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2、肉干
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生产的肉干,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储存期较长,居家旅行携带方便,是各族人们都喜爱的肉类方便食品。
肉干:以畜禽瘦肉(多半为猪肉、牛肉)为原料,经修割、预煮切丁(片、条),调味、复煮、收汤、干燥等先熟加工再成型干燥,或先成型干燥再经熟加工制成的熟的肉干制品。
3、内蒙奶酪
奶酪,俗称“酪蛋子”。将分离出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几块奶酪,以防不测,备以充饥解渴。
4、哈达饼
哈达饼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昭乌达草原)的传统著名小吃。 产地:中国内蒙古。哈达饼原产于乌兰哈达地区,故名。“乌兰哈达”意为赤山或红山,即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市。
5、蒙古馅饼
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蒙古馅饼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
6、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古、藏、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参考资料:
烤全羊: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此菜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涮羊肉: 起源于元代。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再取备好的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姜丝、虾油等作佐料,肉片鲜嫩可口,不膻不腻,边涮边吃。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流行的是以包头“小肥羊”为代表不沾小料的新吃法。
烤羊腿 :以绵羊带骨后腿肉配葱头、芹菜烤制而成。食时改刀切块,保持原状,配黄酱、葱段、荷叶饼共食。此菜形美观、色褐红、肉酥烂、味香醇。
羊背子: 蒙古族民众最喜欢的名贵菜肴,只有在祭祀、婚嫁、老人庆寿或欢迎亲朋贵宾的宴席上才可见到。制法: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加盐煮熟。用大锅盘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羊背上,以类似羊的爬卧姿势上桌。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上拉一条肥肉吃掉,然后各取所需而食。
手扒肉:不吃手扒肉不算来过草原!手扒肉 是内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也成为内蒙古地方风味之一。制作和吃法别具一格:将羊按各关节带骨分割成数块,放入不加盐和其它佐料的白水锅内,用大火保持原汁原味,适当控制火侯。只要肉已变色,即可食用。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易于消化。
炸羊排:精选羊肋条骨油炸而成。熟后撒盐等调料。市区里的饭店多数都可吃到。
烤羊尾:以羊尾膘脂、鸡蛋清、果脯、白糖为原料炸制而成。此菜外型美观、香甜酥脆,带水果味,多用在接待宾客宴席上。另外在涮羊肉时也可点盘羊尾片涮来吃。
烤羊方:以羊肉块裹以鸡蛋、面糊并加多种佐料放烤炉成熟。该菜香酥可口,一般配以荷叶饼、大葱、甜面酱食用。
烤牛鞭:以内蒙古草原公牛鲜牛鞭改刀作菊花形,配以枸杞烧制而成。此菜色泽鲜艳、口味咸醇,食用、药用价值兼备,具有滋肾润肺、强筋壮骨之功效。(在夜市上的烧烤摊上可以品尝到)
烧牛蹄筋:以牛蹄筋和大葱加工烧制的佳肴。此菜用料讲究,色白透明:油清底亮,口香筋软,富含营养,常用于迎宾宴席。
马奶酒: 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制法是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
奶皮子: 把鲜牛奶倒入锅中微火慢熬,待其表面凝结一层腊状脂肪,用筷子挑起挂在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制法与制作腐竹相似。奶皮子属奶食中精品。味道纯香、营养丰富。
酥油:又称奶油、**,鲜牛奶倒入桶中,发酵成酸奶,用杵杠搅和分离出白脂肪,滤去渣滓,放温火上熬,水蒸发后,待颜色逐渐由白变黄,冷却后,即成酥油。酥油味道独特营养价值极高,中西餐均可饮用。
奶酪:将分离出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
酸奶子: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景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另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酸奶子。现代工艺的酸奶是随处可见了,譬如伊利蒙牛,牧民自产的比较难见。
奶茶 :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由砖茶水加鲜奶熬制成。喝时通常要加少许盐,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制品食用。可终日饮用。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既可代汤下饭,又可待客。从超市里买的奶茶粉冲来喝味道也不错。
内蒙古,简称“ 蒙”,全称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为呼和浩特。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辖9个地级市和3个盟,常住人口为2520.1万(2016年末)。
据史记记载夏桀的儿子淳维在夏朝灭亡后北逃建匈奴,史记还笼统的介绍了淳维北遁后匈奴千余年的历史。秦国的北部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成为西部霸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54年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 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著名景点有:成吉思汗陵、呼伦贝尔草原、额济纳胡杨林、大兴安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