
原河北青县地方品种。20世纪70年代在津京地区及河北等地种植。株高60厘米,叶直立,叶柄深绿色,粗糙有棱,药味浓,叶柄腹沟深窄,组织充实,肉质脆。产量比较低,叶柄15%左右呈紫红色。抽薹早,分枝多,耐热性好。可作夏季栽培品种。
(8)雪白芹菜
四川成都种苗有限公司新选品种,适宜我国各地四季栽培。抗热、耐寒性较强。植株高大紧凑。叶柄下部呈乳白色,从下至上逐渐过渡为大白色。叶柄多为圆弧形,株高50~60厘米,叶淡绿色,纤维少,味脆嫩可口,单株重0.25~0.7千克,每667米2产量6000~8000千克。特别是以“口感好、色白净、适应性强”而深受全国各地农户喜爱。
(9)中芹1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由国外引入经试种选出的优良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70~80厘米,叶绿色,可食叶10~11片,叶柄绿色,长26.5厘米,宽4.7厘米,厚1.9厘米。实心,质地柔软,纤维少。单株净重0.7~0.8千克。每100克食用部分含维生素C25.2毫克、蛋白质13.4克、糖0.92克、胡萝卜素1.9毫克。可炒食或生食。定植到收获70~80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于秋露地及冬季保护地栽培。北京地区露地栽培6月上、中旬播种,8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收获。行株距25厘米×22厘米,每667米2产量7000千克左右。每667米2播种量:直播250克,育苗移栽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