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台地茶,台地茶什么意思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2:22:22
字号:

1.台地茶是那些运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新种植的密植高产的现代茶园产出的茶叶,它们通常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密植和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品质上较老树茶稍逊。

什么叫台地茶,台地茶什么意思

2.台地茶是指采制于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密植茶园的茶,该类茶园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伴随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

3.该类茶人工栽培后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药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

4. 所以台地茶也可以说是人工养殖茶。

5. 台地茶质量不如古树,二者产量相差数十倍。

6. 台地茶大部分是人工选育的良种,为保持品种的纯系,多采用无性繁殖,这样茶树变异幅度较小,品质和母树相似,但其抗性较弱,每年须打农药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而轻剂量的农药效果欠佳,重剂量的农药则会导致农残问题,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7. 良种的选育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产是首要目的,增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发芽率,所以良种台地茶的发芽率相较地方群体种的大树茶要高的多,同时为了增产,茶区百姓也常使用催芽素催产,造成台地茶发芽期长而荫芽周期短,茶质没有适当的积累期,芽叶外表肥壮而质薄,且茶树没有合理的休养期,对茶树的生长和来年的茶质都有较大影响。

台地茶是什么茶,台地茶的品质特征

赞赞赞赞转载(10)分享评论复制地址编辑

铁观音在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为夏茶,产量占15—20%;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为暑茶,产量占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l0月上旬)为秋茶

铁观音的正味、削青,是指铁观音制作工艺上的不同。铁观音的制作要经过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等过程。正味,又叫正炒,即在制作工艺中接近传统工艺,摇青较为充分,发酵过程较为完整。正炒做法基本按传统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并及时下锅杀青,采青后第二天中午11~12点炒青(杀青),所以称为正炒。该做法的茶叶具有传统铁观音的特征,干茶砂绿色明显,因走水充分汤色黄绿、明亮、透白;汤味滑、活、厚,上等茶花果香浓郁,观音韵明显,回味甘甜,口齿留香;叶底色黄绿,有光泽,底片柔软。在福建省内的茶客多喜欢正味铁观音,它适合有一定茶龄的茶客,也适合斗茶。茶客评价正味茶,韵足汤厚,茶汤细腻柔和,叶底无异味,饮后身心舒爽。

削青工艺,仿绿茶做法,属于轻发酵生产工艺的铁观音,工艺则介于正味及拖酸之间。所谓拖酸,指的是轻摇重晾,摇青时间短及轻,茶青相对绿及完整,发酵不足,晾青时间延长,一直拖到煌酸产生开始杀青,故称“拖酸”。削青从茶青采摘至做青,正味工艺大约在24小时内完成,削青工艺大约在36小时内完成,拖酸工艺则在72小时内完成。摇青比正炒轻,较拖酸重,发酵过程不完全,汤色、叶底鲜绿,异杂味少,香、韵均介于正炒与拖酸之间。

安溪铁观音春茶和秋茶是安溪铁观音一年中最重要的两季茶,号称“春水秋香”,春茶味浓,秋茶香浓。一般而言,春茶占到铁观音总产量的40%-45%,秋茶只占到25%-30%,安溪铁观音但在不少好茶者看来,却是“一年之茶在于秋”,品质以秋茶为最。而今年的铁观音看上去更肥壮、色泽翠绿,而且更加乌润。口感花香味也更加浓厚、回味持久。

铁观音属半发酵乌龙茶、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新兴茶类。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又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品饮时不仅香气清高、韵味独特、回味无穷;且具有提神醒脑、美容减肥、延年益寿、防癌抗辐射、降血压和预防冠心病等作用。宜用陶制或瓷制茶具冲泡。先烫壶、再投入茶叶占容器1/3~2/3,用100摄氏度沸水冲泡,第一遍即冲即出称“开香”用于冼茶热杯,不可饮,第二遍时间为8秒、第三遍为6秒、第四遍为8秒、第五遍为10秒、以此类推,一般可冲泡七次以上、高档铁观音可冲泡十次以上。

台地茶,是指从建国后发展起来的人工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该类茶园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喷药施肥、中耕修剪,一直处于相对较好的管理状态,如修剪、施肥、打药等。由于受人为种植、采摘、修剪刺激的影响,这类茶树主千不明显,一级分枝部位变低。在种植密度较大台地茶的品质特征台地茶大部分是人工选育的良种,为保持品种的纯系,多采用无性繁殖,这样茶树变异幅度较小,茶叶品质与母树相似,但其抗性较弱,每年须打农药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而轻剂量的农药效果欠佳,重剂量的农药则会导致农残问题,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台地茶1平方米生长N棵,由于单位面积的土壤能提供的营养有限,造成台地茶在小面积内剧烈的营养争夺,且无性繁植的台地茶没有主根,只有旁生的侧根(俗称螃蟹根),根系入土较浅;有性繁殖的台地茶虽有主根,但经人工矮化控制了茶树的高度,而茶树的根系发育与树冠成正比,故根系入土亦浅,不能吸收到土壤深层的养分。因此,台地茶必须施肥以保证茶树的养分供应。台地茶园内基本没有高大的植物遮阴,形成阳光直射,虽有利增产,但导致茶树叶片折卷,枝条垂直排列。光照过强,则芽叶生长易粗老,纤维素含量高,对制茶品质很不利。同时幼叶受强紫外线的照射,为保护自身的顺利生长,必须制造大量的黄碱素和花青素(花青素高则形成所谓的紫芽),随之儿茶多酚类化合物也大量生成,使茶滋味苦涩.良种的选育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产是首要目的,增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发芽率,所以良种台地茶的发芽率相较地方群体种的大树茶要高的多,同时为了增产,茶区百姓也常使用催芽素催产,造成台地茶发芽期长而荫芽周期短,茶质没有适当的积累期,芽叶外表肥壮而质薄,且茶树没有合理的休养期,对茶树的生长和来年的茶质都有较大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12494.html