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几种香型详细介绍
由于具有许多细腻微妙的香气物质,使得普洱茶在香型上有许多不同的香型,主要分为:兰香、枣香、荷香、樟香、蜜香等几类。都是新鲜普洱茶菁中众多香味中的一种,也都是普洱茶菁的原香。兰香和樟香都必须是经过新鲜的制作工序和自然的贮存过程才能保留下来的,同时必须是云南旧茶园乔木茶树与樟树混生才具有。荷香和枣香是目前矮化灌木新茶园生产的普洱茶所特有的。
1、樟香:关于普洱茶的樟香,有解释说,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于叶片中。有人则认为上述香味是因为陈化之中茶叶生成了某些酚、酯类的物质,遇热挥发出类似香气而已。不论争论如何,云南普洱茶茶性本来强烈浓郁,樟香的调和,更显现其高贵古朴、阳刚亮丽的茶质。
2、荷香:有荷香的普洱茶原料均为幼嫩茶菁,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幼嫩的芽茶,制成时散发着强烈的青叶香,经过适当度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而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荷香普洱茶,打开包装之后就能闻到荷香轻飘。冲泡时,茶汤中也能品味到这种香气。
3、兰香:用次嫩的三、四、五级普洱茶菁制成的散茶、圆茶,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都能泡出兰花的香气。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其不仅兼具荷香及樟香之美,而且比较含蓄,留在嗅觉中久不消散,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饮用欲望。
4、枣香: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经常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的茶树才能产生这种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茶叶形成特殊的枣香气。
5、蜜香:一般来说版纳大部份乔木压饼后一至二年都会产生蜜的甜香,当然,百年古树茶有明显的空杯留香。更多特别声明:1、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2、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深表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即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3、本站转载文章及论坛发帖,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普洱茶有几种香型口味?
6、龙眼味(桂圆味)
上世纪8-90年代,青壮叶轻发酵渥堆茶品,如早期7562、7563、8592、凤凰熟沱、临沧熟沱等,在没有入仓的情况下,茶菁味道类似龙眼干的味道。近年来渥堆熟茶发酵度较高,整体制作工艺也有所改变,桂圆味已经少见。但如果发现桂圆味的熟茶,可以果断下手。此物最有益。7、荷香
特级或细嫩芽熟散茶经过轻发酵渥堆、轻度湿仓处理,退仓干燥后,茶菁所产生类似干燥荷叶香气。近年因工艺改变,也较少见熟茶荷香。一些工艺较好的生茶,仓储若干年后,也会出现类似荷香的香气。这是乔木茶的特有香气。如果发现荷香茶,无论生熟,都可以放心购买。
8、梅子香
通过一定时间存放的生茶经常会出现梅子香,在普洱茶(生茶)中是非常好的经典香型,最具代表性的梅子香嗅来有清凉之感,又略微带酸,恰同青梅气息,受到广泛好评。为何梅子香如此令人喜爱?其主要原因是一种心理作用,即对比效应。(在认知心理学中,人们把某一特定感受因同时或先后受到性质不同或相反的刺激物的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对比效应。)当我们在单一香型中加入一点点的其它不同香气,就会使得两种香感都更加突出,梅子香中的对比效应就非常典型。
有些茶因为发酵不当或是存放不当出现不良酸气,往往被人牵强附为梅子香,但这二者区别很大。梅子香自然舒适与茶搭配无违和感,而不良酸气则显得突兀。有梅子香的茶滋味纯正,而有不良酸气的茶茶汤滋味也发酸。
造成二者差别的原因还是在“度”上,无论是自然发酵还是人工发酵,都会产生一些脂肪酸,如戊酸、癸酸等。如果发酵不当,造成这些酸大量积累,就会产生突兀的酸味,影响口感和香气,但如果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不至于影响品质,甚至就能形成如梅子香这样好的香型。
9、干果香
此种香气在普洱茶中较为罕见,或如苦杏仁,或如松仁,或如槟榔等等。具有干果香的普洱茶往往是存放有相当年份,而陈化度较高的转化得比较好的生茶以及部分熟茶。这类香气的茶都可以放心购买。
10、陈香
陈香常见于普洱茶(熟茶),以及通过长时期存放转化程度非常高近于熟化的普洱茶(生茶)。陈香是普洱茶(熟茶)的核心香型,纯正的陈香是普洱茶(熟茶)的代表香型,其它的香型都是在陈香的基础上来谈,没有陈香就不是合格的普洱茶(熟茶)。
陈香嗅来类似于老木家具散发出来的那种深沉香气,但更具活力,与其它茶类摆的久了发出的呆滞的陈旧气息不同,普洱茶应有的陈香是陈而有活性的,并无沉闷之感。“活性”是普洱茶的品鉴节点,是整个普洱茶鉴赏中可以一以贯之的核心要素。
陈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香气,是陈味,木香,药香等等类型气味的混合表现,涉及的香气物质众多,都属于在发酵中生成的物质。
总结一下,普洱茶的香气属于自然,柔和,优雅,得体,如谦谦君子。这样的香气的茶,基本无须担心。如碰到香气扑鼻,俗不可耐的,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普洱茶共有7种香型口味。
1、普洱紧茶
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团茶、饼茶、茶砖,今发展为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青饼、熟饼、方饼、圆饼、异型饼)、普洱茶砖3个品类;其制作方法,就是将散茶经过蒸(炒)后,装入各种品类模具并经特定工艺压制成型。
普洱紧茶,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
2、普洱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质容易泡出。其干燥方法有炒干、烘干、晒干三种。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紧结条索,透发香气,增进色泽。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3、普洱红茶
其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从其外形与品质分,有小种红茶、红碎茶和功夫红茶3种。
4、普洱青茶
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5、普洱黄茶
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6、普洱黑茶
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7、普洱白茶
为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
扩展资料
名称定义:
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 已自唐时。” 宋朝 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 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百度百科-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