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是中国南部和东南部著名果树之一,常与荔枝相提并论,龙眼的栽培品种不如荔枝的多,目前比较受好评的有广东的石峡龙眼,福建的普明庵、乌龙岭和油潭本等,后两个品种不但品质好,而且生长力强,适于山地栽培。
主要品种:
一、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又名十叶、石圆、脆肉等。原种出自广东南海平洲,是栽培历史悠久的鲜食名种,广泛传播至广东、广西等地。1829年清代赵古农择《龙眼谱》记述粤之龙眼,当十叶为第一,十叶之名,俗化作石硖,石与十音类,硖与叶音似,其实此种则名十叶,盖凡龙眼叶或七片八片一桠不等,而此则一桠不等,故因以别其种也。又凡龙眼茎干其皮肤皆泡起如鳞,惟十叶皮泡细如薯皮,核色如金漆,他种核则如黑漆耳。其肉白而脆,其味香而甜,剥去其壳以纸裹之,行数里而纸不湿,此真十叶也,晒子食干,则肉绉如绉纱,经火培则不绉,味且减矣。
石硖龙眼有3个品系:黄壳石硖、青壳石硖与宫粉壳石硖。
二、草铺种龙眼
草铺种果实圆球形或略扁圆形,中等大。果皮赤褐色或黄灰褐色,有龟状纹。果肉白蜡色至浅黄蜡白色,半透明,离核较易,肉厚0.33厘米,肉质脆嫩,汁量中等,味甜,品质上等。可食率63.76%,可溶性固形体18.91~19.8%。种子黑褐色,近圆形,纵径1.49厘米,横径1.44厘米,种脐较小。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9月下旬,中迟熟种。
草铺种龙眼树冠圆头形,树势壮旺,树势半开张。草铺种龙眼采收期较长,可在树上留果至中秋节前后采收,仍不影响其鲜食品质。
三、储良龙眼
储良龙眼原产于广东高州分界镇储良村,母树系村民莫耀坤1942年用圈枝苗种植。1976年高州进行水果优稀品种资源条查时发现记载。1987年母树高8.1米,树冠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主干周长1.78米。
储良龙眼果大质优,鲜食风味好,在广东沿海大、中城市近年的水果市场上是唯一可与泰国进口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同时,储良龙眼又是鲜食与加工兼优的良种,加工后的桂圆肉黄净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间不会互相粘连,干爽耐储,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四、古山二号龙眼
古山二号龙眼母树来源于广东揭东县云路镇北洋村古山,是该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龙眼优良品种(株系)。古山二号龙眼树势较强,树冠半圆形,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浓绿色,小叶8-10片,较小,长椭圆形,叶缘呈波浪状扭曲。花穗中等大,较长。果粒着生较紧密,大小均匀。果实圆形略歪,平均单果重9.4克。果皮黄褐色,较薄。果肉乳白色,肉厚0.51厘米,果肉易离核,肉质爽脆,味清甜。果实可食率70%,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20%,每百毫升果汁含全糖17.40克、酸0.06克、维生素C85.7毫克,品质上等。种子中等大,棕褐色。果实在8月是上旬成熟,是早熟优质鲜食品种。
主要变种
变种钝叶龙眼,与龙眼的区别只是小叶顶端钝圆或微缺。中国云南也偶然见到。
生长习性:
龙眼是亚热带果树,喜高温多湿,温度是影响其生长、结实的主要因素,一般年平均温度超过20℃的地方,均能使龙眼生长发育良好。耐旱、耐酸、耐瘠、忌浸,在红壤丘陵地、旱平地生长良好,栽培容易,寿命长,产量高,经济收益大,群众喜种植。
龙眼的品种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石硖龙眼、储良龙眼、古山龙眼、草铺龙眼、东边勇龙眼,最为有名的是石硖龙眼、储良龙眼,石硖龙眼非常的有名,目前市场上龙眼品种当中石硖龙眼占了绝大部分,石硖龙眼其实还分为黄龙眼和青龙眼,都是非常好吃的。
龙眼又可以叫做桂圆,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种植,比如泰国、越南、印度等地,在我国主要产区是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在海南、云南等地也有小规模的产地,其中以广东、福建产量最旺盛。
龙眼的品种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石硖龙眼、储良龙眼、古山龙眼、草铺龙眼、东边勇龙眼,最为有名的是石硖龙眼、储良龙眼。
NO1、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非常的有名,目前市场上龙眼品种当中石硖龙眼占了绝大部分,石硖龙眼其实还分为黄龙眼和青龙眼,黄龙眼果实大,果肉厚实,果核小甜度非常的高,而青龙眼的表皮是青色的,它是特有的品种。
NO2、储良龙眼
储良龙眼也是我们现在目前水果市场上吃的比较多的龙眼品种之一,它的果核比较小,而且果肉比较肥厚,汁水多,甜度高,在市场上也是受到大家的青睐,同时储良龙眼的价格也是非常亲民的,适合大众的消费能力。
NO3、古山龙眼
古山龙眼其实从外形来看,和我们所吃的储良龙眼非常相似,但是如果细细的去观察,就会发现古山龙眼它的个头会比储良龙眼小,但是口味是比较相似的。
NO4、草铺龙眼
草埔龙眼与其他龙眼相比,它的个头会比较大,但是它的采摘周期比较长,所以有很多农民喜欢在秋后开始种植,这样的话会不影响它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